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煤公路沥青路面改造设计论文_王玲玲

太原晋万通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由于路基基层强度不足,而面层产生病害后未及时修复,导致雨水进入路面结构内部,致使基层局部松落形成灰浆,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造成沥青路面各种病害的产生。该项目采用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理念来确定路面的结构形式,并对路面各层的强度指标进行了计算,最终确定路面结构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沥青路面、公路、平整度、抗滑性能

前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运输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路面改造原则,并对项目路段进行破损率调查,结合山西省路网规划,了解项目区域概况和方案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针对该沥青路面破坏程度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1、本项目特点

本项目沙虎口至山阴段因修建年代比较久远,路面结构标准低,再加上近年来大吨位车辆较多,致使路面破坏相当严重。原路为沥青路面,大部分路段基层强度不足、路面超龄服役、沥青路面老化程度严重,重交通运输量大、超载、超限车多,致使沥青路面大面积出现坑槽、龟裂、沉陷、松散、平整度差等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且公路运输能力明显下降,对发挥公路的运输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故急需改造这些路段。

2、调查道路现状的路面破损:

沥青路面的病害主要是泛油、麻面、裂缝。该项目的沥青路面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不规则裂缝相当多且集中,许多裂缝先前虽经灌缝处理,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仍有开裂现象。

路面综合破损率(DR)按式①计算:

DR=D/A×100%=∑∑Dij×Kij/A×100% 公式①

式中:DR:路面综合破损率(以百分数计);

D:调查路段的折合破损面积;

A:调查路段的路面总面积;

Dij:第i类破坏、j类严重程度的实际破损面积;

Kij:第i类破坏、j类严重程度的换算系数。

路面状况指数PCI,按式②计算:

PCI=100-100×DR0.412 公式②

式中:DR:路面综合破损率(以百分数计)。

2.1现状路面的强度调查:

对现状路面强度的评价是依据各段路面弯沉检测数据,根据设计年限内的累积标准当量轴次、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

2.2路面平整度,形式质量的评价:

根据野外关于路面平整度调查资料,按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中的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标准对路面行驶质量做出评价。

2.3路面综合评价:

路面行驶质量按式③计算:

RQI=6.76-0.46IRI 公式③

式中:IRI:国际平整度指数(m/km);

RIQ:行驶质量指数。

项目路段各路况指标均值及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项目组对该项目路段路面各种病害进行了实地踏勘,由路况检查及评价结果,分析结果如下:

龟裂

经过实地勘察可以看出,并经实地钻芯取样检测,局部龟裂处的基层已破碎,且该路段的沥青面层也不同程度的出现网状裂缝。由此判断该路面产生龟裂的主要原因是:原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标准偏低,导致沥青面层结合料严重老化、力学性能不断降低,在运煤重型货车的反复作用下,路面出现大量裂缝。

纵向裂缝

本项目路段纵向裂缝主要出现在轮迹带位置,故初步判断本路段出现的纵向裂缝主要属于荷载型纵向裂缝。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局部材料离析或强度不足路段结构层材料将产生开裂。

横向裂缝

该项目路段所在地四季温差非常大,因此产生的温度应力将不断增大,甚至大于路面结构层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进而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开裂,进而产生横向裂缝的病害。除此之外,项目路段还有多处横向的贯穿裂缝,经实地的钻芯取样结果表明,判断此类裂缝为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裂缝是由下至上反射发展而成的。

坑槽

坑槽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基层强度不足,当面层产生横向裂缝、龟裂等病害后未及时修复,导致雨水进入路面结构内部,致使基层局部松落形成灰浆,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从路面缝隙中向上挤出来,在路面上形成白色的唧浆,如此反复,形成了水损坏坑槽。此外本项目路段沥青面层过薄、层间粘结不良等因素也是坑槽产生的重要原因。

4、路面修复方案

该项目路段大部分是运煤重型货车,对路面有较大的破坏作用。本文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确定路面结构,根据交通量的组成,且针对旧路破坏的路况不同,对该项目路段各层路面的强度指标进行了验算,最终确定了两种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1)挖除新建:过村段原有路标高不高于临街民居标高、主线下穿铁路、高速桥、过路皮带运输机钢结构桥梁等段落,维持原有路标高,采用挖除旧路基路面并新建:直接加铺32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再加铺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补强,然后设置改性沥青下封层,再加铺5cm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最后加铺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2)加铺:对于原有路病害较严重路段,首先处理原有路病害,对坑槽、龟裂采用挖补修复;对裂缝处理方式为,小于3mm裂缝采用灌缝处理,大于3mm裂缝采用扩缝填充(填充材料为石屑热沥青)处治原有路病害后做加铺处理:直接加铺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然后设置改性沥青封层,再加铺5cm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最后加铺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5、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车出行越来越多,出行距离越来越长。同时,交通事故率也在显著上升,不断发生的公路交通事故引起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对现有公路进行改造,路况好了,安全设施完善了,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居民的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4]公路设计手册--路面/姚祖康主编--3版ISBN7-114-06132-3;

[5]吕伟民.沥青混合料设计原理与方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作者:王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浅析运煤公路沥青路面改造设计论文_王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