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环境及其政策的出发点——兼论增强区域的全球化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发点论文,竞争力论文,区域论文,环境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可以是一个地区,一个省区,一个跨省区的经济区,或者一个国家。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即是增强区域在社会和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适应力。对此,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和区域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在讨论“创新环境”之前,有必要简单地回顾一下有关新古典的区域增长理论。因为这些古典理论阐述的原则同样适用于今天,而且是作为“创新环境”的大环境条件。
1 新古典理论
1.1 新古典理论的认识过程
关于区域发展的新古典理论可归纳成如下模式:
1.1.1 空间组织模式。用新古典的经济增长模式来解释局部空间发展的机制从而导出了这一模式。1993年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提出了“中心地”这一概念。认为中心地的规模等级和它的供给范围呈正相关。因为不同的生产功能对应于不同的商品(不同的需求功能),所以,视商品的类型,产生了不同的最优的企业规模和不同规模的销售区域。当关联商品的集中供给时,在理想的条件下,每一个等级上的中心地具有近似相等的销售半径,由此产生了中心地系统。每一个中心地的供给范围包括下级中心地的供给范围。因此每一个等级上的城市数的相对频度是被确定的。
由于历史的局限,克里斯泰勒在他的模型中没有注意到集聚优势、城市的劳动市场、迁移以及跨地区的供销关系等重要的影响要素。对此,廖什(LESCH)在他的聚落结构模型中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把克里斯泰勒的前提条件进一步简化为人口和资源以及运输可能性的均匀分布。在他的模型中,销售区域和“中心商品”的作用半径由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确定,同时它也确定了最优企业规模。因此,内部的积累是重要的。同时他指出,外部积累导致空间的积聚产生。他们最根本的贡献在于,在解释经济和聚落的空间结构时,揭示了它们之间存在规模等级规律。但是和克里斯泰勒一样,廖什也忽视了出现在生产和市场优势形式中集聚效应。
1.1.2 区域增长和发展模式。其中,极化和增长极的模式具有很大的影响。迈达尔(MYRDAL)提出了循环成因的设想。在这个设想之下,他概括了抽吸和扩散效应的概念,抽吸效应是生产要素从脆弱地区向增长地区流动,由于积聚效应的影响就会不断有新的企业在增长地区落户。理查德森(RICHARDSON)从有利于构造区域发展模式的思维方式出发,列举了影响空间变异的可动和不可动因素及其特征。这些因素和特征可以被归纳为:经济变量、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技术进步、区域的资本股份、工资和利息以及居民的潜力。
在迈达尔和理查德森研究的成果上,区域科学家们继续发展了极化理论从而形成了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通过大型的企业集团以紧密的输入输出关系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围绕超前行业形成的工业团聚。增长极的形成应归因于区域内多种多样的积聚优势,如商品、交通和通讯流、紧密的生产联系和技术优势。
布特勒(BUTTLER)把“中心地”理论和增长极概念结合起来研究,提出了“增长中心”理论。他的主要论点是:①具有不同意义的中心地的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及它们的可动性和不可动性确定了区域聚落结构的极化;②在空间的极化增长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紧密的相关性。为此,城市的最优规模应以能够推动相应的区域增长为宜。
1.1.3 空间功能分工模式。较典型的有如下两种模式:一个是均衡的功能空间模式。马克思(MARX)把它具体化成通过增长、稳定和供给导向的区域政策来实现。增长导向是要优化空间要素配置,每一个作为国民经济的子空间应根据其功能来促进,能有利于整体的空间增长。稳定导向是防止和阻止来自结构和经济景气的干扰,不断开发功能性的区域劳动市场,保障居民收入来源的可靠性。供给导向是针对“等价性原则”,要求通过私人和公共的基础设施对每一个子空间提供等价的供给。这一模式的基本构成是通过实效性的交通网络,把城市群地区和城市密集区以及农村地区连接起来。另一个是工业区经济。在空间上集聚工业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尔萨廉(MARSHALLEN,A.)在1890年提出“工业区(industrialdistrict)”的概念。以后他又继续发展了这一概念,即专门的工业导向,它使一个工业区在工业的环境中逐步发展起来,如塞非尔(Sheffield)或索林根(Solingen)工业区,显得更有活力,这看来似乎是不断的技术变化。有必要提到,一个人从一台机器换到另一台机器通常容易适应,但是人工材料的加工所需要熟练的技能,却常常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而这正是专门的工业环境所特有的优势。历史还表明了那些具有强优势的专门化的工业中心,常常吸引了更多的能量来补充地方资源,于是巩固并发展了它的领导地位。
