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欧亚战略--兼论对中俄关系的影响_中俄关系论文

俄罗斯欧亚战略--兼论对中俄关系的影响_中俄关系论文

俄罗斯的欧亚战略——兼论对中俄关系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亚论文,中俄关系论文,俄罗斯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4)06-0069-08

       2013年11月以来,乌克兰的发展道路问题深刻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变动。随着2014年3月21日普京签署法令,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成为新的联邦主体,乌克兰事件最终成为冷战后国际格局基本矛盾演变的归结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超级大国的地位旁落,这对于横跨欧亚两大陆、怀有救世思想的俄罗斯民族而言是难以接受的。重新崛起的欧亚强国梦一直都是俄罗斯社会最具广泛共识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梦想,从叶利钦时代到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进行了孜孜不倦的追求。欧亚战略则是实现俄罗斯梦的理念载体。所谓欧亚战略就是指俄罗斯要维护在独联体的势力范围,寻求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一体化,尤其是实现三个斯拉夫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重新一体化。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战略则是要遏制俄罗斯的欧亚战略,西方认为这是所谓俄罗斯帝国思维,致力于巩固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地区的现状。因此,俄罗斯与西方在独联体地区的矛盾是结构性的,这种结构性的利益冲突成为冷战后国际格局变动中的基本矛盾。而无论是俄罗斯的欧亚战略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战略,乌克兰都是具有巨大战略意义的关键一环,换句话说,欧亚战略与西方战略都难以承受失去乌克兰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当2013年11月按照原计划乌克兰要签署具有脱俄入欧象征意义的欧盟联系国协议时,乌克兰一国的事情就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俄罗斯与西方的战略之争、国际格局之争,处于夹缝中的乌克兰在发展道路问题上也就必然面临大国博弈,出现社会危机也是难以避免的。单就俄罗斯而言,如果乌克兰脱俄入欧,那么俄罗斯的欧亚战略就难以实现,俄罗斯的发展前景也因而面临挑战。那么,如何认识俄罗斯的欧亚战略?欧亚战略又对中俄关系有什么影响?这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

       一、俄罗斯欧亚战略的历史与现实

       俄罗斯在国际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始终是俄罗斯发展道路的核心问题。只有在自我国际定位明确的前提下,俄罗斯领导层才制定相应的大政方针。而欧亚战略就集中体现了俄罗斯精英阶层的时代观和国际政治观,这构成了当代俄罗斯国家身份认同的基础。

       一般而言,国际关系中现实派主要从权力斗争、结盟以及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的角度看待世界;自由派更注重从通过贸易、谈判和国际机构加强合作和互相依赖的角度看世界;建构派则要求从建设性或认同感的角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形成各国人民看法和认同感的信仰——理念、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角度看待世界。[1]然而,俄罗斯的发展道路与国家认同具有特殊性。在后苏联空间其他国家的眼里,俄罗斯作为帝国形象被感觉和认知。俄罗斯作为这些国家的他者,促成他们沿着去俄化的主线完成自身身份认同,通过在政治文化结构上认同西方而试图摆脱俄罗斯的控制。但是对于俄罗斯而言,构建其内外空间观却缺乏一个可以和其现代国家身份相匹配的认知上的他者。这与俄罗斯的地理空间、历史文化与现实政治等因素密切相关。

       俄罗斯不仅是欧洲,而且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它的西部位于欧洲,东南部又地处亚洲。俄罗斯没有太多天然边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曾面临来自各个方向的安全威胁:南有蒙古人,东有土耳其人,北面和西面有波兰、立陶宛、瑞典、法国和德国人。地理位置决定了俄罗斯的两难宿命:它究竟是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还是介于两者的桥梁?俄罗斯传统文化是否融合了两种文明的特点?鞑靼蒙古的统治让这种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尽管整个基辅罗斯都处于欧洲的发展轨迹中,但在蒙古骑兵的铁蹄踏入后,俄罗斯脱离欧洲数百年,并错过了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从19世纪初起,俄国与西方的关系就成为俄罗斯政治哲学的永恒问题。19世纪表现为斯拉夫派和西欧派之间的论战。苏联解体后则体现了大西洋主义和欧亚主义的交锋。[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信奉大西洋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政策全面倒向西方。但由于经济政策的失误,俄罗斯经济转型并不顺利,而寡头经济的强化进一步刺激了权力与资本关系的调整。调整的结果是政治权力压过资本权力,国家政权的力量成为俄罗斯改革的主导力量。民众要稳定求发展,主权民主理念顺势而出。与主权民主理念相互呼应,俄罗斯社会的普遍看法是既不能一味靠向西方,也不能闭关锁国,由此普京政权开始利用欧亚主义意识形态来把俄罗斯以一种类似于帝国的形式投射到东欧和中亚。

