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美国论文,金融危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世界各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少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由于美国与亚洲密切的经济联系,危机无疑波及到美国,导致美国出口下降,贸易逆差增加。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在1998年的深化和发展,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将更加严重,甚至会导致1999年美国经济衰退。然而,从美国1998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多数人预测和担心的恰恰相反,美国经济总体运行是良好的,经济增长率虽有波折,但却较之1997年是稳中有升,实现了4%的真实增长,新创造了275万个工作机会,失业率下降到197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为4.25%,通货膨胀也下降到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仅为1.6%。从目前来看,1999 年美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应主要归因于美国政府近几年来所采取的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积极财政政策。但不可否认的另一个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在对美国经济诸多领域造成负面影响的同时,在客观上也带给美国经济发展不少有利因素,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一、国际资本为寻求安全的场所,大量流入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80、90年代迅速向外资开放本国资本市场,吸引大量的外资流入,金融市场不断向自由化和国际化发展。但近年来,亚洲一些国家尤其是东盟、韩国吸收的外资中,外国直接投资虽然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更多的是以股票、贷款性质进入的短期外资。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引起了大幅度的货币贬值,导致信贷风险急剧上升,不但新流入的私人资本大幅度下降,而且大量外资也迅速从危机国撤出。
由于90年代美国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增长,美元趋向坚挺,尤其是美国的资本和金融市场在世界上最具活力,且最具开放性和规范性,对外国投资者来说,美国资本市场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因此危机发生后,海外资本市场对美国证券市场和金融资本的需求,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加和扩大,美国成了世界流动资本的理想目的地,大量的原本在危机发生前投向亚洲和危机后从亚洲撤出的资本,纷纷涌向美国市场,寻找美国作为“避风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表明,1997年外国人购买美国股票达65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美林证券公司资料显示, 1997年下半年流入美国公司债券的资金超过123亿美元,比1997 年上半年猛增30%,1998年第一季度资金开始加速流入,达88亿美元。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共有7000亿美元外国资本从亚洲流入美国。大量外国资本的流入,使美国的资本市场高度活跃和繁荣,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量外国资本的流入使美国资本市场的价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股市节节攀高。外国资本流入美国后,大都买美国股票、公司债券及非政府外国资产。据统计,1994年购买美国股票、公司债券及非政府外国资产的外国资本为570亿美元,1997年增加到1970亿美元, 1998年则飙升到2280亿美元,这种情况使美国的资本价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时,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使美国的股市节节攀高,牛气冲天,1998年屡创新高,1999年3月16日,纽约道—琼斯30 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盘中首次突破万点大关。由于美国大部分企业和46%的家庭在股市上有资产,因此,股票市场保持高价就直接增加了美国企业和家庭的财富。
其次,大量外国资本的流入,使美国政府能长期保持低利率,促进了国内投资和消费。一个国家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内企业的投资和居民消费,而影响利率的高低水平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内资本的充裕程度。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为美国政府保持低利率和降低利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这一基础上,美国政府于1998年第四季度(9— 11月)连续三次降低短期利率,使美国利率下降至罕见的低水平。利率的下降直接导致着银行储蓄的下跌,据统计,1998年第二季度,美国居民家庭的储蓄率仅为0.6%,而1997年同期为2.6%,美国家庭储蓄率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储蓄率的下降就带动了美国居民家庭的投资热和资产消费的增长,从而刺激了美国消费者在汽车、房地产及其他固定资产方面的消费,促进了公司投资和个人消费热的蓬勃兴起,有力地扩大了内需和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另外,大量资本的流入,使正在迅速发展的支柱产业——金融服务业如虎添翼,并又开始大规模向外投资。
