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育理念视域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实践与反思论文

OBE教育理念视域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实践与反思论文

OBE教育理念视域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实践与反思

任家熠,吴国帅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0065)

[摘 要 ]教师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职后成长重要的一部分,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培训课程作为教师培训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教师培训是否有效起决定性作用。基于笔者四年身为教师培训班主任的实践经历,结合OBE教育理念内涵、OBE教育理念对培训课程设计的启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常见问题和OBE教育理念下的培训课程设计思维的超越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反思,并以期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进一步改革提供有意义借鉴。

[关键词 ]教师培训;课程体系;OBE;教育理念

一、OBE教育理念内涵

OBE(Outcome-base Education)教育理念也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1981年由斯巴迪(Spady)等人提出后,很快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认可,并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教育理念提倡通过对学习产出的定位与分析,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的学习产出有清晰建构的基础上,采用“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评价的教育模式。在整个学习发生的过程中,教育内容的驱动力始终为受教育者学习的结果,在学习结果的驱动下保证教育行为的方向性与有效性。

实施OBE教育理念主要通过四个步骤:学习产出定义(Difining)、学习产出实现(Realizing)、学习产出评估(Assessing)和学习产出使用(Using)[1],分别对应了培训课程设计的需求调研、课程设计、课程评估与持续改进。

不是吗,无限无知的宇宙,似乎天然就内在具有一种毫不犹豫的“生命指向”,在一切可能的极度艰辛中一旦有缝隙,就会“石上开花”、生命问世。没有生命的宇宙无法证明其自身的“在”与“不在”,因此,从植物到微生物到昆虫到动物等等,生命以它层层递进的宏大与渺小,让这不被思索的无限广宇在知与不知的替换中,得到思索追溯。

二、OBE教育理念对培训课程设计的启示

OBE教育理念的根本核心在于从学习产出出发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设计,迁移到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建构上就形成了从教师学习效果出发对整个教师培训课程进行设计的原则,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应为学员“学到什么”而不是“给他什么”并贯穿课程始终。

1.有效训前需求调研是定义学习产出的基础

如果单纯将教师培训行为定义为知识交易的商业行为来看,培训者作为卖方,参训学员作为买方,培训课程就作为商品承担了交易的进行,培训者需要将培训内容通过自己的形式进行商品包装组合从而变得易于买方接纳吸收并给予好评,在一场交易的进行中,卖方必须清楚知道买方已有什么商品(已有知识结构)、需要什么商品(培训课程目标)和怎样卖给他(课程组织形式),在这三个方面中学员已有知识结构的调研是培训者商品设计即培训课程设计的起点,培训课程目标是培训课程设计的终点,而课程表现形式是课程设计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桥梁,由此可见学习产出的确定需要建立在有效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同时在学员需求出现非正常偏差时,应在坚持学习产出为导向的前提下对学员学习需求进行引导。

2.课程体系合理建构保证学习产出实现

何西何北一看这架势赶紧凑到权头跟前,何北说:“叔叔对不起,何东说了,权筝要有个三长两短,他,他也不活了,您就放心吧!”

培训课程体系建构表现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主题的培训课程在培训过程中依照不同比例和顺序进行设计,能否科学地建构课程体系成为培训课程设计整体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据OBE教育理念提倡的“反向设计,正向施工”课程设计模式,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应围绕参培学员对于培训内容的接受度与训后行为的改进度进行建构,因此课程体系由哪些课程组成、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和以什么样的组合顺序出现,其考虑的首要因素应为学员是否能对培训内容很好地接受,而非课程体系是否“理念先进”和“形式规范”。

3.有效度评价保证学习产出评估

OBE教育理念中的评估学习产出指聚焦于学习成果的课程教学评价,评价强调对学习成果的达成和个人的学习进步,进而对学习行为和教育行为进行评价,在一般教学中多见于学生终结性评价,迁移到培训活动中则成为对参培教师培训结果的评价。OBE模式中提到的“基于实现学生特定学习产出的教育过程。教育结构和课程被视为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它们无法为培养学生特定能力作出贡献,它们就要被重建”[2]。迁移到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评估环节则规定了培训课程评估应由聚焦于学习成果达成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执行、反馈多环节评价,在促进学员反思自身学习的同时引导培训机构由满意度优先的课程设计转向有效度优先的课程设计。