       俄罗斯政治评论家、欧亚社会政治运动的领导人杜金认为,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体系中,俄罗斯对外政策有西方化、苏联化和欧亚主义三种选择。西方化指俄罗斯加入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用地缘政治主权方面的让步换取其他方面的优厚条件。但是,这条路实质上否认了俄罗斯的大国外交战略,导致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苏联化指建立一个封闭体系,苏联式的对外政策卷土重来,这种立场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无异于自我倒退。因此,俄罗斯需要选择欧亚主义战略,这一战略着眼的是多极世界,是一种积极的战略。[3]

       可以说,北约东欧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以及由此俄罗斯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进一步推动了俄罗斯欧亚战略的出现。正如牛津大学教授迈克·格兰所说,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失去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领土重回彼得一世扩张前的范围。在国际关系领域,俄罗斯失去了作为美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地位,在就巴尔干局势、北约扩大等直接关系到俄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时,俄罗斯的意见常常被忽略。这种反差让俄罗斯人感到屈辱。俄罗斯陷入帝国后遗症的怪圈中。在普京上台执政的最初几年,俄罗斯致力于政治稳定,自我意识的重要性退居次要。随着经济实力的恢复,政治局势得到稳定,俄罗斯开始思考自身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在这一时期,自我意识开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努力确立对独联体国家的控制权,构建俄罗斯的欧亚战略,逐渐成为俄罗斯社会的共识。[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精英阶层认为,金融危机加速了经济实力重新分配的进程,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主要火车头的地位,这不可避免地反映在政治影响力上。21世纪的多极化世界需要能反映当前国际力量格局的、新的全球安全体系。该体系应当将全球化与地区化两大趋势结合起来。对与欧洲和亚洲休戚相关的俄罗斯而言,制订合理的欧亚战略具有特殊意义。这一战略理应扭转俄罗斯孤立于欧洲和东亚一体化进程之外的局面,让俄罗斯成为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4]可见,欧亚战略反映的是俄罗斯社会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又如何处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2011年10月,在普京即将重返克里姆林宫之际,普京终于明确提出了欧亚联盟的构想:建立强大的超国家联合体模式,它能够成为当代世界多极中的一极,发挥欧洲与亚太地区有效纽带的作用。欧亚战略正式成为建构俄罗斯国家身份认同的核心理念,也是新时期俄罗斯对发展道路的选择。

       二、俄罗斯欧亚战略的发展前景

       那么,俄罗斯欧亚战略的前景如何?在政治领域,具有推进欧亚战略的有利条件。在政权建设层面,普京取得了成效,实现了政局稳定。2013年全俄舆论中心与社会舆论基金会等机构以俄罗斯人对最近10—15年以内社会变迁的感受为主题组织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目的是通过掌握客观真实信息,反映普京2000年执政以来俄罗斯的社会情绪。[5]从调查可以看出,普京执政以来,社会情绪总体上积极健康,对普京执政的认可度维持高位。这既是普京执政基础雄厚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推动欧亚战略实施的根本保障。

       虽然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总体保持平稳,但是金融危机以来俄罗斯政治生活的明显变化是公民社会的意识逐步增强,中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民众的期待越来越高,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情绪开始进入复杂多变期①。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社会进入发展新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增长问题不仅涉及社会成员,包括社会稳定阶层——中产阶层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的问题,而且还涉及社会成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问题,是影响社会平稳的重要因素。

       然而,2012年下半年以来,尤其进入2013年以来,俄罗斯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的问题,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31日公布初步统计数据,2013年俄国内生产总值较上一年仅增长1.3%,低于预期,不及2012年3.4%增速的一半。[6]2013年11月9日,经济发展部又下调2013—2030年俄经济增速预测,2030年前年均增长为2.5%。[7]2014年1季度,俄罗斯GDP增速放缓至0.3%。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俄罗斯全年资本外流总共为630亿美元,但2014年前两个月,俄罗斯资本净流出量为350亿美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二分之一。[8]俄罗斯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俄罗斯经济增长放缓有个背景,就是在普京2008年提出创新发展战略,梅德韦杰夫2009年提出新政治战略的前提下,俄罗斯对于油气资源的依赖不降反升。根据统计,矿产产品占整个出口的比重从2007年64.9%上升到2011年70.3%,油气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2007年的40.7%上升到2012年的50.4%。[9]造成这个局面的因素很多。但从执政理念来看,对于普京政权而言,油气收入事关政权生存,在政治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至少在短期内,油气收入降低就意味着削减对俄罗斯贫困地区、“单一城市”以及亏损行业的补贴,从而有可能造成社会矛盾;意味着大幅削减军事开支,从而难以实现军工联合体的现代化。补贴下降甚至威胁国家安全。比如在车臣,政府补贴数额大致相当于车臣共和国预算的90%。如果俄罗斯停止提供补贴或者调低补贴,车臣及北高加索地区的不稳定性会不会加剧?更重要的是,油气利润背后始终存在权力与资本的结合。叶利钦时代由寡头与家族垄断,现在则由国家垄断。改革这一发展模式则牵动利益的重新分配。