二、亚洲金融危机使全球总需求萎缩,导致美国进口的原材料等商品价格下跌,从而直接刺激了美国的消费市场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危机国的货币对美元大幅度贬值,使得美国从该地区进口的原材料等商品价格下降。目前,进口商品在美国市场上占30%,其中东南亚产品占15%。因此,低价出口到美国的原材料等商品对美国的市场价格水平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以原油和农产品为例,1998年12月份的原油进口价格比1997年7 月泰国爆发金融危机时下跌了43%,在同一时期,农产品进口价格也下跌了33%。
原材料等商品价格的下跌,虽然有利于危机国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一定程度增加了美国的贸易逆差,尤其是使美国的石油公司、农场主等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失,但作为石油等原材料的净进口国和消费国,美国从整体上来说是受益匪浅,对具体的消费者来说也是有利的。石油等原材料和其它商品的低价进口,直接刺激了美国的消费市场,扩大了美国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据统计,1998年4月份,美国零售额在3月上升0.7%,之后又增长到0.9%,整个工业生产5月上升0.5%。从目前来看,原材料和其它商品价格的低落,成为支持美国经济繁荣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尽管美国的消费市场十分旺盛,但由于原材料及其它商品的价格一直保持在低水平上,这就较为有效地抵制了因需求旺盛和就业充分可能诱发的通货膨胀。从整个1998年来看,通货膨胀率仅为1.6%, 是美国战后33年来的最低水平。另外,大量低价原材料和商品进入美国,还直接增加了美国的国家收入。据统计,美国1998年从进口商品价格中的收益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
三、亚洲金融危机为美国公司大举投资兼并收购亚洲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危机沉重打击的亚洲国家生产下降,经济严重衰退,企业资金匮乏,经营十分艰难,不得不寻求外资收购和兼并。同时,因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货币贬值,导致危机各国的资产价格急剧下跌。据统计,亚洲危机国资产1998年末的价格普遍比金融危机爆发前减低了60%至80%。这种情况给实力雄厚的美国公司廉价收购和兼并这些国家的企业、建立低成本生产基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此时收购濒临危机的亚洲企业可省大笔费用。
作为结构调整的一部分,受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特别是韩国和泰国等,在近两年进行的经济调整中,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大大放宽了对外资在本国公司中投资比例的限制。在金融危机过程中,危机各国在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的援助之后,必须按其要求开放本国金融、制造和服务市场,这为美国公司打入上述亚洲危机国外资源原先很难进入的部门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由于上述原因,势力雄厚的美国公司并没有把这次危机看成是灾难,而认为是利用危机到亚洲开辟市场和追加投资的大好时机,挟美元走强和经济景气之势,趁机在亚洲大肆购买工厂、电厂、电视台、零售网络、 银行、 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据美国证券资讯公司统计, 1998年头5个月, 美国公司已在亚洲投入70 亿美元兼并当地企业, 比1997年全年兼并额高出63%。从美国公司在亚洲投资和追加投资涉及到的行业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首先,大肆收购危机国的不动产。根据美国一家全球性的投资咨询公司E&Y房地产集团公司1998年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 自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者利用固定资产市场良好的投资机会,找准了在亚洲投资饭店、高尔夫球场、办公大楼和住宅公寓等固定资产,总投资额高达1000亿美元,而同期亚洲对美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则趋向减少。美国投资者中购买亚洲固定资产的买主大多是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银行,如美林证券公司和银行信托公司等。美国公司购买的不动产主要是企业作为贷款抵押的房地产。美国通用财团下属的两家公司已经购买了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名下的两栋办公楼,并计划购买其他金融机构的不动产或以不动产做担保的其它债权。美国证券资本公司已从三和银行购得了抵押价格为1500亿日元的不动产。戈德曼—萨克斯公司还购买了住友银行原价为400亿日元的不动产。 美林公司则分别收购了樱花银行抵押价格达到4000亿日元和富士银行抵押价格为5000亿日元的不动产。美国JP摩根公司收购了日本最大银行东京三菱银行原价为1000亿日元的不动产。另一些美国公司也正在洽谈收购价格或寻找合适的“猎物”。在这次购买中,美国趁日本企业急于出售的天赐“良机”,大肆压价,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日本的不动产,许多房产的收购价只有抵押价格的10%到20%。
