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警惕孩子缺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警惕论文,孩子论文,缺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尽管人的全身只含有2~2.5克的锌,但它却参与了100多种酶的形成, 因此锌缺乏将会对孩子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缺锌的表现 本世纪60年代初期,有人在伊朗和埃及的乡村地区,发现了一些18~21岁的男子,由于长期缺锌,导致食欲极差。他们喜欢吃泥土,体格矮小(身高仅118~150厘米)而且都没有性发育。给他们吃了锌剂以后,他们食欲倍增,生长明显加快,3 个月全部出现了性发育,半年后身高平均增加了10厘米。
我们曾对158名4个月~6岁的营养不良孩子作了检查,发现有3 /4的孩子伴有锌缺乏。他们食欲差,生长慢,容易反复感冒,不少人还有反复的口腔溃疡。对这些孩子作了味觉测定后发现,有一半的孩子味觉敏感度很差,吃东西味同嚼蜡。按照相同条件把这些孩子分为两组, 2个半月以后,补充锌的小儿比吃复合维生素B的孩子身长平均多长1.12厘米,体重平均多重585克。后来对照组孩子也改吃锌剂, 生长速度也明显加快,说明缺锌确实是造成神情呆滞、生长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1.1993年1月,我们对上海市3所幼儿园中51名缺锌小儿进行智力检查发现,这些孩子的韦氏智商平均只有94,明显低于同年龄的健康小儿(平均智商为103.5)。缺锌的孩子中有不少人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理解力低、记忆力差等症状。补充1个月的锌剂以后, 这些孩子的平均智商提高到100.4,多动表现也有明显减轻, 说明缺锌还会影响幼儿的智能发展,值得引起注意。
2.最近的研究表明,缺锌还会削弱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引起抵抗力低下。我们对3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儿补充2个月的锌剂以后, 这些小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呼吸道感染次数则相应减少。由于孕妇缺锌会引起流产和胎儿生长不良及畸形,孕期暂时的缺锌也会影响胎儿出生后的智力发育,因此不少学者都主张给孕妇适当补充锌剂。
缺锌的原因 和碳、氢、氧等元素一样,锌在自然界也是普遍存在着的。我们曾经测定过上海地区的自来水样品,每100 毫升自来水平均含锌10.5微克,略高于国外水平。正常人对锌需要量并不多,6 个月以下的婴儿每天需3毫克,7~12个月婴儿每天需5毫克,1~10岁的孩子每天需10毫克,成人每天需15毫克。因此正常孩子中缺锌并不多见。我们曾对上海地区1800多名6岁以下的小儿进行血样测定,发现只有6 %~8%的孩子缺锌,但2岁以下的孩子因生长速度较快, 每天对锌的需要量相对较大,再加上婴儿的膳食比较单调,所以缺锌率高达28.5%~35%;经常吃零食或有偏食、挑食习惯的小儿缺锌率高达50%,而在营养不良的小儿中,缺锌率则达到74.68%。
我们曾对上海地区的幼儿园进行调查,发现孩子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锌只有规定量的60%,故缺锌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造成摄入不足。由于汗液中含锌量不少,因此多汗的孩子更容易缺锌。
发锌不可靠 怎样才能判断孩子是否缺锌呢?除了看是否有缺锌的症状以外,国内有不少医生是通过检查头发中的锌含量来进行诊断的。头发采集方便,亦无痛苦,因此很受家长们的欢迎。但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发锌浓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可靠性值得怀疑。同位素标记证明,即使用最细微的方法,也难以将毛发上的汗液、皮脂腺分泌物、灰尘等“外原性”锌洗干净,因此发梢的锌浓度总是高于发根;而且同一个人不同部位的毛发含锌量各不相同,特别是孩子严重缺锌时,毛发生长减慢乃至停止,这时发锌反而明显增多。我们曾对467名10个月~6岁的孩子同时作了头发和血清浓度测定,发现两者毫不相关。给这些孩子吃了3个月的锌剂后,血锌增高,生长速度也明显加快,但浓度不变。 在国外,有不少曾经竭力主张采用发锌的学者,也纷纷撰文否定了自己以前的研究成果。他们的前车之鉴值得记取。一般人认为,只要能避免感染及肝肾等疾病的影响,血清锌浓度还是可以比较准确、灵敏地反映人体的锌营养状况。
缺锌的防治 合理搭配膳食,是预防缺锌的关键。据测定, 每100克动物性食物含有3~5毫克的锌,而且动物蛋白质分解后产生氨基酸还可促进锌的吸收,故其吸收率可达40%~50%。植物性食物含锌不多,每100克仅1毫克左右,而且其中所含的植酸和纤维素可与锌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故其吸收率仅为10%~20%。水果含锌量极微。因此,为了防止缺锌,应鼓励孩子多吃瘦肉、猪肝、鱼类和蛋黄等动物性食物,并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的习惯。
一旦证实是缺锌,也不必紧张。除了多吃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以外,还可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一般2~3个星期后,孩子的食欲便可明显改善。整个疗程约需2~3个月。由于锌剂对胃略有刺激,故少数病孩服药后偶有恶心,只要改在饭后服用,便可使消化反应显著减轻而功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