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协约国”的兴衰与欧洲均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约国论文,均势论文,欧洲论文,兴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术界对20世纪20—30年代欧洲外交的研究,其重点大都落在大国外交上,很少涉及到处在大国外交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外交。其实,由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三小国组成的政治军事同盟体系,在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的欧洲外交舞台上曾经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兴衰对一战后欧洲均势的维持及其被重新打破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 “小协约国”的缘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奥匈帝国瓦解的基础上,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和罗马尼亚摆脱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先后获得了独立。这是三国人民长期民族解放斗争的结果。然而,它们的生存却受到了来自匈牙利方面的威胁。作为一个战败国,匈牙利于1920年6月4日被迫与协约国签订了十分苛刻的《特里亚农条约》,将原来领土的2/3划给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条约还规定:匈牙利废除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35000人;多瑙河受战胜国控制;并支付相应的赔款。 匈牙利虽屈于压力而接受了条约,但对此耿耿于怀,暗示一旦条件成熟,就要“修改条约”。哈布斯堡家族也以匈牙利为基地,蠢蠢欲动,利用匈牙利国内的民族情绪,不断发出要求复辟的叫嚣。
为了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早在巴黎和会上,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三国在讨论对匈和约时,频繁接触,密切合作,批驳匈牙利在维护“领土完整”的口号下反对领土变革的主张。匈牙利对此极为不满。1920年2月21日, 匈牙利《布达佩斯消息报》讪称三国为“微不足道的小协约国”,是“大协约国的可笑的相似物”。“小协约国”一词由此产生,并为国际上所接受。
巴黎和会后,罗、捷、南三国为防范匈牙利修约和维护和约确定的领土现状,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决意将原有的合作关系上升到缔结同盟条约的高度。1920年8月14日,捷南首先缔结同盟条约, 规定缔约一方如果遭到匈牙利“无端攻击”,另一方应立即援助被攻击一方;双方“坚决维护……国际联盟所规定的和平”以及《特里亚农条约》“所建立的秩序”。次年4月23日和6月7日, 捷罗和南罗分别缔结内容相似的同盟条约。由此“小协约国”正式形成。这种政治外交上的合作,后来很快又发展为军事政治合作关系, 从而使小协约国成为一个拥有4300万人口和7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在中欧和东欧政治外交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同盟体系。
二 “小协约国”与欧洲均势
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根据战后实力的对比,以牺牲战败国和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在欧洲地区建立起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并主要通过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来维持着欧洲的均势。但由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必然随着彼此实力的消长进一步加深,最终导致欧洲的均势重新被打破。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德国不甘心处于屈辱地位,千方百计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力图摆脱和约的束缚。保加利亚在一战中参加德奥集团方面作战。1919年11月27日,保加利亚与协约国签订了《纳依条约》,将一部分领土分别割让给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和土耳其等国,失去了爱琴海上的出海口。条约还规定:保加利亚取消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海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20000人;并在37年内支付22.5 亿法郎的赔款。于是,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与保加利亚之间也存在着领土变革纠纷,罗南同盟的假想敌除匈牙利之外,自然还有保加利亚。