其次,大举进军金融业和电信业。利用危机国金融市场的困难局面,美国公司将亚洲各国一向难以向国际投资者开放的金融业和电信业作为投资的重点领域,美国欲借金融危机迫使亚洲国家尤其是日本和韩国进一步对外国投资者开放金融保险市场和电信市场。亚洲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国家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外债激增,利率高升,因此这些国家纷纷将一些经营亏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行股权出售,美国投资者就成为这些交易的最大买主。美国Merill Lynch投资银行拟出资3 亿美元购买日本Yamaichi 证券公司的部分经纪经营权, 美国藉以通过这一渠道使美国金融机构进入日本市场。美国通用金融保险公司试图投资11.5亿美元与日本Toho Mutual人寿保险公司建立合资企业, 以此来寻求同日本保险业的合作。美国美林证券公司也趁日本国民对本国金融机构不信任之时,在日本新开辟了3个零售中介办事处; 美国通用电器资本公司在日本新开了人寿保险公司。在扩大电信市场方面,美国也乘机而入。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电信—微波通讯公司最近宣布,1999年将投入65亿美元用于开拓国际市场,并将大力发展在亚洲的业务。
其三,扩大在亚洲的直接投资。对在金融危机中投资亚洲的美国公司来说,亚洲地区货币贬值等因素是促进其对该地区投资的首要因素,但亚洲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及将亚洲定位为世界经济增长点是吸引美国公司的另一重要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在最近一次讲话中认为,亚洲经济已明显处于好转状态,一旦亚洲经济恢复增长势头,已经打入亚洲市场的美国公司将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摩托罗拉最高负责人也说,“就单个企业而言,也许有个别美国企业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投资过程中遇到或正在遇到麻烦,但从该地区潜在增长实力和长远观点考虑,我们对该地区的投资决不会改变。”正在泰国投资建设聚乙烯生产项目的美国道化学公司表示,“亚洲是我公司未来成长的最重要地区,即使目前有些混乱,但未来肯定会好起来”。还有一些美国企业表示,“比起目前的混乱,亚洲未来的魅力远远要大得多”。这些看法足以证明一部分美国公司对亚洲地区投资战略是着眼未来的。通过兼并、扩股等方式,美国公司在亚洲的直接投资都大幅度增长。据美国平安数据调查公司调查结果,至1997年末,美国在亚洲的企业兼并、收购余额达49亿美元,超过1996年全年的42亿美元。又据美国证券资讯公司统计,1998年上半年,这一数额已迅猛增加到300多亿美元。
四、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提高美国在亚洲尤其是东亚的主导地位,实现其经济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亚洲大部分国家在这场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实力已元气大伤,尤其是一向在这一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的日本,经济危机已经扩大了其经济体系中的矛盾,并表明它没有能力扮演该地区有效的领导地位角色。于是,美国则借此机会乘虚而入,填补了这个权力的真空。通过救援亚洲危机,发挥“领导作用”,向世人宣示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与实力,加强美国在世界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提高其在亚洲尤其是东亚的主导地位。
同时,在参与解决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国还成功地使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了执行美国对外政策、实现其经济和战略目标的一个工具,从救援行动中获得最大利益。美国政府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既削弱了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同时也有助于美国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推动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因此危机发生后,无论美国政府的援助计划还是向IMF提供救援资金, 在主观上都首先以自身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利用自己在IMF中的地位, 在提供贷款或援助时附加了许多苛刻的条件,特别是迫使受援国同意提高外资股份比重、开放金融电信市场,进行有利于外资企业的经济改革等。如1998年10月份,美国国会通过的向IMF提供资金的交换条件就直接体现了这一点。 作为美国承诺向IMF提供180亿美元贷款的交换条件,今后IMF 的受援国不得再将受援资金用于产业救助计划,包括韩国在内的IMF 受援国应该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特别资金支援,以消除现行的贸易限制。在美国财政部同IMF达成协议中,还包括有关韩国的特别条款,即韩国在接受IMF的追加援助资金时,需事先通过美国财政部的认可,以确保这笔资金没有被用于产业保护上。这一条款主要针对的是韩国的汽车工业。美国强调,韩国如果把受援资金用于强化企业竞争力上,将可能终止对韩国的贷款。
因此,无论美国的援助还是IMF的贷款, 虽然对亚洲危机各国减轻危机压力、逐步摆脱财政困难、加快进行调整和改革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美国以此也迫使受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开放了金融、电信市场,为今后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投资、贸易和竞争铺平了道路。
收稿日期:1999-08-02
标签:亚洲金融危机论文; 日本银行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美国公司论文; 经济学论文; 银行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