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的“感性”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语文论文,试论论文,感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学语文是基础性、情感性的学科。语言文字在记载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刻画形象、表达情感、传递观点态度。形象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情感是感性的,可以感知的,观点态度也是可以感知的,理解它们需要的是丰富的感性。汉语言文字的这种丰富性、形象性、灵活性。模糊性等特点呼唤语文教学的感性化。
但是,我们看到小学语文教学大多是围绕着词语、句子、段落等兜圈子,把语文切割成诸多知识点,甚至以这些为教学目标,把很多体味、感悟的东西变成理性的分析和讲解,在语言文字和学生之间铺设道道迷津。比照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教师“启发”,学生“涵泳”,识字再识字,读写再读写,其教学方法简洁,教学步骤粗犷,教学课堂开放,教学有思想。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少些理性分析,多些感性感知;少些讲解阐释,多些实践领悟,让学生用心去感知、品味、感悟,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和表达能力。
一、小学语文感性教学强调的是感知、感受和感悟
小学语文感性教学确立学生为感知的主体,对语言材料、语言意义进行直观的感知,将学生和教师从知识术语和理性分析中解放出来,还语言文字本来的生动和活泼,还语文以真情,还老师以真身,还学生以真找,直接走到语文的质感上来。
叶圣陶曾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有限的课内精读是为大量感性阅读开道的。教师虽人在做精读的工作,心却要想着学生的大量泛读。我们的语文教材,大量的是名家名篇,从学生阅读心理上来分析,一般情况下他们已经能用感官阅读,把握语段的多方面信息,而课堂教学中学生精读的往往只有一篇,获得的只是一种正确的信息。这从现代阅读理念来看,是一个错误。大量的阅读、泛读,甚至包括对尺牍式材料的堆垒,可以让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海洋里,浸润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积累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感悟语文的灵性,这就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阅读材料本身相当重要地制约着阅读者的思智。针对小学语文课内阅读量、阅读物的有限性和局限性,教师可预先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最好是资料性的,能拓展学生视野的,是学生能加工、转化、消化成为自己养料的东西。以《黄山奇石》的教学为例,围绕这篇课文可以先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黄山四绝》《黄山松》《黄山温泉》《黄山的怪石》《黄山游记》以及李白的诗《送温居士黄山白鹅峰》等等,形成一个材料集合。在这种广阔的言语背景里,学生的思智定会走出狭隘的圈子,对黄山、黄山的石头等会有一个全面的感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就轻而易举了。
语文感性教学的感知感悟并不停留在材料书写的浅表层次,还应体会其丰富的深层含义,这是阅读水平的重要标志。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的语言有多种,有准确生动的科学语言,有简洁明白的生活语言,有丰富优美的文学语言。在不同语言类型的文章里,其意义把握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小学语文感性教学是将学生的心灵和材料意义直接连通起来,获得认识并感知其中的意义。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情感饱满,其语言意义是会引起读者情感反应、情感趋势的情感意义。教师可以依据文章语言的特点,设计以车站为场景,以车行为纬,以道别为经,为三块由语言描述导读,逐步引导学生朗读感受,体会感悟。学生在深情品读的过程中,体会一次比一次深入,情感一次比一次高涨,自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深切地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来。
二、小学语文感性教学体现的是开放和大量的语文学习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小学语文感性教学要开放课堂和学习材料,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语文学习背景,将课堂延伸到图书馆、电影院、街头,贴近现实社会,贴近现实人生,让学生从书、刊、报、影视、宣传栏及周围的生活现实中学习语文,做大量的阅读积累,广泛接受别人的思想,形成个性的、有思想的表达。它将老师从40分钟的课堂表演中解脱出来,鼓励教师进行个性教学,帮助学生解决接触各种感性材料时产生的困惑和问题,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知识联结,用自己的思维品质影响学生。
语文感性教学的运作,跟很多别的语文指导思想下的语文实践一样,最终都要作用于学生身上并且外显出来。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提出的“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读教学,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感性运作。感性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和表达,并将之扩展到课外,让学生自主地、感性地在广阔的言语背景里学习语文,这与发展性阅读教学强调立体式、开放式阅读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注重语言实践,注重读写结合和课内外结合。学生在大量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中,能直接进行语文的感性学习,使学习活动富有生气,充满活力和魅力,并积累起丰富的语言,习得语言表达的规律,提高语言的感受表达能力。另外,语文感性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阅读实践和表达实践,还将阅读总量、摘录总量、思考总量作为一个重要的量值来测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三、小学语文感性教学关注的是阅读与表达的方法
语文感性教学强调大量、广泛地阅读。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树立现代阅读观,要注意阅读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大纲语)。小学中年级学生要掌握整体式阅读(抓整体,先主要,后次要)、寻找式阅读、浏览式阅读;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掌握整体式阅读、寻找式阅读、浏览式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探究式、研究性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以满足不同的阅读需求。在中高年级比较基础的阅读实践中,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物的质量几乎等同于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要选择、组织、安排阅读学习的材料,进行个别典范的点拨。新《大纲》也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加强语言积累为主,在小学阶段学生会“背诵150篇诗文,课外阅读150万字”。在语文教学里,学生没有垫底的语言背景,教师的传授就是空洞的,苍白无力的。
感性教学的大量阅读,引起学生对广泛的感性材料的兴趣,大大迫切了学生的“输出端”,他们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观点要表达,这种饥渴其实就是需求的动力,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大量的摘录和日记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表达训练。感性教学讲究在兴趣驱动下的自由写作,以熟练学生的表达。学生的书写实践,在体裁上要求多样化,记事、抒情、写景、读后感、想象文、应用文均可;在形式上提倡自由化,日记、摘抄、配话、题记、赠言不限;在速度上确定量化指标,高年级学生40分钟完成400-500字的作文;在数量上也谋求最大值,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底线不少于《大纲》规定的每学年习作16篇的数目。学生表达一旦熟练了,就可以提出进一步的技巧和思想表达的要求。如《翠鸟》一课中翠鸟外形描写的段落,在学生细读品味后,可利用课件出示其他小动物的外形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再模仿文中的语句,学会个性表达。又如情景表达课,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喜庆乐声、山涧鸟鸣声(黑屏),让学生展开想象去描写声音;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盛大的人海场景(消声),让学生想象声音去描写场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声并茂的情景,让学生进行声色热烈的描写;教师关闭多媒体,静堂片刻,让学生唤起经验中有意义的信息,描写一则个人经历过的有声有色的情景。这些做法都能体现小学语文的感性教学。
小学语文的“感性”教学注重对语言材料与语言模型的感知积累,对课文内容与思想感情的多元感悟,以及形象、情感的自我感受体验。本文仅就个人认识谈点粗浅的体会,以求得同行的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