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对老年男性影响更大论文

丧偶对老年男性影响更大

◎文/朱兆伟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5日,美国为已故前总统老布什举行了国葬仪式。这距离他的妻子、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的葬礼,不到7个月。日常生活中,老夫妻在短时间内相继去世并不少见。甚至凑巧一点,可以“默契”到同一天或隔一天携手离开。这并非完全是偶然因素。多项研究表明,配偶去世后,老人患病和死亡的风险都有所上升,研究人员将其称为“鳏寡效应”。

TPACK是国外学者就21世纪教师发展而提出的新概念,目前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该主题研究队伍中,因此就我国当前高校教师TPACK三大主题研究存在的困境,给出如下建议。

年纪越轻,配偶去世带来的影响越大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对12316名50岁以上的人追踪十年,期间共有539人的配偶去世。在这些人中,有50人在配偶去世后的3个月内去世。研究人员称,在配偶去世的前3个月内,另一半去世的风险最大。年纪越轻,配偶去世带来的影响越大。

在国内,“鳏寡效应”也同样存在。研究人员指出,长期丧偶和最新丧偶都会增加老人的死亡风险,后者更甚。总的来说,突然丧偶对年纪较轻的男性老人(65~79岁)带来的冲击最大,其死亡风险更高。新丧偶对死亡风险的影响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弱。可能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死亡成为老人常见的事件,对配偶的死亡已有心理准备。

你开始慢慢地同别人说话了,也肯出去活动,你父亲以为你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所以才那么大意让你撞见了那一幕。其实,你父亲不是在偷情,你看见的那个女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成了他的妻子,他们怕你无法接受,才一直瞒着你。

丧偶增加心脏病和癌症患病率

比如一位肺癌患者,是一名退休教授,他的妻子去年车祸辞世,葬礼上他一直隐忍,2周后才表现出异常悲痛,从此仪容不整,茶饭不思,半年后就查出肺癌。医生说,老教授患癌和妻子去世间没有必然联系,但长期情绪悲恸大大影响生活质量。

“鳏寡效应”的原因目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丧偶会引起身体机能的衰退,精神空虚以及自我认知的偏差,从而影响生命质量,甚至寿命。据相关资料,丧偶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心脏病和癌症的患病率,甚至增加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如丧偶者的悲痛过分强烈、持续时间过长,或出现延迟、抑制和扭曲,可能发展为严重的精神疾病。

(4)将车门“V形调成了倒“V”形。车辆车体在AW0(空载)时具有上挠度,为了避免在AW3(超载)时客室车门两门页之间不会因互相挤压而导致无法关闭,即保证车体挠度为0,因此在调整车门时必须保证两门页之间的状态为“V”形(见图6)。

“丧偶一年内是道坎,心理伤痛最明显。”丧偶的人沉溺于过去只会徒增悲伤,要和现实和解,学会自我调节。

鼓励哭泣和诉说排解负面情绪

哪些丧偶老人最危险?有精神病史或家族史、躯体情况较差、贫困、老年、男性、亲眼目睹了死亡、密切看护者、丧偶初期表现平淡等都是高危因素,要重点干预,尤其要防备出现自伤行为。

如何防范风险?医生建议:1.家人允许、鼓励丧偶者反复地哭泣、诉说、回忆。告诉他(她)哀伤是自然的、应该的、必要的,不要刻意抑制。还要提醒对方可能会出现的幻觉、闪回症状,免得丧偶者出现这些情况时过度惊慌。2.扼要地解答关于死亡、健康方面的问题。如发现他们对亲人过世有错误的认知,如过于自责,将亲人的死归罪于自己,可在之后的交谈中加以提醒,强调死亡的不可控制,正面评价他们的作为。3.家人鼓励其慢慢回归生活和工作,尽量让他们自己讲出以后的计划。可以把逝者的东西收起来,避免睹物思人,有条件的可以去旅游,学会适应现在的生活。4.利用传统仪式如清明节祭祖,让丧偶者将对逝者的怀念程序化,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如长期悲痛仍无法释怀,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标签:;  ;  ;  ;  ;  ;  ;  ;  

丧偶对老年男性影响更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