4.学员不断改进保证培训产出使用

学员参培后能否进行持续的改进是培训结果能否有效产出的关键,也是培训课程设计中最终结尾的一环,笔者在对教师培训的跟踪回访中发现,能够对自身工作进行持续改进的学员占比相对较少,且呈现校长学员改进度低于教师学员,中学学员改进度低于小学学员的情况。但总体而言“来时激动,过程冲动,回去一动不动”的情况仍旧存在。在OBE教育理念中一切要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教师培训作为成人的专业性学习,成果导向的学习过程不应停止在项目结束的一瞬间,持续改进作为培训结果产出的关键才刚刚开始,因此,培训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应结束于培训结业,而应设计相应的训后跟踪与持续改进。

三、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常见问题

1.需求调研偏差造成学习产出定义不明

在基础数据定义的过程中,数据属性自身也具有自身的规则。这些规则主要来源于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规范要求。例如在工作中心定义时,首先要依据零备件制造业务实际,分析影响制造产能约束是人员还是设备,产能约束明确后,再建立以人员或设备为核心的工作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为订单排程提供准确依据,最终提高生产产能。

多主体调研指需求调研对象应包含本期学员、培训发标方和近似学员群体,调研方式应包含学员问卷调查、培训文件解读、近似培训群体调研,三者共同定义培训学习结果产出。学员问卷调查倾向于对学员已有知识结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与培训目标认同度的调研,如笔者身为“国培计划(2018)”——重庆市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培训班班主任时训前需求调研设置问题“您认为本次培训定位为教师培训团队成员的培训者培训是否准确”,46人中仅有15人选择了准确,这就说明学员对于培训目标认同度不高的问题;培训文件解读是针对培训发标方的调研,通过文件解读的形式了解培训发标方对于学员学习后的期待,如“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2015年开始的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因部分培训机构没有充分解读文件中“提高培训指导、研究和引领能力”表达的由教师培训向培训团队转变的培训需求,在项目实施时产生了培训课程与培训发标方需求不符的情况;近似培训群体调研多存在于连续性项目的提升,如笔者自2016年起连续三年作为重庆市级培训项目“校长资格人选储备工程培训计划”培训班班主任,在2017年第二次承担该项目时通过对于前一年培训学员的跟踪访谈,吸取前学员对此类培训的建议与意见,通过原有课程体系的重构和针对储备干部需求的课程开发,建构了2017年“校长资格人选储备工程培训计划”培训班课程体系并获得好评,在2017年获得好评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修正与课程开发,从而产生了2018年的课程体系。

其次,训前调研中的学员与培训机构处于陌生人状态,陌生人状态下的心理防线突破问题一直存在,学员在参与问卷调查时对于问题的回答存在一定的身份顾虑,仅此如何筛选真数据成为训前调研的问题,培训机构多采用卷首语引导、匿名评估和多问题互证等方式提高问卷调查结果的信度,但随着学员参培次数与参加调研次数增多,调研结果的信度均存在不同层次的下降。在全国范围学员自选培训机构培训的训前调查问卷中设置了问题“您参加培训的动机为?”,答案无一例外是“学习先进理念以改进自身工作”,但开放性非必选问题“您认为重庆教育改革哪些方面是您所期待的?”很少人回答,由此得出结论大部分学员并未在参训前对重庆教育有过相应的了解,其参训城市选择上的动机未必纯粹。这一点在进行充分破冰后的二次调查问卷中“您选择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培训机构的原因是?”问题的答案进行了验证,多数学员选择外出培训省份的原因为“喜欢重庆这座城市”,少量学员为“有亲戚、朋友在重庆顺便走亲访友”,由此可知若想获得真实的学员需求,需要突破学员与培训机构陌生人状态下的心理防线。

最后,话语体系上的差别也会造成训前调研偏差,这一点在培训承担机构为高校时更加明显。高校中的培训者大多数身份为高校教师,其受教育水平和工作经历造就了其学术化的话语体系,这和一线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话语体系产生了不同。如“研训一体”一词在高校培训者的话语体系中倾向于“科研”与“培训”一体,指在培训的过程中注重对培训的研究,在一线中小学教师话语体系中更倾向于“教研”与“培训”一体,指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不仅包含知识讲授,更参与到实际教研活动中进行提升。与之类似的还有“教研”“教学管理”“教改”等词汇,因此,话语体系的不同会造成培训者与参训学员对于培训产出产生不同的理解。

