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中房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进步,尤其是公路桥梁建设方面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果。混凝土材料是桥梁与道路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材料,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必须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多种问题的出现,相关部门必须采取合理的手段对这类问题加以有效处理,从而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
引言
混凝土施工是关乎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和基础,混凝土质量在施工质量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建设的安全、使用是否耐久、工程造价等。必须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加强对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必须合理运用施工技术,保证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
1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市政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涉及的施工技术多、工序繁杂,施工所用材料多种多样,再加上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这使得市政混凝土施工时由于各种问题出现质量问题。而市政工程的质量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分不开的。因此混凝土施工时要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提高市政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露筋、蜂窝、空洞、裂缝等问题的出现,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混凝土工程进行之前需要事先做好规划做好混凝土配比试验,并且要加强相关的保护工作,针对混凝土数量以及质量要严格进行控制监管,对强度不同的混凝土进行配置试验,得到混凝土试验结果之后,对混凝土的比例有效进行调整,使得混泥土配比满足高层市政施工要求。通常情况,进行混凝土浇筑之时,要将逐层连续推移以及一次到顶之类的浇筑措施进行结合应用,一定要确保混凝土的土墙厚度满足高层市政的施工设计标准。在另一方面,必须确保浇筑混泥土上下层的时间,绝对不能够超过混凝土的首次凝固时间,保证混凝土在首次凝固之前的时间内,上层混凝土就可以将其覆盖,以此来防止出现施工裂缝现象。为了可以使施工建设的周期减少,优化高层市政的混凝土性能,必须经常性的应用泵送混凝土,要对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工作进行控制。依据混凝土以及水泥品种之间的不同要求规划浇筑混凝土之后的养护时间,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且依照市政所在区域气温条件的不同对市政建设施工做好温度控制工作。
2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
2.1渗透问题
当混凝土和附近介质存在一定的压力差时,高压区域的气体或者液体将朝低压方向转移,进而造成渗透问题发生。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混凝土主要存在于水中,主要有河堤、水库等,这些区域的底部存在较强的水压,在压强较大的情况下,将会造成水向坝体内渗透,长期的渗透将会造成坝体底部出现渗水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类现象会造成如下危害:在渗透情况出现后,将造成混凝土结构物内渗入大量的水与一些空气,这就使得混凝土结构物内发生钢筋锈蚀情况,一旦钢筋发生锈蚀,那么钢筋的体积会出现显然的增大,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混凝土内部的压力,进而使得结构物内部发生断裂问题,造成结构物从透水逐渐转换成漏水情况,最终导致混凝土机构的阻水效果大大降低,严重影响到工程结构的使用性能与耐久性。对于这一问题主要采取的措施为:对于混凝土内产生渗透的气体和液体结构,相关人员可选择自身所存在的毛细通道,借助混凝土的孔隙率与孔结构从而影响渗透性的弱与强;对混凝土的孔隙率进行降低,从而对渗透情况加以有效的控制;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所选择的混凝土应具有较好的抗渗性,合理的、科学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水灰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加以严格的把控,让混凝土的摊铺厚度满足相关的标准,有效的密实振捣混凝土。
2.2氯离子腐蚀问题
受到水中或是空气氯离子的作用,使得凝土结构遭到侵蚀,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内部钢筋与混凝土,这就是氯离子腐蚀。若混凝土工程长时间受到潮湿空气影响,将造成混凝土内部进入较多的氯化物,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物Ca(OH)2与氯化物一同作用后,进而使得一些易溶物质生成,这就造成混凝土发生诸多现象,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物的使用性能。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重点在于对混凝土氯离子腐蚀进行减少与防治,将结构物的耐久性加以提升,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最适宜的材料为具有较强抗腐蚀的水泥品种,可选火山灰质水泥、超抗硫酸盐水泥,对于混凝土的配置,应选择较低的水灰比,确保一定的水泥用量,将活性掺合料进行添加,相关人员应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工作,将其抗渗性与密实性进一步提升,对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加以合理的增加。
3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策略
3.1合理配置混凝土配合比
市政混凝土原材料之间的配合比对市政混凝土的质量及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市政施工条件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要求也不相同。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市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标准,混凝土的相关施工人员应严格遵照标准要求对混凝土进行配置,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对混凝土进行配制时,增加水泥的配比量可以提升混凝土的强度,水泥加量不同,混凝土的强度也会不同,严格的施工工艺是需要混凝土施工人员通过正确的计算以及分析得出准确的加量比,以此来保证混凝土可以满足市政施工的实际需求。
3.2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工序的监控
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工序的监控,有利于保证市政混凝土施工各环节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相关市政工程施工的法律要求。施工期间,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施工负责人应派专业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细致的检查,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应派专门的负责人对混凝土的搅拌情况进行审查,以此来确保混凝土各施工环节的工艺操作均能以规范化的标准进行,避免出现各类施工质量问题。在后期混凝土养护的施工工艺中,施工管理负责人应派专业的混凝土养护人员定期对浇筑结束后的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工作,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在养护期间始终处于湿润的状态。如若遇到低温的天气,如气温在5℃以下,混凝土养护的相关负责人应停止洒水保湿的措施,并利用草帘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温。
3.3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也是混凝土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主要是为了避免混凝土在经过硬化后遭受日晒雨淋、风吹雨打的天气,导致出现收缩、膨胀,最终造成出现裂缝等损坏现象。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主要可以分为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种方式,自然养护是在浇筑完成12h之内进行养护时所采用的养护方式,在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关要求之前,禁止进行任何碾压;加热养护就是通过对混凝土进行覆盖的方式,以此来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在拆模之后,还需要对其侧面进行养护,在一个月之内,确保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出现干缩现象,导致裂缝等问题的产生。
结语
市政工程属于民心工程,市政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因此,在进行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及时对混凝土相关施工标准及规范进行检验,将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问题控制在萌芽之中,一定程度上保证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瑞翔.试述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建材发展导向,2015(12):37-38.
[2] 张清沛,张恒德.试论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商品与质量,2015(30):41.
[3] 邓慧.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08):59-60.
论文作者:谢鹏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混凝土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市政论文; 通病论文; 水泥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