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对原始利益相关者微观效应的经济学分析_财富效应论文

资产证券化对原始利益相关者微观效应的经济学分析_财富效应论文

资产证券化对原始权益人微观效应的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经济学论文,效应论文,资产证券化论文,原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尔后在各国迅猛发展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已被“神化”为一种具有“点石成金”魔力的炼金术(Schwarcz,1994),它不仅对微观实体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整个宏观金融制度的布局带来了较大冲击,将成为不同于传统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第三种信用制度(李传全,2003)。资产证券化的影响可分为宏观效应和微观效应。宏观效应是指证券化对整个金融体系以及相关实体产业的影响;微观效应则是指证券化对各微观参与主体(如原始权益人、特殊目的机构、投资者以及中介机构等)的影响。

从证券化的交易结构看,原始权益人(originator)是证券化的发起人,它实施证券化的动力是整个证券化交易与市场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资产证券化对原始权益人的微观效应是证券化的核心效应,是其他效应得以产生的基础。基于此,我们关心的问题就可以演变为:资产证券化对原始权益人的微观效应是什么?该效应得以发挥和实现的微观机制是什么?影响该机制发挥作用的约束条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是资产证券化理论中最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清楚地认识并合理运用这种金融创新,尤其对我国业已展开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证券化对原始权益人的微观效应与机制

(一)证券化的财富效应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证券化对原始权益人的微观效应主要表现为财富效应。比如:Schwarcz(1990,2003)采用分析性方法指出证券化使不同类型的公司能够更好地利用其最有价值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低成本融资,实现“净成本节约”,创造净收益,增加了原始权益人的价值,因此证券化并不是“零和”游戏。James A.Rosenthal和Juan M.Ocampo(1992)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通用汽车承兑公司(GMAC)的汽车贷款证券化与同类的传统债务融资工具的融资成本进行了比较,发现证券化能为GMAC每年节省1.3%的融资成本。Hugh Thomans(1999)则将实证分析的样本扩展到1991-1996年期间美国236起非政府担保的资产证券化交易,而且不仅定量分析了证券化交易对原始权益人的股东的财富效应,还定量分析了对原始权益人的债权人的财富效应,指出一笔证券化交易能为原始权益人的股东带来平均大约5%的超额回报,样本中的137起证券化交易为原始权益人的债权人带来了不显著的0.21%的财富增加。

(二)证券化财富效应的微观机制

至于为什么证券化能使原始权益人获得财富效应,即证券化财富效应的微观机制问题,多数研究文献认为,证券化的财富效应是通过成本节约和收益创造这两大渠道实现的。比如,Greenbaum和Thakor(1987)、Pavel和Phillis(1987)、Hess和Smith(1988)、Zweig(1988)和Schwarcz(1990,2003)等认为证券化为原始权益人提供了一种可以降低风险、多样化资产组合以及为业务拓展提供融资支持的新手段,从而增加了原始权益人的财富;Donahoo和Shaffer(1991)认为证券化使银行等储蓄贷款机构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缓解了监管机构对准备金和资本要求的压力;Rosenthal和Ocampo(1988)认为资产证券化将被证券化的资产的信用风险与原始权益人相隔离,从而直接降低了融资成本;Finnerty(1988)、Bartlett(1989)和Bernstein(1993)认为资产证券化能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提高了原始权益人的筹资能力,可以去拓展更多的能产生正净现值收益的项目和业务,从而增加公司未来的收益;Lockwood,Rutherford和Herrera(1994)认为从证券化融资所获得的现金可以用于偿还现有债务,降低财务费用,增加当期收益,从而使原始权益人的股东财富得以增长;Bryan(1988a,b)认为证券化促进了应收款发放、服务以及融资的分工,使原始权益人能更专注于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应收款的发放和服务业务,而将应收款的其他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分工的深入创造了财富。国内研究证券化理论的著名学者张超英(2003)虽然并未直接分析证券化的财富效应,但用7种假说分析了证券化产生的动因,包括监督技术假说、管制税假说、担保假说、道德风险假说、市场原理假说、流动性假说和比较优势假说,并对银行参与证券化的动因给出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对资产证券化财富效应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视角。

总结起来,证券化财富效应的微观机制包括以下方面:

1.成本节约机制

(1)破产风险降低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机制。从证券化的交易结构来看,真实出售实现了证券化资产与原始权益人之间的破产隔离,降低了证券化产品投资者面临的原始权益人破产的风险;同时,从证券化的财务处理看,真实出售提供了一种新的资产负债表外的处理工具,提高了原始权益人的资产负债比率和产权比率,也降低了原始权益人本身的破产风险。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降低了向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支付的破产风险溢价水平,进而降低整体融资成本,实现了融资成本节约,增加了原始权益人的股东财富。

