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七个问题分析_基础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七个问题分析_基础教育论文

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七个问题辨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是保证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有同样的物质资源投入、均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保证社会各阶层有同样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弱势群体,如农村儿童、城市贫民子弟获得同样的发展机会。教育均衡发展意为减少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阶层差距的教育整体发展。2002年以来,教育均衡发展逐渐进入学术视野和公共政策领域。但是,教育均衡发展从理想走向现实还需要很长的过程,其中一些常见问题、热点问题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尚需进一步讨论和辨析。本文辨析了七个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旧问题,试图进一步廓清均衡发展的内涵。

一、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是否主要是由于经济非均衡发展造成的?

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况可以解释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非均衡发展。然而,据研究,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已超过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而且在同一地区、同一县市、同一城区,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内教育非均衡发展。

笔者曾经走访过同属一个城区的6所中学,即使处在同一城区,它们之间的差距也是明显的。所有学校的教师都很清楚自己所在学校属于几类学校:一类初中是改制学校;二类初中历史长、基础好,过去是完中;三类初中过去和现在一直是单设初中。在笔者看来,6所学校也因硬件设备、招生规模、学生家庭的社会背景而被鲜明地分为三种学校。一种是改制学校,规模大、名气响;一种是城市中心学校,位于老城区;还有一类是城郊学校,位于城区的交接处,或城乡交接处。6所学校中的一所改制学校集中了全区二分之一以上的好生源,一年招收1100左右的择校生,共有64个教学班,班级平均有60多个学生。学生多来自家庭条件较好的中产阶级,如大学教师、银行、政府机关、老板等,家长受教育一般在本科以上,家长对学校教育非常配合,每年4000个学生中只有4~5个申请减免学杂费。一所城市中心学校则聚集了老城区下岗工人、临时工、文化程度不高者的子女,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2000人锐减到2004年的100多人,每个班只有30多个学生,在校生360人中有180多人来自低保和农民工家庭,几乎无公务员子女。一所城郊学校是农民和工厂子弟的聚集所,农民子女占到三分之二以上。教师和学生处于相对单纯和封闭的状态,学校财政拮据、设备陈旧,一般城市学校每年账面上有40~50万的开支,而它们则不到20万。三种不同学校中教师的经济收入和教师所处的社会阶层也不同。显然,好学校汇聚了中上阶层子弟,而差学校则容纳了城市贫民、打工和农民子弟,学校复制和扩大了社会不公平和阶层差距。

同一城区各中小学在招生规模、班级规模、教师素质和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经济非均衡发展造成的教育非均衡发展还是表象的,其实原因恐怕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将最好的人才集中到最好的学校中。

“办教育需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1]精英主义思想强调必须为人才和精英尽早提供良好教育,让他们就读最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精英主义固然能培养和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却不能从整体上提高民族素质;在生产力较低、资源紧张的社会中固然能发挥作用,而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张、资源不断丰富的今天则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学校教育从小学起就开始以成绩或升学为标准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身上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自然,精英和人才并非不需要,但这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基础教育的任务是造就公民,面向全体国民,提高民族素质。理不清这个关系,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都会受害。

二、教育均衡发展是否主要是政府的责任?

无疑,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是政府,在教育政策导向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任何个人的努力都不会使学校教育得到全面改善。政府部门应增加教育投入,应保障公平、协调而合理的资源分配,在完善督导评价体系过程的同时,对学校不断放权。但是,其他人、学校和社区有没有责任?

学校之间的非均衡发展,也必然反映为学校内部教师和学生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学校也成为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推波助澜者,校内差距对学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校际差距。一个学校的学生,或者打着同一牌子学校的学生在教师配备和仪器设备供给方面差距巨大。

在家长心目中,学校也存在明显的好坏差异,他们情愿掏钱为孩子购买好的教育资源,很多家长支持学校分快慢班,也成为影响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一股力量。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最终要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受教育和发展的权利。在学校层面上,学校有义务为每一个受教育儿童提供相对公平的学习条件、机会。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平等的服务,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尤其应该关注那些弱势学生。这样一来,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责任就不仅仅局限于政府层面上,还要落实到学校层面、教师的课程教学中。教育均衡化也就不再仅仅是政策、口号,而是最终体现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2]。

教育均衡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承担责任自然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步,要走好第二步、第三步还要求教育决策者、教师、校长、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实现学者、家长、社区和学校之间的多种有机的联系。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沟通、互动以及整个教师行业成员之间相互学习、激励都对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学校可以从社区和社会中吸取更多的资源和精神支持时,它就会向摆脱官僚主义迈进一步。

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不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段?