1.2 新古典理论的概括和评价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必须为增强企业和区域的竞争力创造一种有弹性的环境,而上述的新古典理论仍具有现实意义:
1.2.1 规模等级结构规律。它是每一个规模等级上的聚落和企业数的相对频度具有的规律,即金字塔型。通俗地说,一个企业的市场范围或份额越大,它的规模也越大,它的所在地的规模等级也越高。
1.2.2 空间极化的内外因。由于中心商品和其关联商品的集中生产以及服务,使基础设施和劳动市场也产生空间积聚。这是极化的积累过程。更具有关键意义的是,空间的极化还需完成对外部资源的积累过程。企业的空间团聚现象是区域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团聚的条件是集约的要素、商品、交通和通讯流、紧密的生产联系和技术优势。
1.2.3 “分散式的集中”的原则。由于空间的极化必然吸引外部的资源,实践已证明,在市场经济完全自由发挥的条件下,抽吸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从而产生空间的两极分化,并影响了整体增长。因此把“分散式的集中”的空间组织结构看成是保持区域增长的一个原则。而中心地体系是典型的“分散式集中”的空间组织结构。一个城市的最优规模,应和区域的发展相适应。
1.2.4 空间的功能分工原则。齐次化功能空间,根据不同的功能空间分别促进,实现空间要素配置优化。工业区形成产业积聚,创造了学习环境,有利于技能的传播。
1.2.5 均衡性原则。把基础设施的所有局部空间均衡供给,作为空间科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德国作为最高目标)。这不仅涉及到社会公平和发展机会均等,也为社会稳定打下基础。
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新古典的区域增长理论是区域增长的必要条件。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大型跨国公司试图以它雄厚的技术实力取得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的今天和未来,它却不能回答在工业化国家中,为什么有些区域能够保持强的竞争力?创新为什么只在某些地区发生?于是,经济学家和区域科学家把解决问题的注意力集中在创新和高技术的空间配置,并且解释创新和其扩散的外界环境机制。
2 创新环境理论——新的空间发展理论模型
2.1 创新环境理论描述
1985年由西欧国家成立了名为"Groupe de Recherche Europen sur lesMilieus Innovateurs(GREMI)"的研究小组,它的任务是开发一种共同的方法论,以及为研究创新行为和进行比较实践调查理论的逼近方法。1989年在巴塞罗纳会议上GREMI定义了一个新的空间发展理论模型,即“创新的环境(milieu innovateur)”,它可以定义为“集”,或者说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主要非形式的关系的网络,往往确定了一个特殊的外部形象和特殊的内部表现以及归属的意识,这通过协同和共同的学习过程强化了区域的创新能力。
2.1.1 创新环境的外部形象
外部形象由三部分组成:环境的行为主体;社会的感知,包括技术文化和技能构成的集;由企业、技术相关训练和研究机构构成的集。技术文化包括知识、经验、实践、标准和价值观念,这些和产业活动相联系而形成了技术文化的积累和传播机制。当信息被带入并和资源(资本、技能、企业精神、创造力)相结合,则发生创新。创新,不是由一个孤立的企业产生。除了各种不同的行为主体参与外,创新是建立在国土和国土元素间相互依赖的组织结果。
2.1.2 创新环境的内在表现
2.1.2.1 人力资源的自我组织过程。美国的硅谷提供的一个技术创新扩散的轨迹演示:即从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控制系统。这种轨迹被链接到集中在特定的国土范围内的“特殊的人力资源”的结构中,在不同的技术——生产结构中的技能循环有利于进一步的专门人力资源的积聚。由于这种人力资源的自我组织过程并通过形式和非形式的合作,使科技产业区在全球创新的结构中能够扮演“繁殖场和孵化器”的角色。
2.1.2.2 中心城市作为创新空间的扩散动力。中心城市能够通过区域间和国际间的经济交换系统,强化国土的创新环境。位于中心城市的大公司通过他们的创新活动来提高出口能力。因此,大公司在推动市场的划分和重组的过程中,把技术转换到合同的分包者和供应商中。这种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有利于信息、知识和技能间的联络,并强化了环境的创新能力。中心城市的创新网络还把边缘地区纳入它的专门化一体化的过程中,并通过技术转换和培训来提高它的劳动者素质。
2.1.2.3 创新环境的国土动力模型。国土组织根据一体化的专门化和功能化的原则来结构化,这被称之为功能的分块层叠。具有功能互补的经济社区、地区和国家一体化,就能成为在功能上相互依赖的整体。国土的层叠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效果和原因。