由于同处战败国的屈辱地位,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与德国一样,受到战胜国的严厉压制,同病相怜,故两国在外交上既敌视社会主义苏联,也对英法极为不满,却与德国十分亲近。纳粹德国崛起后,德意法西斯便乘机争取和拉拢它们,煽动其复仇主义情绪。它们企图依靠德意法西斯,修改和约,夺回因战败而失去的土地。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匈牙利首相贡伯什于1933年6月亲赴柏林同希特勒会谈,公开宣布, 匈牙利支持一切主张“修改和约”的国家。希特勒唆使匈牙利把“收复失地”的要求集中针对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会议后,在德意的支持下,匈牙利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卢西尼亚地区, 并把它划入自己的版图。 1939年2月24日,匈牙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正式成为德意法西斯轴心集团的成员国。后来,保加利亚也于1941年成了德意法西斯的帮凶。
巴黎和会后,致力于阻遏德国的法国,虽然与匈牙利等国没有利益冲突,但在反对修改和约和维持凡尔赛体系这一点上,与小协约国的愿望不谋而合。况且,捷克斯洛伐克因与德国有很长的边境线而使法国认为,捷是一个牵制德国的理想同盟者。因此,法国从一开始就积极支持小协约国,不仅在经济上向它提供贷款,而且在军事上向它提供武器装备。小协约国则在外交上支持法国巩固凡尔赛体系的努力。1921年,流亡瑞士的匈牙利废王查理四世先后两度回国,企图重登王位,复辟哈布斯堡王朝。小协约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立即作出反应,表示坚决反对。法国则站在小协约国一边,抨击复辟活动。加之多方原因,遂使查理四世的复辟图谋终告破灭。
1924年1月25日,法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缔结友好同盟条约, 旨在防范德国霍亨索伦王朝复辟及德奥合并。在1925年的洛迦诺会议上,法捷双方又缔结《相互保证和约》,规定在遭到“无端攻击”时,双方将相互提供援助。1926年和1927年,法国又分别同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缔结了类似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加上法波同盟,加强了法国同小协约国的合作,使法国巩固了在中欧和东欧的阵地,构筑起一道抑制德国的屏障;同时也有利于罗、捷、南三国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斗争,多少弥补了这一地区较为脆弱的和平。
30年代以前,法苏关系处于敌对状态。法国一直是反苏势力的中坚,曾多次力图把小协约国拉入其反苏阵线。但是,小协约国根据自身利益,对苏奉行和平政策,没有去充当法国反苏活动的马前卒。1921 年6月,苏俄《消息报》在一系列有关文章中,一方面认为小协约国是“帝国主义列强巩固其欧洲大陆(特别是东欧)的统治地位的前哨”,另一方面也指出小协约国“并未构成对苏俄的威胁”〔1〕。
小协约国在成立时,没有规定防御一切国家,仅规定盟国的义务在于针对匈、保两国的侵略,这是联盟的一大先天不足。纳粹德国的崛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中欧和东欧成为希特勒对外侵略扩张的第一个目标,令小协约国为之震惊。三国一致认为,应联合起来,采取更为有力的政策对付“修约”的行动,把小协约国变成一道“不使修约的风浪冲击欧洲的堤坎”。1933年2月,三国在日内瓦举行外长会议, 宣布为了保证中欧和东欧形势朝着“真正稳定的方向”发展,特缔结《小协约国组织公约》,把三国现有的同盟关系稳固在法律基础上。
与此同时,小协约国继续努力巩固与法国的合作,加强同苏联的联系。1933年7月在伦敦国际经济会议上, 三国同苏联缔结了关于侵略定义的《伦敦公约》。次年5月, 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一同积极支持法国巴都外长关于缔结东方公约的建议。6月,捷、 罗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9月,小协约国决定支持苏联加入国联。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发布《重振军备宣言》,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迈开了撕毁凡尔赛和约的第一步。法国首先起来反对这种公然违背凡尔赛和约的做法,并得到小协约国和苏联的支持。此时,法苏关系逐渐改善。5月2日,法苏在巴黎缔结互助条约,规定缔约一方遇到侵略,另一方给予援助。5月16日, 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在布拉格缔结了内容基本相同的《捷苏互助条约》,从而在战略上对德国的扩张形成了东西南三面箝制的态势,也使法国反德政策达到顶峰。