(2)信息不对称降低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机制。信息不对称理论已成为解释证券化效应的主流理论之一。从证券化的交易流程看,信息不对称主要发生在两个环节:一是投资者对原始权益人的整体资产和信用状况的信息严重不足,二是投资者对特定证券化资产的信息严重不足。信息的非对称性将导致投资者必须要索求更高的风险溢价进行补偿。证券化交易采取了三种微观机制以降低这类风险溢价的增加。一是“信息剥离机制”,即原始权益人将证券化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V),将特定证券化资产的风险与原始权益人的整体风险相分离,投资者不再需要关注原始权益人的其他信息,只需要关注与该部分证券化资产相关的信息,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范围和数量;二是“信息增强机制”,即原始权益人采取信用证担保、超额抵押、持有次级档债券等方式对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增级,这相当于原始权益人向投资者补充提供了新的、更强的信息,以降低投资者对证券化资产的信息不对称的关注和担心程度;三是“信息替代机制”,即聘请专业化的信用评级机构对证券化资产、交易和产品进行信用评级,这相当于用信用评级机构本身的声誉机制这种“更值得信赖”的、透明度更高的信息替代了证券化资产的不对称信息,使投资者甚至于在可以不关心任何具体细节信息而只要知道评级结果的信息获取情况下就可以做出投资决策。因此,在“信息剥离机制”、“信息增强机制”和“信息替代机制”这三种微观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从而降低了对信息不对称引致的融资成本的增加。

(3)资本市场融资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机制。由于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机制是将证券化资产标准化为各种有价证券并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一般认为,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普遍低于间接融资市场的融资成本。证券化丰富了原始权益人的融资渠道。因此,仅从市场这个层面而言,与其他融资渠道相比,证券化的融资成本就比其他融资渠道的要低。

(4)监管成本降低导致融资成本节省的机制。对于某些受到特别管制的原始权益人(如商业银行)来说,证券化财富效应的实现还来源于监管成本降低导致的融资成本节省。对资本充足率等偿付能力指标的监管要求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成本面临增加的压力。在资本充足率水平低于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类的原始权益人在传统上要么增加资本,要么压缩现有业务量,降低风险资产规模。前者将导致原始权益人新增融资成本,后者将直接导致业务收益下降(即资本的机会成本),还将造成既有客户资源和市场的流失。证券化却为商业银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将风险资产的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优化了资产的风险结构,从而可以在不新增资本的情况下,将原来被风险资产“占用”的资本“释放”出来,使其成为“自由资本”。因此,证券化的采用不仅节省了新增资本融资的成本,而且不需要压缩现有业务量,也节省了资本的机会成本。

2.收益创造机制

(1)流动性改善导致收益创造的机制。与融资功能相比,证券化的另一主要功能是改善原始权益人资产的流动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流动性改善甚至是证券化最主要的功能。张超英(2002)认为“流动化是一个包含证券化的概念,证券化的重要目的是实现流动化,证券化是实现流动化的一种技术法则。”原始权益人通过真实出售并证券化的方式,将回收周期较长、流动性不高的资产在短时间内转换成了流动性较高的货币或证券类资产,从而可以利用收回的货币资金开展新的业务。从财务指标上看,实际上提高了应收款的周转率。如果原始权益人连续不断地进行证券化(如循环型证券化交易结构),其流动性的改善效应会被不断放大,会出现类似于货币乘数效应的“流动性乘数”效应。流动性改善的直接效果是提高了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业务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致的规模经济和市场占用率的提高,或者投资于收益率更高的新业务,可以创造更多收益。此外,流动性改善还可以降低利率敏感型资产敞口的风险,这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是非常重要的。

(2)专业化分工提升效率导致收益创造的机制。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指出:分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国民财富赖以增长的主要源泉。分工使每个人可以专注于特定的工作,提高工作的熟练程度,推动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新的财富。科斯(1937)在《企业的性质》中认为,企业和市场都能具有分工和资源配置的功能,当企业的交易成本高于市场的交易成本时,企业内部的分工和资源配置功能就会被市场替代。从分工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首先,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使应收款的发放、持有、管理和回收工作分由原始权益人和资

本市场投资者来承担,改变了原来由原始权益人一个主体来承担应收款的发放、持有、管理和回收的全部工作的局面,原始权益人可以更专注于应收款的发放、管理和回收。其次,虽然应收款的管理和回收工作在证券化后大都依然是由原始权益人承担,这一点似乎与证券化之前一样,但实际上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证券化之前原始权益人对应收款的管理和回收是其完整业务链条上的内部环节,市场无法对其进行单独定价并进行监督,其效率的高低基本取决于原始权益人的内部经营管理,难以观察和评估,容易导致效率低下;证券化之后,原始权益人对应收款进行管理和回收的职责是资本市场投资者赋予的,投资者对原始权益人的这一职责按市场原则进行单独定价并实施监督,原始权益人的内部职责被外部化和独立化了。市场定价和外部监督促进了应收款业务分工的深化,市场和企业(而不仅仅是企业)共同参与了与应收款业务开展相关的资源配置,提高了效率。因此,证券化实际上促进了专业化分工、改善了资源配置的机制,进而提升了效率,创造了新的财富。

