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计量工作过程中,电力计量装置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电力计量工作的质量,电力计量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对电力计量装置进行适时的监测,以便能及时地发现并纠正装置中出现的异常状况,这样才能为电力企业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提供可靠地依据,进而才能合理的避免窃电、盗电或不可预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最终实现电力计量装置可靠、有效运行的长远目标。本文探讨了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监测方法及处理对策。
关键词: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监测方法;处理对策
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我国制造业和能源产业都面临着全面升级和转型的任务,而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电能将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大电力计量监测力度,不仅可以保证我国电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也能使我国能源产业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1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产生的原因
电力计量装置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其运行环境复杂多样,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影响也是层出不穷。因此在一种或多种原因综合作用下电力计量设备就会产生异常,而这些异常情况会直接影响计量装置的最终测量结果,从而给相关电力管理工作带来困难。电力计量装置产生异常的主要原因包括自身内在原因、不良干扰影响、偷电破坏行为。
1.1自身内在原因
可能使电力计量装置产生异常的内在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电力计量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缺陷,实地安装调试过程中配置不当以及长期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运行。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回路、电表等部件出现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如果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情况,将使得计量出现多种误差,影响最终计量结果。电力计量装置虽然本身由于制造工艺限制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但是这种误差是在相关指标允许范围之内,对于计量精确性的影响有限。而在计量装置发生异常后,这种误差则会逐渐失控,从而严重影响最终计量结果。
1.2不良干扰影响
不良干扰也是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对于电力计量最终结果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有可能造成相应的损失。这些不良干扰主要是指系统干扰,包括谐波干扰等。谐波干扰主要来自于电网内部,是由电网内部非线性负荷及电子设备产生。当计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到谐波干扰时,电力计量系统会出现较大计量误差。电力计量装置在设计时一般是采用基波作为设计标准,因此设备只能在其工作频段周围较小的频带内运行。当设备工作环境中出现较强谐波时,则会产生较大计量误差。
1.3偷电破坏行为
偷电破坏行为是目前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情况甚至是严重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法分子会通过多种手段人为破坏电力计量设备,使其产生异常情况。随着当下相关产业生产成本增加,电力价格提升,偷电现象进一步加剧。不法分子常用的偷电手段和方法包括扩差、欠压、移相位法等,这些方法都需要对相关电力计量设备进行破坏或非法改装,从而使计量装置产生人为计量错误。
2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监测方法
2.1计量电流监测方法
计量电流监测受电力计量装置检测,其检测项目包括断路器安装位置、相电流变量、相电流等。有关异常监测在监测中主要参照以下几方面:相电流变量是否符合规定;断路器无出现检修信息,抑或分闸;三相不平衡电流是否在限定范围,超出范围后,长时间过后也无法达到规定值。如果出现以上项目时,表明电力计量装置有异常出现,安排专门检修人员排除对应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电力功率因数监测方法
电力功率因数监测是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监测的方法之一,其监测的主要内容是对断路器安装位置以及负荷功率因数进行监测。电力功率因数监测法是在对电力功率因数出现异常时的特征进行分析以及在依据监测原理指导的前提下进行监测的。它主要是根据断路器是否有过分闸或检修、功率因数的变量是否还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及若功率因数变量不在规定的范围内是否得到检修与恢复的信息来进行判断的。在电力功率因数监测法的监测下,如果发现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那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检查与纠正。
2.3开关量监测方法
开关量检测的主要对象是电能表、计量柜继电器、回路等监测信号。开关量监测也即,电力计量装置开关量出现问题时,说明电力计量装置有异常出现,要采取对应措施。
2.4计量电压监测
计量电压监测也是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监测环节的重要一环,通过相关监测,可以充分反映电力计量装置运转情况。计量电压监测内容主要有断路器安装位置、三相不平衡电压、相电压及其变量、相电流等项目。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说明电力异常装置出现了明显异常情况:相电流与额定电流比例超过相关范围,或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一定程度,并且长时间没有恢复到标准情况;相电压变量超出规定范围;三相不平衡电压超出规定标准,并且长时间没有恢复;断路器未出现分闸和检修信息。
3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处理对策
3.1优化改善监测措施
监测措施是相关监测工作开展的关键。开展监测工作,首先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综合优势,对相关测量数据进行充分的信息化处理,并加以完善和存储,从而最终实现信息化数据监测。其次对于新装计量装置需要进行规范校正,充分改善设备结构,同时相关专业人员也要充分掌握计量设备数据资料,保证计量装置监测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对于监测工作,可以实行职责分摊制度。通过职责分摊制度,可以高效合理地改善相关系统管理效率。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将各地区用户用电产权分摊给该地区相应供电企业,驱使供电企业快速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有效保障电力计量数据快速得到校验和配送。而为了保证电力企业所测数据的精确性,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加大计量鉴定方面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保证相关电力计量设备正常运行。
3.2提升设备和人员水平
设备和人员是电力计量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两大因素,因此如果要切实提高电力计量监测工作水平,就需要从这两个角度着手。
对于电力计量装置,需要通过大量研发和改造工作实现监测质量和监测效益的平衡。相关科研机构要及时根据监测实际情况,研制新型电力计量设备、防偷电设备等,并进行推广。同时电力管理部门还需要给出合理的设备分配方案,从而保证设备合理高效运行,提升相关企业综合效益和社会总体效益。对于电力计量工作队伍建设,相关部门要加大计量工作人员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力度,综合提升人员水平。同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对于人员管理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从而充分保障人员管理工作稳定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也要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评估考核,从而提升全体人员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针对电力计量装置出现的异常,电力部门要足够重视,加大自身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利用先进科技,优化电子设备,使用性能优异的电子计量装置,完善检测技术,维护计量装置安全运站,促进电力市场的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同.浅析减少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7(07).
[2]王平.智能技术在电能计量中的优势及应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07).
[3]田际平.浅析负荷控制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优化应用[J].经贸实践.2017(11).
[4]杜宗林.电能计量误差分析及表计故障处理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
论文作者:周桂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电力论文; 装置论文; 异常论文; 功率因数论文; 设备论文; 误差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