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论文_赵娟

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论文_赵娟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御景城小学 250023

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计算方法,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算理算法的指导;重视口算估算策略;善于利用错误资源;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了分析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有效策略,希望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促进。

关键词:小学 计算教学 问题 应对措施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教学目标来看,计算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计算方法,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的计算却不容乐观,出错想象比较普遍。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能够更加高效地展开数学学习,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计算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计算教学,在课堂上教师以讲练结合为主线,一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数学知识的讲解,认为把教学内容讲清楚,把计算方法给学生讲明白,而忽视计算方法的练习和指导,学生对概念、法则理解不清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

2.学生练习的时间较少。

小学数学课时安排得很少,但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却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得不将有限的时间用来传授数学知识,留给学生练习计算的时间相对就非常有限了,减少了课堂上必要的练习,影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娴熟,同时降低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计算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缺乏相应的训练,必然导致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升反降的后果。

3.学生的计算水平也受着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对于计算题,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由于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草率、不进行验算所造成的。大量的练习题学生要做,但由于练习的量大,往往学生会觉得学习负担过重,产生厌烦情绪。做题随便应付,进而造成更多的计算错误。

二、计算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去发现,得到计算方法,从而解决问题,提高计算教学课堂的参与程度。计算教学比较枯燥无味,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把握好数学与自然科学、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小学生学习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是为了解决自己或他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课堂上教师注意设计有价值的数学情景让学生从计算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教学第十一册“一个数除以分数”时,“小明 小时行2千米,求他的速度。”学生列式“2÷ ”请同学们考虑怎样计算。引导学生画图试一试。通过画线段图得出计算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生1:2÷ =2÷2×3=3。

生2:2÷ = ÷ = =3。

生3:2÷ =2× =3。

生4:2÷ =(2×3)÷( ×3)=3。

然后引导学生对这四种方法加以分析、比较,得出: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乘这个数的倒数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具有普遍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就会自然得出计算的方法,更好地理解算理,由形象到抽象,也更加容易接受计算方法,印象也更深刻。教学中,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发展。课堂练习的设计还要有层次性、趣味性、开放性,培养学生对计算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2.强化算理算法的指导。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计算过程中,要以算理为基础,探讨解题方法,逐步使算理和算法相融合,最终达到算理算法相辅相成的效果。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教师必须把数学算理讲解透彻,深化学生对数理知识的理解。学生对算理算法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进行正确的计算。

例如:计算1850÷5=37; × ÷ × =1等,这些都是学生对算理、定律掌握不牢的原因。只有让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的法则、定律、性质之后,反复强化,才能合理地应用到计算中,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如在教学“小数乘小数”时,教师给出题目“2.4×0.8”,应该怎样去计算。教师要设法让学生理解:根据前面学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这里的小数乘小数能不能转化成整数乘法;引导学生可以转化成24×8,乘积是192。再次重点引导学生明确: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现在的积除以100,所以要从积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要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和教师的引导,理解算理算法,从而掌握这种计算的思维模式,更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计算能力。  

3.口算估算策略不容忽视。

口算能力是学生笔算能力提高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较为扎实的口算能力之后,才能高效地准确地完成笔算练习。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口算练习,从而巩固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一些常见的具有规律性的口算题目的积累。

比如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背诵,使之成为学生知识储备的一部分,这些无疑会对于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计算练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估算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先进行估算,得到一个大概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计算,估算的结果就可以作为验算的凭据。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各种计算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们合理地加以安排,使其相辅相成、相互配合,来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4.善于利用错误资源。

不论是在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出现错误是很正常,合理地处理这些错误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将学生在作业或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当小老师去发现错误,去改正错误。另一方面, 学生也通过对自己所犯错误的重新认识, 方便其真正掌握计算方法。

比如教学小数除法时,如0.544÷0.16,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要同时向右移动两位,学生易出错在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移动数字的末尾,转化成544÷16。

又如328÷16,各位不够除要商0占位,这里学生易出错,等等。若教师与学生都不重视,学生下次还易犯同样的错误。为了减少再次发生错误,对一些易错题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去讲题,引导学生发现错误,一起来分析错误原因,去改正错误。教师要善于巧用错题,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5.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课堂上听讲要精力集中,记住老师强调的运算要领,计算时要全神贯注、一气呵成。培养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具体要求,扎实训练好基本功,还可以通过各种竞赛形式培养学生的知难而进、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验。计算时认真审题,不要抄错题,要看清题中的运算符号、数据,做题时要进行估算、验算,课后认真仔细地分析出错原因,建立错题卡等。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存在个体差异,错误就不可能避免,只要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论文作者:赵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论文_赵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