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_心理学论文

中国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中国论文,现状论文,心理学研究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健康问题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大事,这也必然导致对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视,而体育运动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手段,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使锻炼心理学具备了发展的强大动力。无论是在研究对象范围的深度、广度,还是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理论的研究假设上,都在发生划时代的深刻变化。

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在锻炼心理学的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极大地推动了锻炼心理学的研究。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心理学方法的一般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锻炼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也使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更大的拓展。对整个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理清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以往不少人也做了许多相关工作,产生了许多诸如论文和专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但主要以竞技运动为主。因此,本文拟从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1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概述

1.1锻炼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

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其研究方法的发展与进步。任何一种理论体系也都是依据一定的方法构建起来的。正如巴甫洛夫所说:“科学随着方法学上获得的成功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级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了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心理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方法的发展与进步。正是心理研究方法的发展推动了心理研究。锻炼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不是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在健身实践活动中的直接应用,不是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邻近学科内容的剪裁与汇编,也不是相关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心理学注释,而是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与特点,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人类锻炼行为,这是一个广泛的、跨学科的以及各种与体育锻炼有关的现象为研究内容的领域。从它的理论基础来看,锻炼心理学源自体育锻炼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思想;从它的学科基础来看,锻炼心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此外,生物学、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也为锻炼心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锻炼心理学是随心理科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科学的发展,为适应体育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25年,格里费斯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是运动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锻炼心理学与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发展相比就更显年轻。当前,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极大丰富了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使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1.2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锻炼心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形成过程与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问题上,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发展自己的研究方法,这是当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锻炼心理学是在吸取当时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及方法体系。由于锻炼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征,且研究对象比较复杂,我们一般使用其他学科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将锻炼心理学的方法论体系归纳为锻炼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如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观,逻辑方法如归纳法、类比法;锻炼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即通常所称的系统科学,具体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锻炼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综述法、思辨法、测量法、个案法、内省法等[2],这些也都可成为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对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进行严格的划分是件困难的事,因为定性研究不等于没有数字,而定量研究中也不乏价值判断和逻辑推理。定性必须依赖一定的概念、事实、材料进行,实证中也必然存在着思辨。所以,我们的划分只是试图说明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实际现状,它是一个较为粗略的划分,仅作为分析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基本设想。在实际研究中采用哪种方法,既取决于研究者的信仰和兴趣,也取决于研究目的和任务。为了研究的方便,按照科学研究的性质分类,我们将锻炼心理学研究统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大类。定量研究一般指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方法。定性研究是基于描述性的研究,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定性研究侧重于和依赖于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象征的描述和理解,并作出定性的分析[3]。

2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分析

2.1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

在锻炼心理学研究中,研究方法使用的状况如何反映了该方面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价值。那么,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成果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状况如何呢?我们认真查阅了从2002-2006年在《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国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和《体育文化导刊》等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有关体育锻炼与心理学方面的文章143篇(除去网上没有刊载的年度论文和与竞技运动有关的论文),虽然不能以此反映全部的研究情况,但也能说明一定的研究领域。首先按照定性、定量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凡是采用了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按定量统计。

在锻炼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应用了许多方法,从大多数发表的文章中可看出如下一些主要特点:第一,定量研究方法占主导,注重定性与定量结合,应用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结合)研究方法的论文89篇,占了全部论文中的62.23%,比例较高。其中,调查法占定量方法中的42.69%,如杨学军(2004)等“对上海体育学院部分学生人格健康调查与思考”[4],盛昌繁(2006)等“对山东农村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调查”[5]。实验法占31.46%,如祝大鹏(2006)“对小学生整体自尊、身体自我概念及身体等级评定关系的实验研究”[6],陈善平(2005)等人的“太极拳教学对大学生A型行为的影响”[7]。测量法占25.85%,如钟伯光(2006)等人的“体育锻炼对香港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8];第二,重视定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在所统计的143篇论文中占了54篇,比例为37.77%。所用的定性方法主要是文献综述(42.59%),如蔡理、季浏(2005)“对运动中疲劳与心理耗竭若干问题研究述评”[9]。理论阐述方法(38.89%),如许健(2005)的“论体育锻炼对协作意识、社会角色、个性形成的影响”[10]。其他占18.52%;第三,各刊物中有关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论文数量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这可能与这些期刊各自的特点有关,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在2004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中国体育科技》由月刊改为双月刊,《体育学刊》则在2007年前还是双月刊。也与所收集的年度期刊数量有一定关系,如《体育科学》2002-2003年度网上没刊登出来,还有一些期刊如《中国体育科技》、《体育文化导刊》等杂志2006年度只刊登出1~2期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表2和表3。大部分研究的主题涉及动机与归因、唤醒、压力和焦虑、表象、自我效能/自信、临床(即治疗)、锻炼干预及锻炼处方的研究,锻炼和心理健康等。