三、证券化对原始权益人微观效应的约束条件

(一)破产风险降低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约束条件

在原始权益人一方面通过证券化降低证券化产品投资者面临的破产风险而实现融资成本节约的情况下,另一方面却可能会增加原始权益人的无担保债权人所面临的风险。Chase W.Ashley(1993)和Paul M,Shupack(1994)表述了类似的观点。但Schwarcz(1990,2003)却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在不考虑证券化所获资金再运用的情况下,证券化只是改变了原始权益人资产的类别构成,并没有减少资产总量,因此无担保债权人面临的风险并没有增加;即使证券化后原始权益人将所获资金进行再运用而使无担保债权人面临的风险增加,这是其他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可能造成的后果,本身与证券化无关。Schwarcz的这种观点将证券化效应静态化了,只是在证券化完成的那个时点上去进行分析,而未考虑到证券化资产的风险并未由于真实出售而被完全转移的事实,因此难免有失偏颇。我们必须从以下两个角度对这种机制的实际效果进行重新审视。

1.证券化交易结构与风险转移

从证券化交易结构看,通过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的确实现了证券化资产与原始权益人之间的破产隔离,降低了证券化产品投资者面临的原始权益人破产的风险。但是,如果认为随着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与该资产相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经济风险就随之转移给了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的话,就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从理论上讲,原始权益人可以将与证券化资产相关的全部风险都转移给投资者来承担(比如自己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持有次级档债券),则投资者一定会要求一个与承担这些风险相当的风险溢价,从而使融资成本增加而不是节约。在实际的证券化交易过程中,为降低融资成本,原始权益人一般都要为证券化资产提供信用增级或持有承担第一损失的次级档债券。这就意味着证券化交易虽然采用了真实出售的机制,但绝大部分的经济风险并没有被有效转移给投资者,而是继续保留在原始权益人那里,即证券化交易实际上并没有使原始权益人面临的经济风险发生太大变化。如同前面提到的“流动性乘数”效应一样,如果原始权益人连续不断地以这种方式进行证券化,则由此累积的风险也会产生乘数效应而不断放大。

2.动态视野下无担保债权人的风险

从静态角度看,Schwarcz的观点是成立的。但原始权益人实施证券化的目的绝不只是为了实现资产类别的转换,而是融资后运用资金获得新的收益。因此,对证券化效应的评估和考查就不能割裂证券化融资所获资金的使用而单独进行。而且,实际证券化交易的统计资料显示,同一原始权益人往往多次或连续不断地实施证券化。所以,必须从动态视野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考虑以下四种证券化所获资金的使用情形。

情形描述

原始权益人 原始权益人 无担保债权

的经济风险 的资产规模

人的风险

情形1 持有资金或投资低风险基本不变 不变 基本不变

高流动性资产(如国债)

情形2 投资于高风险资产 增加不变增加

情形3 偿还债务基本不变 减少增加

情形4 形成新的证券化资产并 增加不变增加

不断证券化

如前所述,证券化交易并未使原始权益人的经济风险转移给投资者。因此,情形1-4中原始权益人的经济风险并没有降低,而是基本不变或增加;原始权益人的资产规模在除了情形3中由于偿还债务而减少以外,其他三种情形并没有改变资产规模,但无担保债权人的风险除情形1外,却都是增加的。这是因为:情形2中由于投资于比证券化资产风险更高的其他资产,虽然资产规模没有变化,但无担保债权人面临的风险也增加了;情形3中由于偿还债务导致资产规模减少,从而使那些未被偿还的无担保债权人的债权偿还保证减少,增加了其面临的风险;情形4中虽然资产规模不变,但由于不断进行证券化而导致原始权益人保留的经济风险被不断累积,进而增加了无担保债权人的风险。对于一个正常经营的原始权益人来说,情形1一般不会发生或者不会持续存在。因此,证券化交易的确使无担保债权人的风险增加。

