论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08)08-0009-0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贡献率、增长源三大转变,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一、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转变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什么来拉动,既是一个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问题。从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说,根据经济增长的一般原理,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投资、出口三大要素来拉动。通常在一国经济起飞阶段,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来拉动的。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较低,推动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使生产能力有显著提高,包括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水平提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较大规模的投资,投资增长就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这是在起飞阶段经济增长拉动力表现的基本特征。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投资能力也随之增强,由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特征依然存在。同时,由于生产能力扩大,特别是“出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以轻纺工业产品为主的制成品出口会迅速增加,这时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得到明显提升,从而使经济增长转向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来拉动。这是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在经济增长拉动力上表现出的规律性特点。但同时,这一特点通常也反映了其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具体体现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主要是通过外延的规模扩大来实现的,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主要是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来实现的。或者说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的,并且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易受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不高,可持续性不强。
对于在实现了经济起飞以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迅速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和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变速度型经济发展的特征,转向质量和效益型的经济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拉动力的变化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性特征。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四位,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但从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来看,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中国经济发展当务之急的目标不是总量和规模的赶超,而是在效益和质量上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跨越。
2005年和2006年,我国投资分别增长26.0%和23.9%,出口分别增长28.4%和23.8%,消费分别增长12.9%和13.7%,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0.2%和11.1%。按照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不考虑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只是从构成总需求水平的消费、投资、出口这三大要素来看,2005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是消费的2.01倍,2006年是1.74倍,2005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是消费的2.2倍,2006年是1.74倍。或者说,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2%,其中3.94%来自于投资增长,4.3%来自于出口增长,1.96%来自于消费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1%,其中4.3%来自于投资增长,4.3%来自于出口增长,2.5%来自于消费增长。很显然,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主要是来自于投资与出口。
投资和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表现在国民经济的需求结构中必然是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我国目前的消费率偏低,2006年居民消费率下降到36%①,是历史上的最低点。经济的高增长率和居民消费的低增长率同时并存形成的失衡状态,使居民的生活水平不能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提高。这必然对国内市场的扩展形成严重的制约,使经济发展难以得到国内市场的有力支撑,直接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既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结构的变化,又涉及到经济政策的调整。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实际状况来看,投资和出口已持续了多年的高增长,这样的势头仍然具有很大的惯性,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改变社会总需求结构的着力点是增加消费需求,提高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措施有:
一是提高对消费品生产和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增加消费需求,改变社会总需求结构首先要改变投资结构,只有提高对消费品生产和服务产品生产的投资力度,提升这些产业的生产能力,社会消费需求的增加才能有可靠的供给保证。消费需求的实现是以消费品和服务产品为载体的,消费品和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增强了,提高消费需要才具有现实条件。
二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对改变社会总需求结构具有直接的作用。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二者是正相关的关系,只有居民收入增加了,社会消费需求增加才具备了基本条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涉及的是国民收入分配指导思想的变化和宏观分配政策的改变。在指导思想上,不再把维持高积累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倾向,应该把提高消费率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通过提高消费率来增加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例。在宏观分配政策上,要确立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导向,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政策,要更多地向直接形成居民收入方面倾斜,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数量,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再分配途径获得更多的收入。
三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实质问题是对劳动力价值的定位不准确。在这一问题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习惯性做法就是把压低劳动报酬作为降低生产成本的最主要途径,并作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主要措施。这样的做法不能再持续下去。必须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着力点转移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上来,而不是单纯地压低劳动报酬。从根本上说,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就是在企业的总收入中,应该有更多的份额归劳动者支配。这是增加劳动者收入,从而提高社会消费水平的源泉。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现阶段的重点是增加消费需求,而增加消费需求的根本是要增加居民的收入。现在要做的就是从观念上、制度上和政策上为实现这一转变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转变
从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反映的是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的体现,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显示。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其内容是要降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第一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1和表2反映了我国1990年以来,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以及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我国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情况看,可以得出如下的经验性结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在一般的情况下,其贡献率占50%左右;第一产业随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处于较低水平,通常不会超过10%;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提高的趋势,目前约在40%左右。
根据目前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基本格局,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转变,关键在于转变产业结构,而转变产业结构的基本途径是提高第三产业的增长率,降低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目前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就不可能变化。但是,就近几年三次产业各自的增长情况看,第二产业仍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增长率始终快于第一、第三产业。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高度强调和注重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却始终不能得到有效改变的根本原因所在。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的一般规律看,我国目前第二产业的高增长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第一产业的增长难以有大的变化,而第三产业的增长则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因此,把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通过持续地实现第三产业的高增长,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提高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这既是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基本思路,也是从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
在确定了上述基本思路的基础上,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我国目前第三产业正面临着内部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发展期,这为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宏观背景。
首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主要推动力。近几年,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特别是随着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第三产业的这一发展格局,决定了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带动整个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途径。