2.2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

2.2.1定量研究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由于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早期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描述、思辨的水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强调锻炼心理学研究的定量化与实证化。锻炼心理学也开始采用实验与调查等手段进行研究,文章中运用定量研究方法的比例也逐渐上升,并且定量研究已逐步成为我国体育锻炼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性范式。但是与国外的定量研究相比,我国锻炼心理学的定量研究往往比较强调结果分析的量化程度,而对研究手段、研究设计、研究程序等环节的重视程度则相对不够。比如在许多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手段往往比较单一,从而不能通过不同研究手段之间的互证增进研究的效度;同时,许多研究的数据收集程序往往不够严谨,对研究情景的控制易忽视,从而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这些问题说明,我国体育锻炼心理学研究目前在定量化方面仍然亟待加强[11]。

说明:《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2006年度只刊登了第1期,《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度只有第1~2期。另外,《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度的论文和《体育科学》2002-2003年度的论文网上也没刊出,可能对统计数字有一定影响,但基本上能反映一定的现状。

在锻炼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中,对实验设计和实验效度的控制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实验研究方法有两大特征:一是可以选择随机样本,并将样本随机分配;二是可以在实验条件下进行精确的控制,以便获得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体育锻炼与心理效益的关系等。因此,通常认为实验法是更为科学的研究方法。然而,在已有的实验研究中,尤其是在体育锻炼的长期心理效益方面,存在着含糊、不相一致的研究结果。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实验设计,实验效度的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

在实验设计上主要涉及训练条件与控制条件的设计。训练条件的设计包括何种训练的类型、强度、持续时间足以引起一些重要的过程,例如,生理素质变化的假设包括对这些变化的测量,作为检查自变量操作的手段,以及该锻炼类型与强度和心理效益的关系(如已有许多研究指出,在中等强度负荷下心理方面的效益最大)。而在控制条件的设计,则强调对控制组来说一些关键过程、因素必须真正得到了控制。除了感兴趣的自变量之外,控制组其他方面的处理应该与实验组一样,只有这样的实验设计才更具科学价值。而在已往的研究中,有不少研究在上述实验设计方面存在着问题[12]。

此外,实验研究的效度问题在当前也引起了较多的争议。在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上,有3种因素影响着实验效度[12]。首先,是研究中途被试的退出。由于这种被试减少不是随机的,这样它就直接破坏了研究初始的随机设计,威胁着研究的内部效度;其次,研究者与被试的期望效应问题。由于社会普遍的宣传与观念,许多实验者与被试会有一个锻炼能产生身心效益的预先观念,在研究中实验者的需求与被试的期望就易于产生作用。这种期望效应就会威胁研究的结构效度;第三,研究大多采用自愿者作为被试,而自愿者的态度、认识、愿望、心理素质等都可能远较其他人不同。这种区别则会影响研究的外部效度[13]。

2.2.2 对定性研究认识不够,部分方法运用不当

由于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将注意力转向定量研究,导致我国不少体育锻炼心理学研究者对于定性研究近年来的迅速进展缺乏必要的了解,没有将定性研究作为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来看待,而是将所有非定量的研究统统归为定性研究。许多研究者往往套用定量研究的评价标准来看待定性研究,认为定性研究充其量只是研究者构想的结果,不具有可量化的形式,从而缺乏科学研究所要求的严格性与客观性,不能称作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因此,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在我国体育锻炼心理学研究中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定性研究[14]。尽管近些年来,不少研究者开始重视借鉴国外定性研究方法,但是,我国锻炼心理学中的定性研究却始终发展相对缓慢,许多研究者往往只是将定性研究看做是定量研究的附属物,更难以做到两种范式彼此间的借鉴与结合。