有论者认为,示范学校具有示范性,它的扩张可以看作是推进均衡发展的一个手段,是促进学校共同发展的催化剂。“在现实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阶段,城市示范性高中的功能应该是‘核’——辐射、带动和凝聚其他高中。一个地方没有基础教育的‘核心校’,则高中盲动发展,整体在低水平上循环。”[3]如果不要示范学校和重点学校,那么均衡发展就是一种平均主义。在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与其全面铺开去改造所有的薄弱学校,还不如集中力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扩大而非锦上添花)。这比改造薄弱高中来得更省力、更有成效。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使接受优质教育的学生比例逐步提高,是在更大范围内和新的层次上实现一种均衡。教育均衡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是不均衡—均衡—不均衡的循环往复和循序渐进,最终达到相对的高位均衡[4]。所以优质教育的出现虽带来了暂时的不均衡,却是促进高水平均衡的前奏。

有论者则不以为然,认为当前示范学校和窗口学校是人为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这些‘窗口’学校究竟算不算典型?我们认为真正的典型必须有指导作用。而脱离实际的典型,大家望尘莫及的典型,是一骑绝尘,谁也学不了的典型,不能叫典型,只能算‘花瓶’。不客气地讲,其作用也仅仅是提供给上级领导参观欣赏而已,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产物。另外,典型的重要意义在于其独有的自创性,它主要是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而形成的,往往有很深的底蕴。而我们现在的所谓‘窗口’学校或‘重点’校,大多数是人为的,是由上级领导部门‘保’出来的,并不具备任何典型意义。”重点学校的形成依靠的是经济投入和好生源,它们的经验不具有可借鉴性[5]。

两种意见针锋相对。笔者以为,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看作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段,理由并不充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口号的背后,是利益的驱使,是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来吸收更多的社会资本,需要用高收费和更大的招生规模来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它于提高教育的质量无益,主要是来自于市场的推动,而非遵照教育规律的行为。因此,“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的扩大并不能带来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反而可能由于管理难度的增加而降低效益,对其他学校的发展造成冲击,带来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的隐患。有的地方教育局甚至打出了“倾全区之力办好某某中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际上是以抽空普通学校的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为代价的,是以牺牲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发展为代价的,造成了越扩张社会分化和学校差距就越严重的局面。差学校由于失去好生源而丧失了发展的希望,学生也失去了平等发展的机会。

四、强调均衡发展是不是削高就低?

在教育资源逐渐丰富的情况下,各种名义上的、实质上的重点学校还有无存在的必要?这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有人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绝不意味着“杀富济贫”,不是限制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不是把高水平的地区、学校拉下来,而是要尽可能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把低水平的地区、学校扶上去,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高层次均衡发展。因此,重点学校还是要办。特别是一些重点中学的校长,认为办优质教育是必然的,发展不平衡是必然的。还有论者认为,不要重点学校是走入了均衡发展的误区,是一刀切的平均主义。

本文认为,一方面保持重点学校的地位不可动摇,另一方面对薄弱学校稍加倾斜,这种策略不可能对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状况有根本触动。在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就要求教育经费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必然会对种种重点学校有所限制和抑制,某种意义上的“削高就低”、“劫富济贫”是不可避免的。

教育均衡发展要求重新确定标准,建立标准型的学校以保障办学条件均衡,通过教师和校长定期轮流和替换制度来保障师资均衡,通过限制择校以保证生源均衡。重点学校的发展将经历“受限制——被淡化——走向终结”过程,最终变成一个历史名词。随着改制学校的产生、优质资源的扩张,学校传统的“宝塔式”格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变成了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型”,不利于保障弱势群体儿童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同时,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实际上处于竞争格局之外,他们对学校建设缺乏信心和主动性,虽然对不同学校收入的巨大差异深感不公,但是他们却认为好学校产生主要是因为政策支持,而非自身努力,政府想让哪个学校变好哪个学校就能变好。可见,差距过大就失去了触动学校发展和增进校际竞争的作用。

不要重点学校是不是削高就低、矫枉过正?会不会降低基础教育的质量?在均衡发展的情况下,学校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一个学校的发展不是以牺牲其他学校发展为代价的,教育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教育政策空间,将校长从“找钱”的经济压力中解脱出来,将教师从追求升学率的工作压力中解放出来,让教师享有同样的专业发展机会,更好地激发多数普通学校教师和校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多方面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而不是像过去只关注少数成功者。当然,均衡发展并不是无视学校特色和要求所有学校齐步走。均衡发展的基础教育所追求的是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谋求在公平、宽松的环境中涌现出更多来自基层教师和学校的创新。

五、高中阶段教育要不要均衡发展?