       正是因为发展模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体制问题,一个政治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更能体现精英阶层理念上的差异。对于原料经济的危害精英阶层没有异议,但对于如何摆脱这一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现代化存在争议,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没有停息过。围绕2011年的国家杜马选举和2012年的总统大选,还出现了保守主义现代化和自由主义现代化之争。2013年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引发的一些问题,对于俄罗斯发展模式的争论更加突出了。其他方面不提,单就在这一问题上引发的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关系也值得关注。2013年9月,梅德韦杰夫先是在《导报》上发表文章《简单决策的时代已经过去》,[10]随后紧接着又在论坛上发表演讲,中心的意思是:在经济发展放缓的背景下,国家应避免过多插手经济。俄罗斯的目标应该是建立规模更小、权力分散但效率最高的国有经济部门。扩大生产仅依靠国有企业、财政预算仅用于对国家大型项目投资、提高国家公务人员收入、补贴农业生产等。这种拉动增长方式的潜力已经耗尽,保护私有产权,发展私有经济才是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动力。

       可见,在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国家公司的作用、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等一系列问题上,俄罗斯精英阶层内部存在认识差异。梅德韦杰夫的这番言论发表不久,2013年11月1日,普京成立了总统经济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会成员一共52人,根据11月1日的总统令,主席团成员为19人,包括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财政部长、经济发展部长、央行行长等,库德林也在其中,唯独没有梅德韦杰夫。库德林还明确表示,该委员会是俄制定经济政策的代表部门,经济领域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在该委员会上讨论通过。这等于架空了梅德韦杰夫政府的经济管理和决策权。梅德韦杰夫不在总统经济委员会主席团这个情况,精英集团内部对于国家与市场关系等问题上的分歧,以及梅德韦杰夫对发展模式的质疑,这些问题都将耐人寻味。

       根据政治技术中心主任布宁的分析,以对现政权是否支持为标准划分俄罗斯社会阶层的话,可以划分为2∶2∶6。就是说,普京的绝对支持者20%,坚定的反对派20%,摇摆派60%。20%的拥护者,无论经济形势如何都支持普京。20%的坚定反对派认为国家的问题是普京个人造成的,普京正将国家带入死胡同。第三个阶层,人数最多,占60%,之所以是“摇摆派”,是因为这个阶层的投票动机主要出于社会经济的考量。事实上,金融危机出现之前,正是在这个群体的基础上形成了“普京多数派”。腐败、行政管理低效、公民与政权分离等问题过去就存在,只是在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对于这个阶层而言不重要。但是,经济增长放缓,普京在民生领域的承诺难以实现时,民众中的不满情绪总体上加大。[11]

       总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俄罗斯经济的特点。俄罗斯欧亚战略和重新崛起的目标前景并不明朗。假如既定战略目标未能实现,普京政权的稳定及合法性也会受到影响,普京的欧亚战略和强国梦都面临挑战。

       欧亚战略的上述前景促使我们思考:如果俄罗斯2%和中国7%的增长率持续发展下去,中俄经济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对中俄关系是什么影响?当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将中俄关系发展的保障放在普京身上,而这种普京体制存在弊端时,如何看待俄罗斯的政治体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是欧亚战略影响中俄关系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发展变化现在还需要继续观察,但是当前至少需要在欧亚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视野下审视中俄关系的发展。

       三、俄罗斯欧亚战略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坚实的基础,有完善的制度和机制保障②。中俄关系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12]在2012年普京再次当选总统和2013年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双方领导人已经多次重申中俄关系将会继续向前发展,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利益,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2013年12月24日,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理事会会议召开,明确了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加入海关同盟的“路线图”,并再次确认2015年1月1日成立欧亚经济联盟的目标。随着俄罗斯欧亚战略的重要载体——欧亚经济联盟提上议事日程,如何看待它与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③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俄罗斯欧亚战略同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的关系?如何在欧亚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视野下看待中俄关系?