2.培训课程体系建构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部分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体系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拼盘化”和“僵硬化”两个方面。

训前需求调研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多样的,包含片面解读文件造成培训定位偏离的“定位性需求脱钩”、学员构成复杂造成的“结构性需求脱钩”和人员变动造成的“突发性需求脱钩”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于僵化解读文件、心理防线和三方话语体系三方面。

2)在利用灰色残差建立模型时,所采用的数据序列必须均为正数,如果有负数,需要先对负数取绝对值后,再进行建模预测。

就培训机构而言,在教师培训当前项目制的运行模式下,培训承担机构根据培训要求进行十天至一年不等的培训,在项目完结后因经费制度、人力调配等原因,对学员培训结果持续性跟踪一般不进行系统性设计。在实际操作层面,受满意度评估的影响,少量培训机构在培训设计中的训后跟踪的时间点截止到满意度评估结束,这也给参训学员造成了培训机构的功利主义浓厚的不良印象,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培训机构的工作难度。

课程“僵硬化”主要体现在对于培训模式的过度依赖,培训模式过度提倡的“模式化”造成课程体系建构中的“理念优先、理论优先、模式优先”的情况,从而造成了培训课程体系建构中重形式而缺乏实用性的问题,部分培训机构对于课程体系的理解仅限于课程的简单组合,如某培训机构的“4+2+1”培训模式、“5+2”培训模式、“5+1+1”培训模式其根本只是培训课程在一周内的时间安排,所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构也很多最终成为课程的拼盘式的组合。其原因在于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没有对每个学习环节应达到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条件进行充分考虑,因此要在充分考虑学员学习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建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学习产出的实现。

3.培训满意度评估过度重视而忽视了课程有效度

在培训课程设计过程中,真实培训需求调研是课程设计的先行条件,一切活动的开始都源于对学员状况和课程目标的准确把握,因此真实需求调研应从多主体和深解读两方面进行改进。

第三,从上图我们还可以知道,建安时期文人在诗歌中喜欢情感基调悲哀或者清厉的词,如“悲风”、“哀弦”、“清歌”、“悲声”、“清琴”等让人情感低落的词,在逯钦立先生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涉及魏这一段的诗歌,凡讲到鸟声皆是“哀鸣”,凡涉及歌,皆为“清歌”,没有艳丽的词汇,风也是“秋风”,还喜用“箫箫”、“肃肃”,“萧瑟”等词,就算没有乐曲的陪伴,也营造出悲凉的气氛,在乐曲的渲染下更是如此。

4.持续改进环节缺失造成学习结果使用度低

学员参培后持续改进性有待提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培训机构构建长期的指导学员持续改进模式的意愿较低,参训学员受参训动机、学习习惯、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影响,持续改进意愿也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的培训课程设计更应加入持续改进环节,促进培训成效提高。

课程“拼盘化”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低级阶段,在培训过程中对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主题的培训课程进行随意分配,在一次培训中重复专题多次出现、培训重点不突出、课程间关联性差等问题的出现也多源于课程的“拼盘化”。甚至在个别培训机构中出现不同层次培训对象合班上课的现象,如笔者在参加某次教师培训者培训时,出现教师培训者与教师培训合班上课的情况,培训机构声称二者合班可以进一步促进交流,但最终的培训成效是有待提高的,造成这个问题主要源于培训承担机构对培训课程体系建构研究不够或对于培训工作不够重视。

四、OBE教育理念下的培训课程设计思维的超越

1.真实需求调研定义产出实现

现阶段教师培训评价方式为满意度终结性评价,培训课程设计的好坏取决于学员学习的有效度,二者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大多数培训机构更倾向于学员满意度,从而造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过度照顾学员的喜好,课程严谨程度不够。培训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不应仅仅局限于满意度,满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指客户的需求被满足后的愉悦感,是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事前期望与实际使用产品或服务后所得到实际感受的相对关系,这种心理状态用数字给与量化,这个数字就叫作满意度。培训课程设计过程中过度追求学员的满意的心理状态就是将培训单纯地看成商业行为,将培训发表方、培训机构和参训教师单纯地看成厂家、中间商与顾客,而中间的商品就是培训课程。在这样思维指导下的培训课程设计更多倾向于学员“爱听”的课程,而偏离培训应有的效果。

