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的理论助推煤炭行业安全发展论文_何研

用党的理论助推煤炭行业安全发展论文_何研

(沈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西马煤矿)

摘要:十九大比以往任何一次党代会都更加关注安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安全。对于高危行业的煤炭企业来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科学合理地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作实效,形成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并相互辅佐,必定可以把十九大精神有效转变为助推煤炭行业顺利实现安全稳定发展的有力推手。

关键词:十九大;煤炭行业;安全发展

一、安全发展是员工的第一福利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的生命健康能否得到切实的保障,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对于一个行业而言,持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是满足员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安全是员工生活和家庭幸福的基础,是企业给予员工最大的福利,对企业员工来说,财富是0,物质是0,事业是0,安全才是最前面的1,只有安全这个1走在所有0的前面,那些0才有实际意义。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把事故总量降下来,把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遏制住,维护员工的生命权益、改善员工的生存质量和工作环境,这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内容。发生一起重大事故,不仅造成人员的伤亡、经济的损失,而且在社会上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面对事故的发生,那触目惊心的惨状、刻骨铭心的伤痛,怎不叫人揪心地疼。那么如何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呢?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后来人们把其应用到事故控制中,发挥了有效的指导作用。一个暴露出来的安全事故必定有成千上万的安全隐患,就像冰山浮出水面的只是一部分,而大部分则藏于水下。安全事故发生不是偶然的,事故背后一定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对于企业来说,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消除各方面安全隐患,煤炭行业的安全亦是如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抓风险管控,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防范和化解生产安全事故风险,把安全隐患控制在源头才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最根本途径。一是持续深化标准化建设。确保企业各生产环节和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并抓好安全标准化“回头看”,从本质上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二是严格隐患排查治理。引进第三方参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科学检查诊断安全隐患。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治理,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形成闭环。三是实施常态化督查。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综合督查计划,每季度开展督查,在重大节假日和“两会”等重要节点时段重点督查,有效传导压力,牢牢把握安全生产主动权,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起来、要求落实下去。四是加速推进智能化开采。要利用现代科技,不断开辟安全生产的新手段,加速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四化”发展,从而实现优化系统、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的“一优三减”成效,将安全管理真正落到实处,防事故于未然。

二、安全发展是企业的第一政治

安全发展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安全生产“讲政治”是时代的强音、科学的命题,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安全发展对于推动煤炭行业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建立和谐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一是要提升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挑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作为煤矿的主要领导,必须深刻认识到矿内外因素的复杂变化,时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有效应对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增强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尽职尽责,勇于担责,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二是要做好群众安全思想政治工作。员工是工作的最小个体,同时也是引发事故的导火索。要关注员工的心理状态及情绪波动,防止任何一名员工带着情绪工作,要及时发现,“一对一”沟通,解开心结,使其以健康的心态重新回到日常工作岗位中去。如果员工得到企业切实的关怀,员工的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的保障,员工就会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自觉提高纪律意识,变被动服从管理为主动积极协作,上下形成安全监管合力,迸发出煤炭行业蓬勃生机。

三、安全发展是干部的第一责任

从当前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煤矿的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知识的掌握不足,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细致的安排部署。为此,提升干部安全管理水平,带动全员提升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消灭侥幸心理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依法强化对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三是创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形式,要采取人性化、多样化、多形式、多阵地、多媒体的宣传方法,广泛深入、持久地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安全责任、典型案例、安全态度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生命工程意识,提高员工的自我保安能力。

四、安全发展是矿井的第一效益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经济利益固然重要,但人命关天,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更为重要。对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是工作的中心,是发展的根本,安全是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企业效益的保障,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可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安全,经济效益也无法保障。对煤矿行业而言,经济效益确实是运营的最终目的,但却要时刻面临着很多安全生产问题,因为煤矿属于高危行业,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防爆的要求和工业可行性试验周期的限制,使得先进技术在煤矿的应用远远滞后于其他行业。煤矿如果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处理,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为此,只有合理进行安全投入,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健全企业安全体系,加强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筑牢安全防线,保障安全生产,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安全发展,重如泰山。关乎社会大众权利福祉,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牢记职责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大决策部署,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依靠严密的责任体系、严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体制机制、有力的基础保障和完善的系统治理,大力提升企业的安全防范治理能力,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只有保障安全,煤炭行业在社会公信度上才能得到良好地口碑,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前景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何研(1987.01-),女,安徽省无为县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沈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西马煤矿,双学士学位。

论文作者:何研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用党的理论助推煤炭行业安全发展论文_何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