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普昌中心校 四川凉山 616850
摘 要 本文结合自己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重视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重视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重视各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拓展教学资源等几个方面,就新课改下的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广多年,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带来了新的课堂教学变革。但对于农村的中小学,由于受师资和教育教学设备、环境的影响,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占有一席之地,个别地方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仍然采用传统的机械的题海战术,这已严重的违背课改的初衷,也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理念背道而驰,很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学,既要准确把握“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以课程为内容中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活动”,又要充分认识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识水平,重视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生活背景,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搞好教学工作。结合自己对新教材的教学体验,我认为要搞好农村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学生的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情境创设,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比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去准备整数厘米的小棒(1-10cm),这在农村这个环境下,是很容易的。上课时,我要求同学们从准备好的小棒中先选出5cm和3cm的两根小棒围成三角形的两边,再选用其他小棒试一试有哪些能围成三角形。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发现问题,沿着问题再探究原因,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创设情境加以引导,学生终于明白了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又比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我通过创设这样一个来自学生生活的情境:阿衣以布是一个爱干家务的孩子,有一天她帮妈妈炒菜,把一个南瓜洗了准备切1/4下来就可以炒一大碗。1/4到底怎么切?是多少呢?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地非常激烈,最后我又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其他实例,终于让学生明白了分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抓住这一特点,配合恰当的情境教学,就能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是一种紧密型、集约型的社会,往往所需的人才要具有团队精神,而相对于个体学习,开展合作学习就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现代心理学和现代社会学研究报告指出:人是通过在群体中的对比从能更容易满足人的自身发展,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体验。开展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又能锻炼各自的角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节时,我先也没有让学生准备什么,上课时先通过复习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我顺势提出“什么是圆的周长”?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那我接着问“圆的周长怎么求呢”,我把先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小圆片分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分组合作求出每个小组小圆片的周长。学生拿着小圆片七嘴八舌,不知道怎么求。突然有个学生说:“圆的周长是曲线,可不可以转化成直线呢?”孩子们一听,恍然大悟,有的用毛线绕,有的在直尺上滚一周,等等,通过他们自己的合作努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各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不一样,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想象是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时应充分抓住这一特点,设计直观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学习数学;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象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但他们的抽象思维仍需直观的形象思维作支撑,教学时,我们就应根据学生是这一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比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猜一猜探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按课本三个层次要求分别拼图操作,并小组讨论以下问题:从实验操作看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论是哪一种三角形都可以拼成我们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学生自己发现结论(边总结边板书)。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2。操作可加深理解公式中为什么“除以2”的道理。通过动手摆一摆,动脑去思考,动口说过程,使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获得圆满的成功。
高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都有较快的发展,但仍需感性知识的直接支撑,比如在教《圆柱体的侧面积》时,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圆柱体纸筒,在侧面涂上颜色,然后展开圆柱体,观察有颜色部分的形状,通过这样的直观活动,让学生推导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与理解的教学问题,往往学习掌握得非常牢固。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拓展教学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课件具有超越时空、直观形象、情境再现等特点,它能使课堂教学在图、文、声、色、光并茂的作用下,使视听结合,使学生的知、情、意、行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进而获得高效率、优质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利用过去的线段示意图进行教学,很难显示两个物体同时进行不同速度的匀速运动,这就阻碍了对题意的理解。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屏幕出现一条笔直的公路表示全程,两辆汽车在公路的两端,表示“相向而行的两个物体”;点击鼠标后,两辆汽车在隆隆声中先前驶去,表示“相对而行”;在两辆汽车重合时,教师再一次点击鼠标后汽车刹住,表示“相遇”。而两辆汽车行走过的路线用不同的颜色来显示。如此一演示,学生就很轻松地理解了“相距”、“相向”、“相遇”、“相对”等词语。从而达到准确理解题意的目的。
总之,农村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扎根于农村的中小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刻苦学习,不断用新的理念和知识充实自己,又要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我们自己的创新精神,去书写教育新篇章。
论文作者:王定慧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角形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农村中小学论文; 小圆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