       第一,欧亚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就这个问题,当前俄国内出现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上合组织的主导国家——俄罗斯和中国对上合组织的战略兴趣降低。两国更关心自己的项目。俄罗斯关心的是欧亚经济联盟,中国则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两个项目会以某种形式破坏上合组织的发展。例如,俄国内有学者就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启动实施,意味着大部分商品、服务、资金途经欧亚联盟时,将会扩大中俄两国的区域矛盾。另一种声音认为,上合组织应该在当前的环境下更加积极进取,需要建立一些重大的突破性项目。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开设专门账户可以算作这种项目。把印度和巴基斯坦吸收进组织,使其成为常任成员国,这也算是重大的地缘政治决定,同时还能加强安全方面的潜力。[13]这两种声音,不论对上合组织发展持消极还是积极的态度,其实都反映了在欧亚战略的视角下俄罗斯对于中国在欧亚地区一体化政策的怀疑态度。

       而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着眼于整个欧亚大陆的经济合作,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参与和支持,该设想的前景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应充分利用两国战略协作的沟通机制,就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问题与俄罗斯进行充分的沟通,消除俄罗斯的疑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利益共同体的目标。

       随着美国在阿富汗撤军,阿富汗安全局势尚难预料。这种区域安全问题客观上也会对欧亚地缘政治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影响。俄罗斯在安全领域的巨大投入,会为包括中国目前以及未来的欧亚经济项目的实施提供稳定环境。因此,中俄双方应有妥协和相互让步,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彼此独立而又同时发展。[14]可见,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安全需求,中俄可以把战略协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欧亚战略与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对于俄罗斯实现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上合组织是俄罗斯多极化国际战略的重要支点。帝国意识促使俄罗斯习惯于全球性外交思维。俄罗斯从全球政治的大视野看待上合组织,认为上合组织是后冷战时期,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重构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其二,上合组织在确保俄罗斯南部边界安全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2012年2月27日,普京发表的外交竞选文献中,已经明确提出俄罗斯安全的突出问题在于南部边界。而俄南部紧邻中亚,中亚的安全事关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上合组织打击三股势力,维护中亚稳定,是俄维护南部安全可以倚重的平台。其三,阿富汗问题。俄看待阿富汗问题首先是从安全的角度,而安全利益首先又是与毒品问题有关。俄毒品的主要来源是阿富汗。而且,阿富汗问题事关俄国内安全与中亚稳定。因为俄认为,阿富汗与中亚面临塔利班化的危险。俄现有2000万穆斯林,占全国总人口的15%。俄罗斯的族际关系本就复杂,处理好与穆斯林的关系是俄重大的政治与社会问题。

       俄罗斯国内很多学者提出,上合组织必须加强变革,以期发展壮大。其一,在上合组织各领域的合作中,社会经济方面需要加强。为发展经济合作,一定要有金融根基,而唯有成立上合组织银行的项目得以落实,才具备这样的资金后盾。一个更为强大的上合组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平缓热点地区的紧张局势。[15]其二,上合组织已经走过了初期阶段,接下来需要迈出新的一步,即必须实现上合组织的扩员。应该考虑“大中亚”范畴内的安全与稳定。[16]其三,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上有所建树。俄学者认为,创建上合组织的初衷是为了稳定中亚地区局势。上合组织已完成了这一任务。目前,上合组织在稳定地区局势方面的行动空间客观上要求扩大。俄学者提出最重要的是让上合组织在未来能够继续作为一个非军事组织而存在。它是一个促进稳定的组织、一个推动经济合作的组织。一些可能引发亚洲局势动荡的问题,如在叙利亚、伊朗、阿富汗、朝鲜等问题上,可能促成某些新协议的达成。[14]可见,俄罗斯对于上合组织下一步的发展壮大寄予厚望,希望上合组织可以在平衡国际战略格局、营造新型国际秩序上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中国如何回应这种诉求也是处理好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俄在上合组织内的关系,实际上是中俄在中亚的关系。上合组织是中国在中亚唯一的多边机制,对中国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俄罗斯除了上合组织,它还有欧亚经济共同体(2015年1月1日起建立欧亚经济联盟)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这两个组织是俄罗斯主导的,是俄控制中亚最主要的机制。因此,在上合组织发展的问题上中俄需求有所不同。比如,在上合组织扩员问题上,扩员对于中国有风险,但不扩员中国面临俄罗斯的压力④。扩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印度能否加入;二是上合组织的政治地理空间定位。这两方面紧密相连,如果印度加入,不仅意味着上合组织的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其基本议题会出现南亚等热点区域问题,还意味着上合组织突破了以中亚为基本区域的地理依托。这对于上合组织究竟利弊如何,需要继续观察。俄罗斯虽然是上合组织的积极参与者,但是俄更关注欧亚联盟的建设。这种态势决定了俄罗斯更关注上合组织的外部影响,而不是内部建设,而且重点突出安全合作,经济合作则以不损害俄在中亚的利益并从属于欧亚一体化的整体要求为原则。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因素,俄对中亚的心态也远比中国复杂。中国需要继续在上合组织内加强对俄的战略沟通。

