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是电网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变电站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着电网系统的安全。但是,变电设备在实际运行工作中,故障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做好变电站的检修工作尤为重要。基于此,该文阐述了变电检修的现状以及传统检修存在的问题,通过状态检修模式与传统检修模式的对比,分析了状态检修模式的特点及优势,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状态检修;传统检修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科学的变电检修,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当前在变电检修中,传统的检修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需要。物联网技术在监测方式和方法方面上,都在状态检修的应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变电检修中,状态检修模式的实时性、高效性、安全性等,使其成为了变电检修中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通过对比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异同,同时分析变电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电力系统的变电检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分析
1.1事故检修模式
其属于一种被动式的检修方式,在检修方面相对简单,出现的时间也相对较早,在电力设备出现的故障问题当中,对于其正常的运行状态会产生相当严重的影响。在出现故障的时候,且在电力设备检修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故障问题,因此需要对其作出全面科学的检修工作。在此种检修模式当中,其中所付出的代价是相对较多的,才对电力设备、电力系统以及电网等多种方面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
1.2预防性检修模式
由于电网的大面积量覆盖和满负荷运行,故障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而事后检修模式又常常会陷入被动,这时就需要进行预防性检修模式,以便掌握变电维修工作主动权。早期的预防性检修模式大都采取定期检修方式,因而也称作定期检修,应用也比较广泛。预防性检修有规定的检修周期和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力设备的平稳运行,但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预防性检修模式下一般会制定检修工作间隔时间,并以此来安排固定检修,但是这种模式不会考虑到具体的实际情况,而是进行全覆盖式的检修,因此会造成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而且在检修工作中,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会产生二次故障,因此这种检修模式也存在不小的弊端。
1.3传统检修模式的弊端
首先,传统检修模式中检修目的没有明确的确认,一般情况下,定期检修常通过设定设备的固定时间来进行检修,这种检修模式比较单一,无法有针对性的处理设备的真实问题。例如:在生产中应用新设备,常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在这个期间设备很容易出现故障,新设备的检修需要适当增加检修频率。对于一些老旧设备的检修,同样需要增加检修次数,才能保证降低设备故障频率。传统的检修工作需要在断电条件下进行,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日常供电,给电网运行成本造成损失。其次,在检修工作中,设备实际的工作状态无得得知。随着电网检测工作的智能化发展,在检测工作中形成的检测数据十分重要,直接反应着设备的运行情况。但是在传统的检测工作中,对于检修数据的记录和保存并不注重,造成了大量的数据被浪费,造成检修过程的不准确。最后,传统的检修工作缺乏对检修结果的评价,传统的检修模式是针对问题展开分析,并不会对问题产生的全过程展开详细的评估,从而无法从长远角度上检测设备的工作质量,更不会对检修设备进行科学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传统的检修工作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盲目性,更无法利用检修人员的主动性,影响到检修工作的质量。
2变电检修中的传统检修模式
传统检修模式是一种陈旧的检修方式,其产生比较早,属于被动性的检修方式。电力产业在发展的初期,受限于资金、技术、人才的不足,所以选择了传统检修模式。这种传统检修模式在实际作用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事后检修,当出现问题后,供电公司紧急派人进行变电检修,以第一时间将问题排除,恢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传统检修模式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被动性的检修模式。传统检修是事后检修,对于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科学的预判,缺乏提前的分析,这就使得传统检修的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同时,电力系统一旦发生故障,一旦需要进行变电检修,往往会联动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传统检修模式需要提前进行相关物料的准备工作。在变电检修前,就要结合检修计划来采购相关的物料,以应对检修事项。这种提前规划的方式,无疑会挤占抢修成本,将大量的资金运用材料的准备,那么运用于抢修的资金则会略显紧张和不足。最后,在传统检修模式下,相对滞后的检修方式,无法精准地进行事故的分析与预判,也无法进行事前预防的经验总结。因此,人们开始注重变电检修的时间性和计划性。在变电检修过程中,人们依据检修计划来制定科学的检修时间表,然后定期进行检修作业。但这种检修方式,同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供电公司的运营成本。
3状态检修模式与传统检修模式的对比分析
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故障,这时及时、有效的检修至关重要。上文中我们已经详细地对传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进行了介绍,下面通过对比分析状态检修模式与传统检修模式,找到2种检修模式的差异,为现实检修工作提供借鉴。
第一,从电网发展需求上看,状态检修模式,能够适应电网发展快速、覆盖面不断扩大的现实需求。在现实检修工作中,状态检修作为一种全新检修模式受到了普遍推崇。尽管传统检修模式起步较早,也有明确的检修方式、方法,但其却缺乏统一规划,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现实需要。除此之外,传统检修模式的成本也比较高,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第二,从维修依据上来看,传统检修模式是以设备是否能够进行运行为依据,所采取的维修模式是基于设备的实时工作状态。在电力设备的运行中,状态检修模式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维修模式的不足和缺陷。通过科学研究,可以准确地判断维修是否需要进行。另外,在维修后,传统的维修方法无法科学地评价维修效果,导致维修计划缺乏科学性,增加了不必要的维修成本。与之相反,状态检修模式可以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以设备状态为依据,用事实说话,做出准确地判断,并做好检修工作,大大降低检修成本,提升检修工作的科学性。
第三,从维修理念上来看,相比于传统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模式是在传统检修模式基础上的改革创新,印证了综合检修理念,有助于实现现代化运维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利用状态检修模式,能有效提升变电站的生产效率,最大程度减少使冗余停电时间,进而减少损失,确保变电站平稳运行。总而言之,相比于传统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成本更低,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故障,检修理念更为先进,维修效果更好,有效弥补传统检修模式的不足和缺陷,最大限度地降低停电检修时间冗长所带来的损失,确保变电设备的平稳运行。
结语
在对变电站检修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传统的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进行全面充分的应用,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对比和分析。在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对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技术进行全面科学的发展,对于其设备的参数需要进行科学全面的对比分析,最终对其存在的异常现象进行科学的处理。
参考文献:
[1]周伟.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价值比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99.
[2]龙军.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199-200.
论文作者:雷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模式论文; 传统论文; 状态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变电站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