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祝飞

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祝飞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518034

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往来愈发频繁,国内各行各业经济发展速度更是提高了空前的高度,建筑行业发展势头越发迅猛,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房屋建筑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施工作为房屋建筑中最重要的施工技术,科学分析当前我国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不足,把握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对房屋建筑进行优化,切实提高工程建造质量,便于人们日后放心使用,推动建筑行业不断向前迈进。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1 引言

在我国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安全事故是较为常见的工程事故,因此国家与广大群众开始逐渐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尽可能避免建筑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今后相关施工提供宝贵经验。

2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问题

2.1 混凝土原材料的施工影响

根据现状来看,我国许多房屋建设工程在施工中,施工企业会着重考虑到经济效益,继而在混凝土的使用中常常选择半成品和混凝土混合浇筑,然而混凝土具有着一定的物理化学特性,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粘度降低等现象,导致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得不到质量保障,最终使得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着一系列质量问题。一般混凝土原材料不能直接投入到混凝土使用工作中,而是要进行材料检查和材料处理,以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符合施工要求,若是混凝土原料厂的本身体积过大,却没有对此进行相应的无黏土含量处理工作,就很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此外,通常混凝土原材料都需要与其他材料进行配比工作,才能投入到混凝土施工中,而混凝土的配比参数将是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若是技术人员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很可能就导致配比参数不合理,导致泥浆缺水和混凝土稳固性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2 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问题

在时代发展的趋势下,我国房屋建设的施工中,大多数都是采用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作业,而且整个房屋建设的施工工期较长、施工工艺较复杂,对于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也作出了进一步创新和引进,这就使得施工人员必须要紧贴时代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但是目前来看,我国许多施工企业在进行员工聘请工作中,通常是只注重高层人员的文化学历,而对于基层人员的文化学历相对要求不高,只注重于施工人员是否具备着施工能力或是施工经验。在整个雇佣聘请过程也没有进行相关的严合考核,导致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存在着参差不齐现象,有些施工人员不能熟悉掌握新型机械设备的操作,有些施工人员不能熟悉掌握新型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这就使得房屋建设中很难进行人员调动和协调工作,施工作业具备着较高的局限性。

2.3 混凝土养护缺失造成的问题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通常更注重混凝土施工阶段的质量从而忽略了后期的养护工作,使得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最终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强度在逐渐减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

3 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3.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材料控制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对水泥质量的控制。水泥主要分为通用水泥、特种水泥以及专业水泥。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水泥的选择应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与水泥性能两方面并充分考虑到所有情况,保证选用的混凝土水泥符合相关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存放水泥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水泥品种、强度、出厂批号等进行分类放置,并注意保持存放位置的干燥度。第二,对骨料质量进行控制。骨料通常分为主要包含砂石的天然骨料、人工骨料、以及二者互补骨料。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拌制工作时应注意保持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中都含有一倍半的砂石作为骨料。天然骨料与人工骨料均可以作为混凝土施工的骨料,应注意在无钢筋或钢筋较少的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粒径较大的砂石骨料。若是选择细骨料进行混凝土施工,应充分保证骨料的清洁度且质地坚硬,含水比重相对稳定。

3.2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在许多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等不利现象,对此就必须要加强控制措施和防范措施。工作人员应做好混凝土的配制工作,尤其是在搅拌工作方面要严格控制好搅拌力度和搅拌速度,尽可能避免混凝土构件中存在气泡和水等不利物质,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同时,工作人员也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工作,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避免混凝土出现冻胀裂缝,具体控制方向可以从保温材料和水温控制方面进行考虑,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有效保证房屋建设的整体质量。

3.3 优化混凝土构造的技术

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当混凝土处于配置阶段时,应将水泥、水、砂石与其他矿物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这个比例又被称为配合比。配合比通常需要多次试配才可以达到施工要求的相关标准,因此监理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试配行为进行监管,避免出现以个人经验进行混凝土配制的现象;在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要制定可行的搅拌方案并在搅拌之前明确确定一次性投料的顺序以及搅拌时间,选择合理的搅拌机、把握搅拌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到砂浆流失的情况,将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卸载、清理干净,避免卸除之前的再投料现象。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尽量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次数完成混凝土从出料到建筑入模的过程,以防止出现离析或混凝流失的现象,同时还要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均匀性。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搅拌机以及运输工具等设备进行检修工作,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各个环节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从而为房屋建筑施工提供技术支撑,以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

3.4 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中的水和水泥极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加上气温影响,混凝土表面很容易出现裂缝。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应注意对混凝土进行后期的养护工作:①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以避免混凝土表面因温度梯度出现裂缝;②控制好混凝土放置地点周围的温度范围,使得空气温度保持在平稳状态,以避免混凝土因表面的水分随着高温蒸发从而出现裂缝;③避免出现新旧混凝土不融合现象。施工人员应积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便立刻采取相关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质量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其关键技术,该技术进行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及其功能的发挥,结合当前我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引进先进的施工技艺和机械设备,结合建筑地的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案,组建专业的工作团队,规范施工技术,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衔接工作,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保障建筑物的整体稳固性和安全性,清除安全隐患,最大程度的发挥建筑物的功用,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民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涛.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3,11:235.

[2] 周玮.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浅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119-120.

[3] 朱勇.高层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预防和处理[J].黑龙江科学,2014,512:20.

[4] 王建清.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377.

[5] 张文鹏,张驿军.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8:131-132.

论文作者:祝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  ;  ;  ;  ;  ;  ;  ;  

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祝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