一般地,既然无担保债权人面临的风险增加了,他们就会在后续债权契约签署的时候索要更高的风险溢价,使原始权益人的财务成本增加,从而“冲抵”掉了证券化通过降低破产风险而实现的融资成本节约的好处。对此可以构建一个跨期动态博弈模型进行更完美的解释。但事实上,我们必须考虑以下约束条件才能正确评估无担保债权人上述行为的实际影响:(1)处于稳定业务等因素的考虑,无担保债权人是否真的愿意与原始权益人进行动态博弈;(2)无担保债权契约的期限结构,过短的期限结构将使无担保债权人无法实施第二次博弈;(3)无担保债权人在博弈中改变风险溢价水平的能力;(4)无担保债权在原始权益人债务总额中的比重,如果该比重较小,即使风险溢价水平提高,原始权益人的财务成本也不会因此增加太大,“冲抵”效应也不会明显。以上条件构成了破产风险降低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约束条件。因此,证券化交易中破产风险的降低是否会导致融资总成本的节约就不再是一个确定的结论。

(二)信息不对称降低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约束条件

前文曾指出,通过“信息剥离机制”、“信息增强机制”和“信息替代机制”这三种微观机制的共同作用,资本市场上证券化产品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降低了对信息不对称引致的融资成本的增加。毋庸多言,证券化交易的独特结构和机制的确降低了融资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但其对融资成本节约的效果还是要受到以下约束条件的影响:(1)“信息增强机制”的成本。固然原始权益人采取信用证担保、超额抵押、持有次级档债券等方式可以对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增级,但这些方式要么增加了机会成本,要么使证券化资产的经济风险无法被全部转移给投资者而是成本增加;(2)“信息替代机制”的成本。当信用评级机构用本身的声誉机制这种“更值得信赖”的、透明度更高的信息替代了证券化资产的不对称信息的时候,原始权益人也必须为此向信用评级机构支付相应的成本。此外,还必须注意到信用评级机构本身的声誉机制是否足以起到这种信息替代效应;(3)原始权益人证券化之前的整体信用水平。如果原始权益人证券化之前的整体信用水平越低,则采用“信息增强机制”和“信息替代机制”所需要支付的成本将越高,这必然会“冲抵”由此带来的融资成本的节约。如果没有这种“冲抵”效应的约束,则从理论上可以得出一个有趣的命题:整体信用水平最低(如濒临破产)的原始权益人(A1)具有最强烈的证券化动力,整体信用水平最高的原始权益人(A3)由于证券化不能带来融资成本的节省而最没有动力进行证券化,整体信用处于中等水平的原始权益人(A2)的证券化动力则介乎其中,因此,实施证券化的原始权益人在证券化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如下:A1最多,A2居中,A3最少。这显然与实际情况并不符合,根据统计,A2和A3都比较多,A1最少。对此可以做更深入的分析,但已超过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但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即证券化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融资成本的变化并不是确定的,需要考虑到原始权益人整体信用水平的影响。

(三)资本市场融资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约束条件

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低于间接融资市场的融资成本是资产证券化融资成本得以节约的关键因素。证券化市场比较成熟和发达的国家,其直接融资市场表现出较高的融资效率特征。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的证券化产品都是债券,债券市场的成熟和高效率对证券化的融资成本节约来说就尤为重要。因此,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的发达程度是直接影响证券化能否实现融资成本节约的非常重要的约束条件,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和制度基础问题。这一点对于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框架和制度基础建设来说是值得深思的。

(四)其他约束条件

当然,对证券化融资成本节约和收益创造有所影响的其他约束条件还有很多,比如:(1)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水平等的监管压力的大小,以及实施动态监管的能力等会影响到这些金融机构面临的监管成本的大小,从而影响到它们实施证券化(不管是将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工具还是资产负债管理工具)的成本节省;(2)原始权益人(尤其是银行类金融机构)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以及降低该风险的意愿的强烈程度。原始权益人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越大,则通过证券化改善流动性而创造的收益就越大;(3)专业化分工导致效率提升是原始权益人收益创造的重要机制,但该机制发挥作用的约束条件是专业化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实现并按照市场原则实施,其中的关键是投资者以及证券化的其他中介机构能按照市场原则对原始权益人在证券化资产的发起、出售、未来现金流的管理与回收等专业化职能进行单独定价和有效监督,而不是屈从于原始权益人上述职能的“垄断性”压力,从而促使原始权益人真正能够从专业化分工中提高效率。这一点对当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中表现出来的原始权益人的“垄断性”问题来说是值得引起足够重视的。

因此,尽管证券化复杂精妙的微观机制为原始权益人财富效应的实现提供了机制上的可能,但本文中提及的约束条件却可能会制约这些机制发挥作用。从综合的角度看,由于这些约束条件的存在,证券化是否一定会给原始权益人带来正的财富效应是不确定的。法律制度框架、金融体系结构、市场演进程度等宏观因素,以及特定的证券化交易结构、原始权益人的行业特征、证券化资产的特征、信息技术水平等微观因素,都会成为影响原始权益人财富效应实现的约束条件。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证券化市场来说,尤为重要。

标签:;  ;  ;  ;  ;  ;  ;  ;  ;  ;  

资产证券化对原始利益相关者微观效应的经济学分析_财富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