有人认为,高中阶段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是一种选择式的教育,应有更大的自主办学权和发展的活力。高中教育并不存在要保障每个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问题,因此推行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事情,高中阶段可以不遵循。

但是,高中教育对初中教育有很强的导向性,有的论者提出高中阶段也要兼顾均衡发展原则。“从促进的对象来看,以义务教育为重点,但是要包括整个基础教育的公立的学校教育,也要考虑到高中,高中阶段的发展思路要从一开始就从均衡发展来设计,这是大的思路,因为到发展完了再去讲均衡,那代价就大了。”[6]

本文以为,公立教育具有公共性,因此,公立高中阶段的学校之间的差距不宜过大,政府对高中阶段学校的建设也应标准化、透明化,在办学条件上必须实现均衡,具体来说,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和仪器设备值大体相当。高中阶段学校差异太大,示范性学校与非示范性学校差距显著,对义务教育阶段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会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竞争和择校,使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打折扣。目前有些地区尝试将重点高中的名额按比例下放到各个初中去,使得薄弱初中的学生也有了上重点高中的可能,这在某种情况下保障了义务教育的均衡,促进了高中教育的生源均衡。但是,这种尝试是小范围的,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自高校扩招后,高中教育变为瓶颈,为了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要,不得不引入市场机制来吸纳社会资本以增加教育投入,扩大学校规模。这种策略只是权宜之计,长期高收费会使贫困子弟被排除在高中校门之外,带来严重的教育公平问题和社会问题。在高中教育不断普及化、大城市酝酿拉长义务教育年限的趋势下,在高中学龄阶段的人口高峰过后,公立高中教育也应降低收费,追求适度均衡发展,做到师资和教育投入的均衡化,防止个别学校过分豪华,结束目前最好的学校在中国,最差的学校也在中国的状况。

六、均衡发展会不会降低公立学校的质量?

任何一种教育政策或教育思想都不可能彻底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总是在解决了一个问题时,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正如人们常说的,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而是产生问题最少的制度。同样,均衡发展虽然是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但是,强调教育均衡发展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教育均衡发展可能带来的结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应对。

在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区较早地实行了教育均衡发展,试图“以一张图纸建所有学校”。美国也实行了限制择校的策略,一所大城市中心地区的学校出现了下列情况:弗兰克林高中的毕业率只有7%,有93%的学生辍学。上午点了名,下午再想点名时就没有精神了,因为只剩下44%的学生了[7]。

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公立学校会发生吗?会不会因过分强调公正而降低了效率?均衡发展要求淡化学校排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发展的动力在哪里?以前,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为了获得社会声誉和争取生源,为学校排名而争,为生源而争;在均衡发展的状况下,生源是就近入学的,师资质量是大体相当的,且定期流动的,怎样保证学校之间适当程度的竞争?会不会导致公立学校的惰性?笔者以为,中美文化的差异,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使得中国公立学校可能不会出现美国式的状况。学校在起点均等的不断发展中,教育质量会自然地呈现正态分布状态——70%的学校处于中等;15%崭露头角,成为人们信任的优秀学校;15%的学校由于各种原因落后摆尾,通过学校之间的适度竞争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预计均衡发展对每个地区产生的影响会不同。在推进均衡发展的初期,由于薄弱学校和重点学校都有些不知所措,可能会在发展上陷入彷徨。随着均衡发展的深入推进,更多学校发展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均衡发展成为惯例和通则,可能会带来极少部分学校因为自身问题变为薄弱学校,缺乏动力和陷入停滞,此时可以通过提高学校质量的标准来推进多数学校的发展。均衡发展不是一个终结的静止状态,而是动态发展的。

七、均衡发展会不会造成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抗衡?

在美国和日本,有些地区出现了“逃离公立学校”的趋势。家长们或者逃离城区学校,进入郊区,使得城区中学情况进一步恶化;或者对公立学校失望,宁愿进入高收费的私立学校。

可以预想的是,教育均衡发展会给私立教育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改制学校发展或者变为私立,或者退为公立学校,无论如何都会为私立学校的发展留出空间。新中国成立以来,公立学校一直保持着强势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私立教育成为公立教育铁板中破土生长的嫩芽。但是,由于政策缺乏连续性,法制不完善,私立学校的发展一波三折,尤其是近几年更受到严重冲击,这对于教育事业发展是不利的。

教育均衡发展削弱重点中小学的地位,限制择校与收费,形成“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状况。在市场体制和教育立法逐渐完善的情况下,私立学校有可能替代重点学校的地位,成为满足人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首选。学校教育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根本的变革:最好的中小学不再是公立学校,而是私立学校,因为它能灵活高效地适应社会需求。这种情况一方面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它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更合理、合法地将社会资本引入学校教育,从而减轻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负担,使公立基础教育获得更多教育经费;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也不宜过度、过早,以免引起社会分化和贫富加剧。

杨东平在《中国教育蓝皮书(2003年)》中指出:“在经历了若干年追求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之后,中国教育将进入一个以内涵发展和制度变革为主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将是比发展更为重要的目标,品质的提升将成为比数量的扩张更为优先的追求,评价和说明教育的关键词将是均衡、公平、民主、效率、适用、纯洁,等等。”[8]有理由认为中国教育正处于岔路口,面临着重要的抉择,教育必须从关注英才的发展转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从效率第一到促进社会公平为先。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促进教育公平的乌托邦,却是一种必要的乌托邦。

标签:;  ;  ;  ;  ;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七个问题分析_基础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