总之,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小协约国在反对修约、对抗大国主宰、抵制德意扩张、维持欧洲均势以及维护欧洲和平与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活动甚至有汇入欧洲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趋势。可惜由于小协约国内部矛盾和分歧的加深以及欧洲国际局势的发展,小协约国最终未能摆脱走向瓦解的命运。
三 “小协约国”的瓦解
小协约国的瓦解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即已露其端倪。自30年代中期起,小协约国日趋涣散,终于走上分崩离析的道路而宣告解体,退出了欧洲外交舞台。
小协约国的瓦解,其主要原因来自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首先,从国内原因来看,三国政治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相互之间差异日益明显,使各种矛盾和分歧随之出现和扩大。三国之中,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为捷克斯洛伐克。捷地处中欧心脏地带,拥有丰富的矿藏和发达的工业,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过去奥匈帝国工业的80%都集中于此,其中斯科达兵工厂是欧洲第二大军火工厂,其产量相当于英国全部兵工厂产量的总和。由于经济较发达,捷拥有一支装备精良,人数达几十个师的军队。相比之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要逊色得多,两国都是一向以出口农产品和畜产品为主的落后农业国。经济、军事实力相差悬殊,使三国在外交上很难继续保持协调一致。
其次,从国际原因来看,随着30年代欧洲局势的发展,三国越来越受制于大国外交而逐渐失去了联合自卫的机制。30年代中期起,法国国内绥靖主义势力的日渐抬头和国际上法西斯主义的泛滥,给三国国内,尤其是罗、南两国的亲德势力以可乘之机。德国不失时机地利用三国之间的差异和分歧,对之进行分化瓦解,挑拨离间。希特勒说:“必须削弱(小协约国)内部团结。”而且“要集中在一个方面——针对捷克斯洛伐克”〔2〕。保加利亚和意大利也紧步德国后尘, 加紧破坏小协约国的合作,造成小协约国同床异梦,内部裂痕不断扩大。
本来,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一直执行亲英法政策。但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在南罗两国的经济、政治影响迅速扩大,两国对外政策出现了大幅度的摇摆。德国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随着经济逐渐转入战时轨道,越来越需要进口大量原料和农产品。而南斯拉夫是一个以出口农畜产品为主的农业国。南政府认为,同德国改善关系,不仅可以获得一个很大的国际市场,还能输入廉价的德国工业品,有助于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1937年5月,德南缔结新贸易条约。为迎合南的要求, 德答应以高出世界其他市场的价格收购南的农产品,但不付外汇,而是以向南输出工业品的办法进行结算。从此,德南经济关系明显发展,两国外贸迅速扩大。1937年,德在南出口中所占比重为15.4%, 1936 年上升到23.7%。同时,德对南的出口也相应增加。1935年,德在南进口中所占比重为16.2%,1936年上升到26.7%〔3〕,1938年激增到39.4%, 大大超过了英、法〔4〕。资本输入方面也出现类似情况, 德国资本把英、法资本一步步从南排挤出去。
随着德南经济关系的发展,南境内亲法西斯势力迅速上升。1934年10月9日, 法国外长巴都在马赛欢迎前来访问的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时,与国王一同被德国法西斯指挥下的克罗地亚亲德分子——“国家主义革命党”党徒暗杀。巴都之死,不仅标志着法国开始放弃建立反德联盟、共同抵御德国扩张的努力,而且使南斯拉夫亲法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此后为年幼国王摄政的巴维尔亲王,因与亲德派关系密切,便放纵法西斯分子的活动。1937年底和1938年初,南首相斯托雅廷诺维奇接连出访意、德,向两国领导人阐明南政府对轴心国的友好政策。1939年1 月,斯氏在一次演说中宣称,南同西部“伟大邻邦(指意大利—引者)的友谊是一个维护和平的强大因素”〔5〕。同月, 他在同意大利外长齐亚诺会晤时甚至表示,南考虑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并保证不干预意大利占领阿比西尼亚。
面对德意在南斯拉夫的渗透,英法也加紧了活动。1938年11月,英国政府邀请南摄政巴维尔亲王访英。次年2月, 法国同南缔结贸易协定,将两国贸易额扩大一倍,法国降低南产品(主要是玉米)的进口税。3月,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向南驻英代办明确表示, 为对付轴心国的威胁,英国正在筹建“和平阵线”,如果南遭到侵略,只要法国准备援助,英国也将给予援助。但是,英法的拉拢,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1939年4—5月,南摄政巴维尔亲王与外长先后访问德国和意大利,向德意表示,如果英国向南提供保证,南将予以拒绝。接着,南外长又向罗马尼亚外长表示,南无意为德意方面承担义务,以削弱巴尔干协商公约〔6〕;但如果巴尔干协商公约其他成员参加西方阵营, 南将保持中立。