       随着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欧亚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俄罗斯处理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系的主要着眼点。中国需要在明确以上合组织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基本依托的前提下,尽快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理念与举措,以期能够实现与地区国家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四、结论

       如前所述,欧亚战略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欧亚强国梦的理念载体,普京再次执政以来将其概念化并以欧亚联盟的方式加以落实,虽然政治稳定是欧亚战略顺利实施的保障,但是经济低速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前景。尽管如此,俄罗斯在克里米亚事件上的作为表明俄罗斯推进欧亚战略的决心是坚定的。对中国而言,立足周边、放眼全球的周边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亮点,而中俄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中之重。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两国有4300公里的边界线。相邻国家的关系,特别是相邻大国的关系,对一个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有时是决定性的影响。

       当前,国际形势的焦点问题是乌克兰危机以及克里米亚事件。俄罗斯基于欧亚战略的考量在乌克兰及克里米亚问题上采取了符合俄罗斯利益的举措,这些举措及西方的反制措施已经引发大国博弈及国际格局的变动。当前新的国际形势是俄罗斯基于欧亚战略的理念,在独联体地区保持一体化的积极态势,美国被迫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上进行调整,部分战略力量要投向欧洲。至于美国战略重心是否就此从亚洲转向欧洲,还需要观察,但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关注点暂时转向欧洲是肯定的,因此中国在一段时间内面临的压力会减小。而俄罗斯与西方矛盾加深的同时,俄罗斯会寻求中国的战略支持。

       总之,乌克兰危机是俄罗斯欧亚战略与西方遏制俄罗斯帝国思维之间的一场较量。可以说,这反映了俄美之间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而且,克里米亚事件的出现会导致这种矛盾和冲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俄罗斯国家战略重点都将集中在独联体地区。俄罗斯的欧亚战略因而也将是普京内政外交的基石。俄罗斯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外部环境良好,俄罗斯才能获得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这本来是普京执政以来反复强调的基本理念。然而,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普京不顾与西方关系恶化的风险,坚定推进欧亚战略。从普京执政理念的这种变化来看,理解俄罗斯的欧亚战略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俄罗斯欧亚战略倡导的一体化,不是经济一体化,也不是政治一体化,而是国家一体化;二是与国家一体化的内核相互联系,普京的战略目标不是恢复西方所担心的苏联,而是试图建立一个斯拉夫文明的新俄罗斯。

       注释:

       ①据俄罗斯战略研究中心估计,中产阶级在莫斯科占到总人口的40%,在其他城市大约占30%。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选民群体。这一群体在权力机构中实际上没有自己的代表。中产阶级不仅人数相当多,而且是俄罗斯社会中素质最高的一个阶层。近10年来中产阶级的观点被公然忽视,这是俄罗斯当权者的一个重大政治错误。ПолитическийкризисвРоссииивозможныемеханизмыегоразвития,http://www.csr.ru/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07:2011-03-28-16-38-10&catid=52:2010-05-03-17-49-10&Itemid=219&lang=ru.2014-01-28.

       ②中俄之间已经建立了包括议会领导人会晤机制、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战略安全磋商的高层次的合作机制。在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下设立了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人文合作委员会和能源谈判代表会晤三大机制,覆盖中俄合作的所有领域。参见李辉:《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http://www.fmprc.gov.cn/mfa_chn/wjdt_611265/zwbd_611281/t688002.shtml 2013-11-24。

       ③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讲演中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随后,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元首峰会上再次阐述了这个思想。

       ④上合组织实行三级成员体系:正式成员国6个(俄罗斯、中国、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观察员国5个(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其首脑可出席组织峰会,但不具备决定性投票权)、对话伙伴国3个(白俄罗斯、斯里兰卡和土耳其;以某种组织形式满足地理上不属于中亚地区和欧亚大陆中东部的国家参与组织活动的愿望)。

标签:;  ;  ;  ;  ;  ;  ;  ;  ;  ;  ;  ;  ;  ;  

俄罗斯欧亚战略--兼论对中俄关系的影响_中俄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