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车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苏州 215125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对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188例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将其分为一号组和二号组,每组94例。一号组为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噻托溴铵(18μg)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号组仅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观察对比二组临床资料中患者肺功能如: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SF-36、SDS、SAS问卷调查,6分钟步行试验、不良反应等检查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资料显示数据比对中发现,一号组治疗效果(85.1%)好于二号组(58.51%),且在肺功能(FEV1/FVC/IC)、SF-36、SDS、SAS问卷调查、6分钟步行试验均好于二号组,以上数据均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肺部功能以及运动耐量,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明天。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生活质量
Improvement of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joint tiotropium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tudy of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administered jointly with tiotropium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Methods:A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4 were treated 188 cases of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 an object of study,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edication One will be divided into groups and group II,94 patients in each group.One group of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salmeterol 50μg / fluticasone propionate 250μg)+ tiotropium(18μg)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group II only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salmeterol Luo 50μg / fluticasone propionate 250μg).Observation of clinical data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uch as lung function:FEV1 / FVC,FEV1 percent predicted,SF-36,SDS,SAS survey,6-minute walk test,and other tests,as well as adverse effects of treatment.Results:The clinical data show that data comparison found that One treatment group(85.1%)was better than group II(58.51%),and in lung function(FEV1 / FVC / IC),SF-36,SDS,SAS questionnaires,6-minute walk test were better than the 2nd group,the above data contain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0.05,two adverse reaction rates P> 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combined with tiotropium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lung function and exercise tolerance,to further impro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to bring tomorrow.
Key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tiotropium,qualit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010-02
呼吸系统常见慢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病在全球氛围内属致残率与死亡率都极高的疾病之一,且40岁以上人群最易该病。其发病特点为气流中有害气体颗粒产生异常炎症反应导致阻塞呼吸道所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如长久不治更会导致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慢性疾病产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为治疗该病临床上出现多种药物治疗的办法,其效果显著[1]。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2月到2014年12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我院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治疗成果经验,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188例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将其分为一号组和二号组,每组94例。一号组男性患者65例,年龄(43.2±3.5)岁,体重(65.6±4.3)kg,女患者29例,年龄在(45.2±2.1)岁,体重(62.8±4.2)kg;二号组男性患者53例,年龄在(47.3±1.1)岁,体重(67.7±2.4)kg,女性患者41例,年龄(52.1±2.1)岁,体重(63.5±4.1)kg。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程、病情等数据方面显示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入选标准:①年龄大于40岁以上。②吸烟史超过2两年。③肺功能检查为Ⅲ~Ⅳ级且舒张试验排除哮喘可能。④无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功能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排除标准:①患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呼吸道感染。②严重心血管疾病史。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诊治如:戒烟、给予稳定剂量茶碱、祛痰药、预防哮喘和呼吸道感染的氧疗、沙丁胺醇气雾剂等。一号组和二号组在采取上述常规治疗过程中,一号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一吸一次,一日二次+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一吸一次,一日二次,吸后清水进行漱口;二号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一吸一次,一日二次,吸后清水进行漱口。以上两组均治疗4周,且为一个疗程。
1.3、疗效评定[2]
1.3.1、SF-36/SDS/SAS问卷调查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精神状态、睡眠质量高、食欲、自理能力、日常生活等SAS、SDS评分,分为0-100分,分数越大越严重;SF-36评分,得分在0-100之间。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2、肺功能检测: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Ⅰ级:FEV1/FVC<70%,FEV1%≥80%(有无咳嗽、咳痰症状);Ⅱ级:FEV1/FVC<70%,50%≦FEV1%<80%(有无咳嗽、咳痰、呼吸衰竭症状);Ⅲ级:FEV1/FVC<70%,30%≦FEV1%<50%(有无咳嗽、咳痰、呼吸衰竭症状);IV级: FEV1/FVC<70%,FEV1%<30%,或FEV1<50%(有无伴有慢性呼吸衰竭、右心衰竭、咳嗽咳痰症状)。
