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调查研究统计结果显示,现阶段名我国的糖尿病人群已经占据全世界的1/3,约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高血糖患者。年龄、BMI、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医学研究表明,患者的血糖水平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的速度,与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大的关联性。本次研究主要对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和糖代谢异常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糖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前言: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由糖代谢异常引发的心血管疾病愈发常见。医学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在引发糖尿病前,加剧了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因此,为了实现对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应做好糖代谢水平的检测、管理和治疗工作,将患者的糖代谢水平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对糖代谢异常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作综合阐述。
1.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血糖水平的检测已经成为医务人员的公式。现阶段,临床检测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水平的过程中,通常采用OGTT进行检测,具有检测精准度高和廉价的特点。目前,尽管部分心血管患者存在糖代谢水平异常的症状,但尚未出现与糖尿病相关的症状,使得不能实现对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欧洲和中国的心脏病调查结果都证实了糖代谢水平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强调应加强对糖代谢水平的筛查。Logstrup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动脉血液与糖代谢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具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其冠状动脉的血液储备显著降低,LGT对冠状动脉的血液储备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2.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虽然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不断降低,但心血管疾病年合并2型糖尿病的致死率却显著提升,这不仅是冠状粥样动脉疾病的直接作用,与患者的血糖代谢水平也息息相关。因此,应加强对心血管疾病发病全过程的血糖水平检测,防止女患者出现血管性损害对其生命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现阶段,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和糖代谢异常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约有70%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于糖尿病,其中,死于糖尿病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者约为非糖尿病的3倍左右[1]。
有学者利用OGTT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血糖水平检测时发现,患者的餐后2h血糖高于160mg/dL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现阶段,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式,将患者的血糖代谢水平维持在10mmol/L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学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前期人群将有50%左右的几率在10年内演变为2型糖尿病,这也充分表明了加强血糖代谢异常检测的重要性,通过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良好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2]。
3.糖代谢异常可能的致病机制
2.1栓塞
受患者血糖水平较高的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会出现改变,使得患者的血液始终处于高凝状态,加剧了血栓的生成。同时,高血糖会导致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半缩期缩短,使得凝血因子与血小板产生聚集效应,进而引发血栓。有研究学者发现,通过应用胰岛素,能够实现对脑血栓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减弱学习哦啊办的聚集效应。
2.2血管张力与内皮损伤
若人体内一氧化氮产生的数量减少是人体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血糖代谢水平的异常升高会加速血管的舒张速度,导致血管张力增加和血流减少,进而导致一氧化氮产出量降低。某学者在人体内和体外的试验结果显示,血糖水平的异常升高会对内皮功能产生直接影响。而血糖代谢水平与一氧化氮的产生减少以及生物利用度息息相关。加强精氨酸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氧化应激反应的有效抑制,抵消高血糖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2.3黏附因子
众所周知,黏附因子能够实现对血管内皮和白细胞之间的调节,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障碍。黏附因子和内皮功能失调与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心血管疾病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医学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健康个体和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异常升高都会导致患者血液中的黏附因子增加,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糖代谢水平异常升高与黏附因子具有正相关性,表明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4内皮质网应激与内皮功能失调
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内皮质网激活与内皮功能失调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血糖水平异常女生高会导致内质网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这也为实现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在糖尿病早期患者中,内皮细胞能够抵消血糖水平异常升高的内质网应激,随着糖尿病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内皮细胞的代偿功能失调,加剧了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此,可通过加强抗氧化剂和化学分子伴侣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实现对内质网应激反应的有效抑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2.5T细胞核因子与骨桥蛋白的增加
骨桥蛋白是自重粗盐整形细胞因子,医学研究显示,骨桥蛋白能够加剧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患者血糖水平的异常升高会导致骨桥蛋白表达的增加,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现阶段,临床上通过对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的运用,实现了对骨桥蛋白表达增加的有效抑制,进而实现了对患者心血管的有效保护。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患者体内可能存在对葡糖糖敏感的转录途径的新分子机制,这些机制参与到血糖代谢过程中,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形成速率。
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发现,糖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子,糖代谢异常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息息相关。通过对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此基础上,还该应加强对糖尿病的早期干预,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使用适宜的药物实现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从根本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泽彪.关于辖区心血管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5):11-12.
[2]李丽.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04):1-2.
论文作者:王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血糖论文; 水平论文; 异常论文; 糖尿病论文; 内皮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