2.1.2.4 微观、中观和宏观协调组合,被看成是社会经济动力的出发点。市场创新应用私人和公共的商品,而国土创新直接与区域化的公共商品有关。在市场评价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家的经营技巧能够刺激区外的代理人进入创新网络。区域的中观和宏观组织通过改善区位的软硬环境,如基础设施、各种服务、教育和应用研究机构等,以及开发地方的同一性。通过国土创新的累积服务于市场创新。
2.1.2.5 技术社会化组织过程。国土内不仅是共同的商品创造和伴随着学习的专门范围,而且地方因素,如社会结构、群众合作传统等,起着同样重要作用。共同的文化传统通过组织会产生共同的行动。
2.1.3 创新环境的协同过程
2.1.3.1 协同过程的总框架
协同是最有效的地方潜能的聚焦的综合效应。从空间动力的角度出发,创新环境的协同过程的总框架可以通过如下的功能空间来描述:
生产空间:由空间的功能分块、技术、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特性来确定。
市场空间:由空间意义上的企业关系确定,即区域的企业数量、密度、结构和市场发展的过程。
支持空间:主要通过如下的非市场关系来描述:生产要素的组织层次的关系和企业的合作伙伴,市场代理,客户的战略关系(优先的信息交换,合作,合伙,联盟,一体化)以及国土环境机构的战略关系(公共机构,私人或半公共的中介机构)。
在以上的功能空间的构架中,生产空间确定了技术响应的状况;市场空间则提供给企业结构的生存性空间;支持空间可以改善功能空间的逻辑性能。支持空间引导企业去研究它们的共同利益和国土机构合作,由此产生了创新过程中的相互和综合的理解过程和持续的共同行动。这有利于改善生产和市场空间的性能和共同创造创新环境。
2.1.3.2 协同过程中的扩散模型
协同过程不仅能够产生空间的极化,重要的它还能产生空间的扩散。扩散的空间过程被定义为专门的方案、目标、机构、主意和实践等,以及个体的、群体的和整体的潜力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扩散现象。扩散过程可以概括为如下模型:①传播等级模型,它发生在城市等级体系中。②空间分工模型,它发生在大型企业和大型的跨国公司的跨地区及全球的经济扩张战略中。③系统网络模型,这种网络模型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代理人”,管理活动和调节资源;“活动”,转化和交易;“资源”,有形的和金融的以及人力的资源等。通过一个专门的力来协调这些网络的元素的功能,使它产生协同的效果。
2.1.3.3 功能空间和创新空间扩散的协同过程
在传播等级模型中,市场规则和城市的等级特性将决定了生产区域化的条件(生产空间)。它提供给企业集聚经济并确定支持空间。在空间的分工模型中,空间发展的推力来自大型跨国公司和城市核心区域。支持空间,对于大型跨国公司,将由一体化的全球性的管理系统来决定;对于中小型企业,则由被纳入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和局限于带有地方性的社会文化特性的双重影响决定。在系统网络模型中,区域的战略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持空间的性能,即超越市场关系的强度。通过支持空间,强化中小企业间的传统关系。这种强化在良序的开放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
2.1.4 共同学习的过程
创新环境存在共同学习的过程。它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逻辑阶段:信息、知识、胜任性和创造性。信息构成了最早和综合的进入创新过程的输入。知识包括信息接收者的才能和能够满足要求的接收结构。信息是经过组织化的渠道进入创新的信息系统。知识和胜任性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行为者的信息接收,尤其是面对面的接触得到增强。
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创新运行方案的自我发展逻辑;
2.1.4.1 基础创新能够导致应用和增值创新;而在增值创新和复杂的与实践性相联系的创造性能够引起新的基础创新。
2.1.4.2 企业的发展战略从只注重生产和市场空间转向对支持空间的学习和研究,这能够促使企业扩大自己的活动空间,获取更大的信息和知识量,并充实到他们的产品结构升级战略中去。
2.1.4.3 通过这种创新的循环累积的作用,提高了城市区域和产业区经济的高科技含量。在这种条件下,产生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和扩散,为使地方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
2.1.5 创新网络的形成
创新网络是创新行为的主要轨迹组成的自相关系的和有弹性的体系结构。并且它通过正式的和选择性的链接吸收外部的能量和技能;内部世界则是通过非正式的和不显现的链接进行。创新网络在如下过程中形成。
2.1.5.1 有弹性的专门化。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重要的是,组织要有迅速和弹性的反应。这就要求企业间有新的分工链结和区域重新联合成一体化单位,例如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积聚的美国硅谷等与大型跨国公司的行业区域化。
2.1.5.2 战略联盟(国土内的和跨国的)。按照合作的非市场关系的原则联接股份、分散成本和风险以及市场的不可靠性,形成共同的开发和分配市场、技术研究和开发及其转化、合作生产的网络。