首先,僵化解读文件是指培训机构对于培训发标方即主管部门的招标文件进行僵化解读,导致对培训对象、培训目标与培训方式的定位偏差,从而使培训课程体系建构出现偏差。文件解读一般针对的是培训项目发标方对于培训结果的“应然性”设计,其特点为全面性和方向性,因此,培训机构不能对于相关文件进行僵化解读。

深解读是指对于培训结果应在成人学习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综合分析,教师培训作为成人教育的一部分,参训学员作为独立成人个体的同时也具备教师这一职业身份的独立存在,两种身份产生不同需求并互相影响。参培学员作为自然人,其需求更多源自衣食住行、情感寄托和工作关系三个方面,更侧重于生存需要和相互关系需要的满足,而作为职业身份面对的需求更多源自教师、班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三个身份,更侧重于职业成长需要的满足。2016年第一次承办重庆市校长资格人选储备工程培训计划项目小学教学班时,根据学员“储备校长”的身份在课程体系建构上安排的校长培训相关课程比例相对较高,在训前将相关培训安排发到学员群并请学员阅读后进行了一次需求调研,发现学员对于培训硬件设施、培训课余安排和培训请假制度关心程度偏高,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雷顿·阿尔德的ERG理论中阐述的高层次需求满足受挫的情况下,多数人并非在高层次需求层面进一步努力完成需求满足,而是放弃对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转而加大对低层次需求的索取的论述,得出培训学员基于自身教师身份对教学能力提升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增强更多对于培训硬件设施、培训课余安排和培训请假需求的结论。并由此开展了第二轮电话访谈,充分收集学员对课程体系意见并征求教育主管部门即发标方的意见后,在不改变“储备校长”为学习产出的前提下加强了学员“领导课程教学”板块的比例,相对弱化“调试外部结构”板块,最终获得较好评价。

2.结果导向下的课程体系合理取舍

在培训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内容的传递是课程设计各环节所围绕的核心,课程比例、课程深度和课程表现形式都服务于课程内容的传递,因此,课程体系的优化最终表现为在以传递课程内容为最终目标的前提下,课程比例、课程深度和课程表现形式的分配与组合。同时,课程比例、课程深度和课程表现形式也会对课程内容的传递造成影响。因此,培训课程体系建构应在结果导向的指导下对课程进行合理取舍。

课程比例指不同性质课程在培训课程体系中的占比,培训课程可以分为“核心课程”“辅助课程”和“调节课程”三种类型。“核心课程”指定位“目标靶向”直接面向培训核心主题的课程,“辅助课程”指面向“全人发展”为核心主题完成提供智力支持的课程,“调节课程”指促进“学习成效”调节学员学习态度的课程,三种类型的课程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排列组合,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如设计为期30天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课程时,其“核心课程”应包含语文教材解读、语文学科发展、名校名师听课等直接面向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这一核心主题的内容且占比约为70%,“辅助课程”应包含教育发展前沿、文学素养提升、教师仪表仪态等为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提供辅助支撑的内容且占比约为25%,“调节课程”应包含学习共同体建设、教师职业倦怠调试、班级文艺展演等为学员创造轻松学习氛围和团队氛围的内容且内容占比约为5%。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比例中核心课程的比例应随着班级学员的层次提升而提升,其他比例相应提升,如新入职语文教师与骨干语文教师相比,其注意力更多关注作为教师基础的“辅助课程”,相对难以消化吸收的“核心课程”对其提升相对较低,而正高级教师培训则直入主题地要求全部的核心课程,其他课程学员几乎不予关心。

课程深度指课程解读的角度与挖掘深度,随着学员层次的提升其课程解读角度和挖掘深度都应随之提升,解读角度应更加前沿且由实际操作层面转向理论研究和政策解读层面。笔者曾对不同层次培训学员对于“教育信息化”关心问题进行调研:一般教师更加关心“微课制作能力提升”这一类实际操作问题,骨干教师更加关心“未来学校与智慧课堂的建构”这一类学术前沿问题,正高级教师因为多承担教育管理职务因而出现了更加关心“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变革”这一类方针政策问题的倾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某来自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参训时与笔者交流说:“实际上这几个问题我都不关心,因为学校连信号都没有,打电话都要跑到山上去打。”由此可见,针对学员情况确定的培训课程深度的设置应当在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