慕尼黑会议前后,德国在罗马尼亚的影响日益增长。为了扩军备战,德国大量进口罗马尼亚石油,德罗之间的贸易发展迅速。1938年夏,两国达成专门协议,由德国向罗提供军火。同年12月,德罗又缔结协定,罗扩大对德石油、谷物、牛羊猪的供应。12月29日,罗外长加芬库发表广播演说,明确表示,罗马尼亚“既不偏向轴心,也不偏向西方”,并“致力使西方同中欧和好”。1939年2月, 德国四年计划高级专员沃尔塔特访问罗马尼亚,受到罗国王卡罗尔接见。罗政府表示,愿意同德国缔结大规模经济合作协定,发展农矿业和木材工业,以适应德国的需求;增加进口德国军火,并按照德国形式实行罗马尼亚军火标准化;要求德国在罗投资修路、开凿运河、兴建水电站等。3月, 德罗缔结经济协定,规定罗马尼亚增加农林牧业生产,以供德国之需;成立德罗联合企业,以开发罗马尼亚的石油、铝土、铬、锰等矿藏。协定还规定,由德国向罗马尼亚提供陆海空三军的武器装备。
为了同德国争夺罗马尼亚,英法也采取了相应措施。1939年3 月31日,法罗缔结协定,法国向罗马尼亚提供5亿法郎贷款, 以购买法国商品,交换罗向法出口的石油和谷物。4月13日, 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下院宣布,在希腊和罗马尼亚遭到威胁时,英国将对其提供一切援助。同一天,法国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4月19日, 希特勒对罗外长加芬库施加压力,劝其不要参加英法包围德国的政策,并利用罗匈领土争端对罗施加压力。英国也不让步,于4月23日邀请加芬库访英,继续进行拉拢。 在罗匈领土争端中,英国采取了支持罗马尼亚的立场。5月, 英罗签署议定书,由英国提供500万英镑贷款, 供罗马尼亚向英国购买军火和其它商品。英国还答应,在下一个收获季节后购买罗小麦20万吨。
凡此种种表明,小协约国在对外政策上越来越受制于大国外交,成为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争夺中欧和东欧霸权的筹码。
至于捷克斯洛伐克,面临英法的无耻叛卖和希特勒的步步紧逼,虽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毕竟单枪匹马,孤掌难鸣,最终在慕尼黑会议上成为英法绥靖政策的牺牲品。其实,捷克斯洛伐克对小协约国的先天不足的弱点看得很清楚,早在1936年捷建议把小协约国的义务扩大到针对一切侵略国家,以便把联盟发展为互相保障安全的全面防御体系。但这一具有政治眼光的正确建议,遭到南、罗两国的拒绝。更有甚者,为了摆脱旧的同盟关系,南、罗竟要求小协约国成员国可以单独同其他国家签订条约,而事先不必同其他成员国进行协商。捷在孤立无助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这种要求〔7〕。当捷克斯洛伐克遭到德、匈、波三国肢解时, 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都没有采取任何援助行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盟国被撕裂。不仅如此,南、罗两国反而指责捷违反1933年的《小协约国组织公约》,并借机宣布,小协约国应该被认为“已经永远地被埋葬了”。1939年2月,在巴尔干协商公约成员国会议上,罗、 南两国外长一致认为,“小协约国已经死了,巴尔干公约也不应该成为对付德国的工具。”至此,小协约国正式宣告瓦解,作为一个同盟实体在欧洲外交舞台上消失了。
小协约国的瓦解对欧洲局势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方面,它使法国丧失了在中欧和东欧的盟友和同盟体系,法国在这一地区的优势顿然消失,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大大削弱了对德国的箝制力量。另一方面,德国不仅排除了在中欧和东欧扩张中遇到的一大障碍,而且进而敢于同英法挑战,增强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决心。此后,欧洲的均势朝着有利于法西斯的方向发展,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步伐。
注释:
〔1〕〔2〕陈英吴、汪宏玉总主编:《现代国际关系》,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15、216页。
〔3 〕布朗科·佩特拉诺维奇:《南斯拉夫史(1918—1978)》,贝尔格莱德1981年版,第165页。
〔4〕同一时期,英、法在南的进口比重共为7.1%。巴尔干研究所:《东南欧社会、政治和文化史诸问题》,莫斯科1984年版,第227 页。
〔5 〕《1938年国际事务文件集》,牛津1942年版,第1卷,第296页。
〔6〕在英法支持下,罗、南、希、土四国于1934年2月9 日缔结巴尔干协商公约,规定“相互保证它们巴尔干边界的安全,以维持战后现状”。
〔7〕波格但·克里兹曼: 《1918—1941年南斯拉夫国家对外政策》,萨格勒布1975年版,第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