2.1.5.3 中小企业相互依赖的地方网络。在大型跨国公司支配全球经济的条件下,有必要发展有效的支持中小企业的机制。主要通过发展公共服务和工业区以及企业间相互支持的机制。这些网络在运行中,并不仅仅是功能分块、非中心化和增多的组织自治权,而是更有效地通过垂直、水平和整体国土的企业一体化。“系统化”(systemation)意味着实施一种战略,即有效地管理控制和通过整个系统的组织管理。这个网络逻辑按照减少市场的不可靠性,处理复杂信息和分摊研究成本,规划未来的发展轨迹,进行控制和调节。
2.1.5.4 创新等级网络。一个创新网络已经证明了会导致进一步地创建新的空间积聚,这种积聚和区域的经济结构相连接,产生了区域自我增长机制。这种区域自我增长机制以三个创新基本元素为前提条件,即:新科学和工艺信息,高风险资本和创新的实验室。带有这三个元素的地点成为创新等级网络的最高级中心。卡斯特司(Castells)识别了其它四个在国际的非中心化网络中的“中继站”:一是二级创新环境,独立的,但通过研究和销售合同链接到上一级环境。二是技术行业生产地,通过与母公司的技术实验的联合和地方的金融市场,产生地方的生产网络。三是具有某些区位优势而作为大公司的生产的中间体,与国际和地方链结。四是在边缘地区的装配工厂。
2.3 总结和评价
70年代初“企业孵化器”的概念首先在美国被提出以来,一些工业化先进国家先后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实施方案。例如美国在旧金山发展了硅谷,波斯顿的128号公路和北卡罗来纳的研究三角园区。英国则通过在剑桥和爱丁堡的大学在1972年建立了第一个科学园区。1969年,法国建立了类似小城镇结构的索菲亚技术极。1982年,德国在柏林建了第一个企业家和创新中心。1984年,日本公布了科学城方案,并在Tsukuba着手实施。在80年代后期,意大利在其南部的巴里实施把创新和科学园区嵌入城市结构的方案。尤莱(Junne)识别了日本的科学城明显不同于欧美的科学园的特征,即系统化和持续的公共参与研究和私人的工业研究相结合;易达性;区域政策的影响;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科学城包括城市、文化和消费导向的基础设施。
在科学园或科学城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需要进一步弄清楚,为什么有些创新的社区是成功的,而有些则不然;这些成功显然和环境有关。GREMI从五个方面来识别创新环境:①创新环境的外部形象通过一定区域内的行为主体、社会感知和企业以及机构反应出来。②创新环境具有它的内部表现逻辑,即人力资源的自我组织过程;中心城市作为创新空间扩散的动力;国土组织按照一体化的专门化和功能化被结构化;微观、中观和宏观相协调。③创新环境的协同过程,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去扩展非市场的领域,并指出,区域战略优势很大程度取决于超越市场关系的强度。同时环境的协同还表现在创新的扩散。④创新环境提供共同学习的环境。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创新运行方案的自我发展逻辑。⑤创新网络要求一体化有弹性的专门化;组成战略联盟与中小企业相互依赖的地方网络以及创新等级网络。
GREMI把创新的环境从一个相对较小的社区扩大到一个地区;创新环境不仅和科技本身有关,而且和社会文化理念有关;信息和知识交流传播不仅通过物质手段(通讯和计算机网络),重要的还通过人与人接触等非正式的和“不可见”的链结;创新环境不仅和市场空间、生产空间有关,而且和支持空间有关。这些都为营造创新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3 结论
混沌、无序的信息,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机性,造成区域增长动力的不可靠性和行为机会的风险。创造理论和它的应用的目标模式,就是要构造一种符合创新过程内在逻辑的有序的网络系统。层叠式的网络系统就是创建的等级组织结构被链结到等级的城市结构中,空间的功能等级形成功能网络。这种网络系统强化了区域和市场的链结,并以高新技术作为区域的内生发展动力,是一种科研开发、工业、教育的强聚类体。在现实中,就是在国家的区域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以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为出发点,形成高技术产业链以及和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群。这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痼疾。
由于创新和扩散依赖于极其复杂的环境变量,如机构、社会、习惯、意识、期望,以及企业和市场结构。因此,创新网络不仅由物质网络构成,更要注意建立“不可见”的网络。创新环境还特别强调,要开辟广大的非市场领域以及功能空间中的支持空间对创新网络的关键性的影响,即技术创新的过程逐步更加依赖于组织创新。波特(Porter)1990年论证了在竞争全球化的条件下,以区域为创新单位,来增强整个国家的竞争力。而本文所阐述的创新的环境和它的目标模式,正是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一个政策的出发点。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全球化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