课程表现形式指同样的课程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提供给学员,现阶段常用的表现形式有讲座式、游戏式和研讨式,针对不同的学员层次和学习内容三者应当进行合理分配。讲座式课程作为最基础的培训课程表现形式的优势在于理论体系建构完善、知识量大且方便课堂管理,劣势在于大量知识输出的情况下学员学习效率较低;游戏式课程的优势在于学习后知识记忆深刻,劣势在于知识量低;研讨式学习的优势在于知识量和知识记忆程度相对均衡且在特定情况下知识量可进一步提升,劣势在于知识的碎片化和研讨层次局限。三种课程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存在的比例应随着学员层次的变化而变化。学员层次较低的情况下如新入职教师培训应遵循“多讲座少研讨中度游戏”的原则进行课程安排,其对应的是新入职教师知识相对匮乏、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学员层次中等的情况下如骨干教师培训应遵循“中度讲座中度研讨少游戏”的原则进行课程安排,其对应的是中等层次学员有一定研讨学习意识和知识储备但多次培训后对讲座式课程有抗拒心理的现状;高层次学员如正高级教师培训和未来教育家培训则应遵循“多讲座多研讨无游戏”的原则进行课程安排,其对应的是高层次学员知识储备、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都已达到一定层次,在面对讲座课程和研讨课程时均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并进行总结提升的现状。

1) 传统梗预处理工序采用人工割麻袋投梗的方法,麻袋破坏,不能重复利用,而且过程中的扬尘导致了对现场环境的污染、空气粉尘浓度较高、投料现场漏梗较多。

3.综合分析评估结果促进课程设计完善

教师培训成功与否的标准应为学到有用知识的同时感到愉悦,因此在面对满意度评价的结果时应自觉加入有效度评价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进一步改进课程体系,在笔者看来可以通过“培训目标达成度”进行培训有效性评估,“培训目标达成度”针对培训发标方对培训结果期待的达成,可以分为培训目标的“科学性”“关联度”和“达成度”。培训目标的“科学度”针对培训发标方培训目标的合理程度,包含“目标是否明确”“目标是否具体”“目标是否可达到”三个评价要素,从而确定培训目标是可以通过培训学习达成的。培训目标的“关联度”针对培训目标与培训课程体系的关联程度,包含“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的联系”“培训目标与培训组织形式的联系”“培训目标与培训方法的联系”三个评价要素。培训目标的“达成度”针对培训目标经过培训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后是否完成学员学习的预期目标并不断改进,包含“课程认可度”和“学员改进度”。

4.自有培训者队伍建设保证培训结果产出

仅仅在培训课程设计中加入持续改进环节是不够的,更应配备相应师资进行持续跟踪,因此拥有指导学员持续改进的培训者团队是培训课程设计中加入持续改进环节的前提,因此引导培训者与参训教师的双向成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之一。

垂直运输采用悬臂式桅杆配以3 t卷扬机。将桅杆与烟囱里侧的两层操作平台的横杆固定到一块,以增强其稳定性。

教师培训管理者大多数对自身培训者身份缺乏认同感,目前教师培训项目管理者的主体为高校专职教师、教研员和教育企业专职人员,高校专职教师和教研员从事教师培训管理者的工作的同时仍面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问题,在从事培训工作之外仍有自己的专业身份即专职教师和教研员,其从事的工作与自身的职称评审条件是不符的,因此解决其身份认同障碍,进一步引导其将教师职后发展作为自身的专业进行深度研究并作为自身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项目实施者与培训学员长期互助性成长模式,进而促进学员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ACHAARYA C.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a new paradigm for learning[J].CDTLink,2003,7(3).

[2]WILLIS S,KISSANE B.Outcome-based educa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M].Prepared for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Western Australia,1995.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5-1058.2019.09.003

[作者简介 ]任家熠,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教师教育、教师培训;吴国帅,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小学教育。

标签:;  ;  ;  ;  ;  

OBE教育理念视域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实践与反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