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的保存时间与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_陈敬华,王立明

探究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的保存时间与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_陈敬华,王立明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输血科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探究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的保存时间与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留取30份新鲜冰冻血浆,选取时间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融浆机37℃下20分钟融化后分为两份,一份在25℃温度下保存、一份在4℃温度下进行保存,所有样本在融化后72小时、48小时、24小时、4小时、0小时均进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同时进行试管法体外活化测定ACT、TMA。结果:所有的检查样本均能形成稳定血凝块,能得到血凝块特性的TMA、ACT等参数值,血浆融化后在保存72小时、48小时、24小时、4小时时间点ACT值与0小时的指标相比,显著升高(P<0.05),但TMA值差别无显著性。结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保存72小时,虽然有部分凝血因子活性衰减,但是均能形成稳定血凝块,如能正确利用能有效避免医院血液成分浪费。

【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不同的保存时间;温度;凝血功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160-02

新鲜冰冻血浆为临床上稀缺医疗资源,主要用于纠正临床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在进行输注前需要经过37℃融化,其输注安全和质量一直备受关注,传统理论认为新鲜冰冻血浆在进行融化后应24小时内给临床患者进行输注,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发生融化后因种种原因血浆无法及时输注而血浆无法重新冰冻,需要在液态下进行保存,以及融化后新鲜冰冻血浆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时限不明确等情况[1]。因此,我院对探究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的保存时间与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和观察,现描述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留取30份新鲜冰冻血浆,选取时间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融浆机37℃下20分钟融化后分为两份,一份在25℃温度下保存、一份在4℃温度下进行保存,所有样本在融化后72小时、48小时、4小时、0h均进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查和试管法体外活化测定ACT和TMA,排除絮状沉淀血浆。

1.2 方法

1.2.1样本制备 本次研究样品均选择无偿献血人员,由本地血液中心采集全血CPDA-1抗凝,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200ml);血浆置入-31℃中保存备检。

1.2.2样本检测 在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间,分次将血浆置于温度在37℃的水浴中进行融化,融化后分装,并于72小时、48小时、24小时、4小时分别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1.2.3仪器与试剂 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和仪器配套的试剂测定相关凝血指标和试管法体外活化测定ACT、TMA。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不同的保存时间与温度的ACT值(激活凝血时间:从血样开始检测时间至观察到的血液凝固所需时间)和TMA值(血凝块动力学特征的综合测量参数,反映形成稳定血凝块所需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临床研究中均采用SPSS 24.0软件,本次研究内容采用计数资料(%)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不同的保存时间与温度的ACT值和TMA值,以P<0.05显示本次研究中对比不同和两组指标比较存在的差异。

2.结果

30例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在25℃室温和4℃冰箱内保存72小时、48小时、24小时、4小时、0小时实施全自动凝血仪凝血功能检测和ACT、TMA检测,其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的检查样本均能形成血凝块,能得到血凝块特性的TMA、ACT等参数值,血浆融化后在保存72小时、48小时、24小时、4小时时间点ACT值与0小时的指标相比,显著升高(P<0.05),见表1所示。

3.讨论

研究显示,新鲜冰冻血浆是指临床上常采用的血液成分,是指采血后6~8小时内分离,速冻并保存在-20℃下的血浆,其中包含所有凝血因子,其中V、Ⅷ为不稳定凝血因子,根据研究显示,除不稳定因子外其中稳定凝血因子IX、VII活性水平在不同保存时间中仍具有差异,并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而发生下降情况,但是其稳定性对水平无显著影响;全自动分析主要是将凝血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准确结果,提高检出率,目前在临床患者治疗指导和凝血功能监测方面被广泛应用。有报道,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保存时,且水平随着时间不断延长而发生下降趋势,但是在25℃和4℃下保存72小时后均能形成稳定血凝块,无细菌生长情况[2]。

本文研究也表明,所有的检查样本均能形成血凝块,能得到血凝块特性的凝血功能TMA、ACT等参数值,血浆融化后在保存72小时、48小时、24小时、4小时时间点ACT值与0小时的指标相比,显著升高(P<0.05)。

综上所述,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保存72小时,虽然有部分凝血因子存在活性衰减,但是均能形成稳定血凝块;如保存72小时血浆应用于临床,因存在时效与指南要求不符,本文只作可行性研究,必须在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能应用,才能达到有效避免医院血液成分浪费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晓云,王新华.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7,25(3):911-915.

[2]侯军.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保存环境对指标变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10(2):32-34

论文作者:陈敬华,王立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探究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的保存时间与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_陈敬华,王立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