其次,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将有效地提升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传统服务业主要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部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对传统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将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对服务业发展层次的要求日益提高,无论是吃、穿、住、行等各方面,要求提供服务的质量越来越高;二是要求服务业发展的范围日益扩大,除了满足基础性的服务需要以外,对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提供的服务表现出巨大的需求,如教育、文化、旅游、卫生、体育等,传统服务业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将推动着第三产业自身发展质量的提高。
再次,整个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的转型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实现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有条件的,是要建立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模式转变和达到一定发展水平基础上的。如果第一产业的发展是处在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就不会对服务经济产生巨大的需求;如果第二产业是处在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也不会对服务经济形成巨大的需求。现在,农业专业化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已经显现,并在加快推进。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正在转向新型工业化的模式,工业化正在与信息化日益融为一体。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既为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创造了基础性的条件,同时也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前提。这些都预示了服务经济将成为产业结构中的主体,经济转型的这一大趋势已经得到了清晰的显现。
根据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目前的状况,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是:
第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变只是把物质生产的基础设施作为投资重点的做法,大幅度提高对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树立发展服务业也需要大投入的理念。现代服务业是否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与对它的投入有着直接的关联性。
第二,大力发展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服务业,改变只注重把发展服务业定位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层次的状况。在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主要标志。
第三,大力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服务业,改变只看到人们眼前对服务业需求的状况,对人们为实现全面发展而形成的对服务业发展的未来需求要有前瞻性。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在一定意义上,人们对基本物质资料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服务的需要是无限的,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为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还会不断创造出新的服务产业。
三、实现经济增长源的转变
经济增长主要是源于物质资源消耗的增加,还是源于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主要标志。经济增长源的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在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只能是依靠物质资源投入和消耗的增加,其增长方式必然表现为显著的粗放型特征。要实现经济增长源的转变,关键是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否有动力实现自主创新,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有决定意义的。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它有丰富的内容和明确的目标,这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于提高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力,因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体是通过产品竞争和品牌竞争这一载体来实现的。
产品竞争,说到底是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有没有自己的产品,关键是看产品中有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是自己真正拥有的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又是源于自主创新能力。生产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际上是在为别人生产,是用自己的生产能力为别人制造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已经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生产大国,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因而还不是产品大国。这样的状况决定了在今天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我们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更多的只能是充当“打工”的角色,而不能获得生产中的更多利益。
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更高层次的产品竞争。有自己的产品,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占有市场,真正的市场竞争力体现在是否具有得到市场认可的品牌。谁拥有品牌,谁就能够拥有市场、主导市场,就可以获得远高于一般产品的市场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说,品牌更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这种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上,而且也体现在经营创新上,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集合。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没有品牌的产品是不能进入世界主流市场的,而只会被边缘化。
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需要转变观念,不能再把发展的目标定位于生产了多少数量,出口了多少加工产品,达到了多少产值。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自身发展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产品和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需要有体制保证和制度支撑。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是确立企业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因为,其一,产品是由企业生产的,品牌是由企业创建的,只有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产品和品牌中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才会不断增强。其二,企业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市场对产品的导向实际上是对企业这一生产主体的导向。其三,产学研是以企业为主体实现结合的,要把“学”和“研”结合到企业这一生产主体中去。引导和支持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在产品和品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需要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和大力营造有利于知名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要在信贷、税收、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企业强有力的支持,使致力于自主创新的企业在经济利益上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发展空间。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和培育知名的市场品牌,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企业立足于自主创新,以及创立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体制问题。通常来说,科技成果的生产和使用不是同一个主体。生产科技成果的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使用科技成果的是企业和生产单位。要使科技成果成为现实生产力,必然有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怎样才能够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这是主要由体制来解决的问题。这一体制涉及到科研机构是否走市场化的路子,企业所需要的科研成果是否走社会化的道路,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
科研机构按研究的性质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础性研究,一类是应用性研究。从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来看,涉及的主要是应用性研究。这一类研究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主,研究方向和项目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研究经费来源也主要是通过市场化途径。这一类研究应该建立市场化的体制,而不是由政府包下来。应用性研究建立市场化体制能够较好地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保证研究项目具有针对性。要使企业的科技进步有持续的支持,是离不开研究机构提供科研成果的。如何保证科研机构提供的科研成果符合企业的需要,对科研机构来说,它的研究项目必须直接来自企业的需要。市场化体制的优势就在于能够直接沟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系,以市场和企业的需要为导向来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而不是自己“闭门造车”来设计项目。二是保证科研机构有充分的研究动力。市场化研究体制不仅使研究项目来自于市场,而且研究经费也来自于市场。这样,科研机构就不再是“铁饭碗”,研究人员也不是“大锅饭”,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从这一意义上说,市场化体制下的科研活动成为一种科技服务,科研机构成为生产科技成果的“企业”,科研成果也转化为科技产品。正是由于科研活动与经济利益直接相连,保证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有充分的动力从事科技研究。
在科研体制市场化的条件下,也为企业获得科研成果开辟了社会化的道路。企业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途径来获得科研成果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因为科技成果市场是沟通企业和科研机构联系的一个平台。企业需要的科研成果是多方面的,任何一个科研机构都难以满足企业的所有需要,有了科技市场这一平台,企业就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的研究力量来得到所需要的科研成果。从而提高了企业获得科研成果的效率。企业可以在社会范围内选择最符合需要的科研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可以选择投入最小的合作伙伴来得到所需要的科研成果。这对于企业实现自己的技术创新是一个有利的体制条件。
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按照市场化原则来运行,就使二者之间建立了规范的关系。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并从企业得到科研经费。企业通过社会化的途径,以委托的方式从科研机构得到科研成果。双方按市场原则建立彼此的联系,形成科技成果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这种供给和需求的直接联系,有效地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科技市场不发达。走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源转变的体制保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贡献率、增长源的转变,落实这三大转变涉及的是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这三大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既需要观念的转变,也需要体制和政策支撑。因此,有效地推进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和政策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着力点。
注释:
①曾培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载《人民日报》,2007-10-30。
标签:贡献率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拉动增长论文; 直接出口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学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 科技成果转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