1.3.3、运动耐力:
进行 6 分钟步行试验为在病房外 20 m 的走廊上行走,有患者自己决定行走速度,检测员需每2分钟报时一次,并记录患者出现症状,如患者终止实验时需测量患者 6分钟内可最远行走的距离。一级小于300米;2级300-374.9米;3级375-449.5米;4级大于450米。(3-4级为正常)
1.3.4、治疗效果
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SF-36/SDS/SAS、、运动耐力均提高;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缓解SF-36/SDS/SAS、运动耐力均好转;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SF-36/SDS/SAS、运动耐力均无明显效果或者加重。
1.4、统计学意义
统计数据并应用 SPSS16.0 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应用“%”显示,一号组与二号组组间比较应用“ ”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 )标准差表示且采用 t 检验,如见P<0.05证明一号组与二号组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SDS、SF-36评分
一号组与二号组治疗后SAS、SDS、SF-36情况,一号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二号组,而SF-36评分高于二号组,上述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一号组与二号组进行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评估,一号组总有效率为84.04%、二号组总有效率为48.93%,从数据上充分表明一号组治疗后肺功能中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较二号组高,并发现P<0.05两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总有效率=Ⅰ级+Ⅱ级)
2.4、不良反应
一号组和二号组在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时均出现1~ 2例咽喉不适、口干等症状,需加强清水漱口后得到有效缓解,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以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以及晚期会出现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为主。其发病原因以吸入有害气体,其气体中感染微小颗粒进入人体气道使呼吸道发生炎症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等炎症反应,该炎症会使人体吸入气流产生阻塞性,并引起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3]。为进一步治疗预防该病,扩张患者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流阻塞性,提升患者肺功能系统,、生活质量,恢复患者健康,临床以长期给予吸入剂预防和缓解治疗措施来治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为吸入剂所产生的并发症小,不良反应率低。但单独给予吸入剂并不能发挥其治疗效果,需要联合应用不同机制的支气管扩张吸入剂才可增强患者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不同药物联合应用可降低不良反应,扩大疗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是由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组合而成,因沙美特罗以“控制症状”为主,丙酸氟替卡松以“预防改善肺功能”为主。二者结合会使β-受体激动剂与皮质激素联合为患者机体提供更为有效治愈方案[4]。沙美特罗可以长效选择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并有针对性的保护组胺诱导的支气管收缩,是患者支气管扩张达到12小时以上,还可抑制患者如吸入过敏源所产生的速发和迟发反应。丙酸氟替卡松可有效在机体肺内产生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如给予最大剂量也可使每天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长期治疗可缓解咳嗽哮喘等症状。二者结合可使患者机体吸入激素和肺功能组织的β2受体作用于其支气管平滑肌中让其松弛,吸入激素作用时间和吸入激素的亲脂性有直接关系,在这方面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所在产生的沙美特罗替卡松最作用最强[5]。但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因穿过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部位时间过长,使其起效速度缓慢。而噻托溴铵作为抗毒蕈碱药物,临床常称其为抗胆碱能药物。一方面,它可与机体内支气管平滑肌的毒蕈碱受体结合(对毒蕈碱受体M1~M5有亲和力),抑制其副交感神经末端,并所有效释放乙酰胆碱能。另一方面,它在气道中抑制M3受体,其中肌肉松弛。此效果作用时间较长是与M3受体解离非常慢有关。噻托溴铵在治疗时有一定选择性,既能达到治愈效果又可不影响全身抗胆碱能作用。此外,它与M2受体的解离较比M3受体的解离要快,据相关报道称,其在体外对M3的受体亚型选择性明显高于M2受体。所以,噻托溴铵因治疗效果高和解离受体缓慢常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可作用于不同靶点,可有效舒张患者支气管平滑肌,舒缓患者呼吸,延长治愈时间,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国内相关研究中[6],将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比对了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或噻托溴铵吸入剂以及二者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肺功能等发现,只有将二者联合应用才可有效缓解患者因气流阻塞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所导致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
本研究中,选择我院2011年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188例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将其分为一号组和二号组,每组94例。一号组为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噻托溴铵(18μg)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号组仅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结果显示观察二号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总有效率(84.04%)与6分钟步行试验以及治疗效果(85.1%)均好于一号组48.93%、58.51%,SAS、SDS、SF-36评分情况中,一号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二号组,SF-36评分高于二号组,以上所有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既能提升肺功能、增加疗效,又可以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杜开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07:1118-1119.
[2]戴沛军,冀雪娟,王恒辉,梁辉.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01:68-70.
[3]郭伟洪,夏秀琼,袁小玲,缪炯燏.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2:223-224.
[4]李霞,宋莹.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2011,29:84-85.
[5]迟玉敏,杜俊凤,姜明明,邸庆国,吕静,王向荣.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吸入在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中的应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04:322-325.
[6]韩轶群,张鹏,刘书盈,孙继萍.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0:1793-1795.
论文作者:丁虹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患者论文; 美特论文; 疾病论文; 受体论文; 丙酸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咳痰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