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之心的处事哲学论文

利他之心的处事哲学

文 《法人》特约撰稿 怀宇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于2010年出版的《干法》一书被认为是最适合中国企业家阅读的书籍,《活力》则是他最新出版的励志感悟,指导那些在职场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人积极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每次阅读稻盛和夫的文章,总能让心灵得到洗礼。他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们保留一丝理性,不致于迷失了方向,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有些东西很重要,会影响你的生活。但有些原则是万万不能放弃的。他虽已是耄耋之年,对生活仍然充满活力。他总是让我很直观的感受这句:“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千万倍,你有什么资格颓废。”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都是历经风雨,百炼成钢。稻盛和夫在《活力》一书中梳理了自己80年的人生经历,归纳了自创业以来的经营理念,更总结了人生路上各种坎坷教会他的人生真谛。

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企业家,同时也是畅销书作家。他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 2010年,年过80的他接手当时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JAL,成功地扭亏为盈,从负债1800亿做到了盈利1800亿。让

稻盛和夫65岁从经营一线引退之后,将自己的工作方法论都写入了《干法》一书中,书中与读者分享的“稻盛哲学”成为众多企业家学习的楷模,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主张领导者的选拔标准是德要高于才,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主张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所做事的人,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观点无疑为中国转型社会时期的浮躁人心给予正向的能量。

怀揣信念就会爆发无穷力量

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类会思考。”但大多数人都习惯了循规蹈矩,对一切事物有着固定的思维,不太动自己的脑子,不太想事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这些人大抵都成功不了。而有些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不再想象怎么改变这个世界。

稻盛和夫还爱好传达“利他之心”,不仅仅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是完全摈弃“利己之心”,站在一切大义面前。他遇到事时,面对自己的想法,经常审问自己:“动机善否,私心有否?”这样自省,时常自我鞭策。说句实在话,人们遇事总会第一个想到自己,首先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再去思考他人得失,这是人类的劣根性。而稻盛和夫用他经历的成功故事,循循善诱,教导我们“利他之心”的重要性。

稻盛和夫总是喜欢说,自己想接近一种“好的信念”,那什么是“好的信念”呢。他认为,人们怀揣着信念,就会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来。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也是我们这个世界会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好的信念”可以催生事物的积极发展,而“坏的欲望”却会破坏这个世界的生态平衡,使其走向没落,情节严重者,甚至还会影响整个世界的生死存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各血清标记物中位数倍数均经体重等因素校正。孕周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人的本质被分为两种,利己之心和利他之心。人的身上两者都存在,品质的好坏就在于哪个占据主导,利己之心占据主导的终究成不了大事,失去了一切,被社会淘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泰戈尔的诗准确地表现出两种品质是如何共存的,我们为了更加美好的将来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养护和修整,抑制充满自私自利欲望的“利己之心”,要经常帮助他人,抱有同情心,心存善良,放大“利他之心”。

现在看来,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李老黑请我喝酒的目的是想把我灌晕,灌晕我的目的是制造我企图强奸李金枝的假象,制造假象的目的是逼我娶李金枝。可弄清这点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让人更糊涂了。说实话,像我这样一无所长的民办教师,在李老黑眼里基本就是个废人,这么多年来恐怕李老黑没拿正眼看过我。现在他忽然脑子进水似的,一门心思要把闺女塞给我,心甘情愿让李金枝嫁过来当晚娘,这种做法实在太离谱,太让人无法理解了。

稻盛和夫认为,所谓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往往会被我们自己所固有的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这三个要素所影响。因而他提出,要想改变人生轨迹,那就必须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磨练自己,建立健全个人的世界观,扩大胸怀与格局,时刻怀抱热情,刻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

具备活力就不会被社会淘汰

《活力》这本书出版的用意,我想应该给予了如今没有吃苦决心和毅力的现代年轻人一剂良方,帮助他们走出“安于现状,缺乏生存魄力和胆识”的固化思维,激发年轻人的创造活力,振奋精神,不随波逐流,争取有所作为。

活力,通俗的理解是活下去的力量,代表着朝气蓬勃、元气满满,充满正能量和热情。日本在二战后受损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稻盛和夫的家乡鹿儿岛也被夷为平地,挤在茅草搭建的临时大棚里逼仄艰难地活着,依靠着巨大的勇气和强大的“活力”,无论在多么艰难的困境中也要坚强的活下去,为了生存奔波奋斗。很多日本人正是依靠着这种坚定不移的“活力”度过最艰难困苦的岁月,完成了战后复建,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当时亚洲第一经济强国。

活力,是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要想不被淘汰所必须具有的能力。首先是“想”很重要,不是简简单单的思考,而是冥想,每天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想法累积起来塑造了我们的人性、人品和人格。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过去的四千多年未曾发生过根本性变化,一直是农耕文明,仅仅是250多年的极其短暂时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建立起现代文明社会,发展进程如此地迅猛高速。科技发达,根本的动力就是人类拥有的“想”得到实践。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到,BOG经BOG压缩液化后,低温储罐压力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为了更好地测试BOG进储罐后对储罐压力的影响,本研究对BOG压缩液化进入储罐后储罐压力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为便于分析,作如下假设:

在浮选钛精矿的烘干工序中,主要采用两种工艺流程,其一是以A公司为代表的直接烘干工艺,即采用高温烟气直接与浮选钛精矿接触进行烘干;其二是采用高温烟气加热管壁,管壁与浮选钛精矿接触,简称间接烘干,此种烘干方式以B公司为代表。两种工艺流程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

刚开始并不被人理解,觉得一时兴起的想法是荒谬可笑的,但这些正是发明创造的原动力,汽车、火车、飞机、电都是源于当时心中一时兴起的想法。英国思想家詹姆斯·阿伦说过,人是思想的主人,是人格的缔造者,是环境和命运的设计师。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无数人的努力奋斗和毕生的信念追求才有了今天的样子。

日本的著名汉学家安冈正笃 用“知识”、“见识”、“胆识”三个词语解释,光有想法,有信念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为其破釜沉舟的“胆识”。我们为了生存只掌握必要的知识,这是不够的。知识提升为不可或缺的信念就变成“见识”,这也是不够的,必须要付诸于行动,不受任何影响,排除万难,无论如何都要实现的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想法,这是成功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标签:;  ;  

利他之心的处事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