此外,部分研究运用的方法缺乏科学性、规范性。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使用都有其规范性要求。国内锻炼心理学方面的论文采用的定性方法中,多以文献分析为主。以文献法为例,全面、准确、迅速收集真实可靠的文献,是决定文献研究质量的关键。文献法的基本要求,只要有可能,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很多论文使用文献法找到的资料往往都是二手资料,甚至是三、四手的资料。还有,部分文献分析又往往是不完全文献分析,收集的文献少,代表性也不明显。

2.2.3定量与定性方法结合程度有待改进

任何心理现象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两种表现形态。因此,心理现象的“定量”与“定性”决不能截然分开。“定量”常以“定性”为前提;“定性”需用“定量”来体现。这就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开展心理研究:一条是采用定量方法将心理现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量化,通过数学描述和逻辑推理达到对心理现象的深刻认识,从而揭示其本质;另一条是采用定性方法达到对心理现象的深刻认识,从而揭示其本质[15]。

尽管我国的体育锻炼心理学研究,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一贯强调要在研究中做到“定量与定性结合”,但对于许多研究者而言,他们并没有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作为两种研究范式来看待,这样就容易导致结合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与随意性,从而使得研究缺乏整体性与统一性。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复杂系统,既有客观、可量化的一面,同时也有主观、不可量化的一面,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则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如果在体育锻炼心理学研究中能够结合两者所长,无疑对增进研究效益、提高研究质量大有裨益。但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必须在对两种范式的优势、不足以及适用条件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研究目的将两者有机地组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功用,否则就有可能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对研究造成负面的影响[11,16]。

2.2.4其他学科或领域的方法借鉴盲目

近几年来,在体育锻炼领域,很多研究者热衷于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锻炼心理学问题。这虽然反映了研究者跨文化多学科的视野,但有很多研究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既不考虑这种方法与体育锻炼心理学具体问题的适宜性,也不考虑这种方法产生的深刻理论渊源,为赶时髦、为突破和拓展方法而使用这种方法,结果往往只是借用新的术语和概念对锻炼心理学研究进行表面化的装饰,产生不了具有说服力的研究。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不能无限地夸大其作用。锻炼心理学研究的是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变化问题,具有特殊性和规定性,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研究方法必须具体化和特殊化。

3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的发展趋势

3.1加强系统科学对锻炼心理学的指导作用

所谓系统科学是指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突变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体地说,系统科学方法是指按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来加以考察的方法,即从整体与环境、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使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研究特定对象及其发展的方法[17]。这样,由系统科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系统科学方法就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成为其他学科研究的方法学的基础性依据,锻炼心理学也不例外。

首先,系统科学原理有助于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系统的方法要求将个体的心理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通过体育锻炼,使得个体的心理发展表现出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其次,系统科学原理也有助于我们确立科学的研究思路,在锻炼心理学的传统研究中,人们注意精确的实验设计、严格控制的实验方法,但这种研究倾向对于作为复杂系统的人类的心理结构而言,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正因如此,近年来,在锻炼心理学领域内,兴起了生态化运动,强调在人体心理发展的真实情境中研究人体心理发展的规律,这可以说是系统科学原理在锻炼心理研究中的突出体现。另外,系统科学原理对锻炼心理学研究的方式和方法有重大的影响,从研究方式上说,对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仅仅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联合,共同探讨人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从研究方法上说,单一变量的设计、单一方法的运用,显然不足以探讨人体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多变量综合设计、多方法综合运用成为锻炼心理学研究的共同趋向[18]。可以预见,系统论原理将成为锻炼心理学研究者的指导思想。

3.2 坚持锻炼心理学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取向

针对过去注重实验研究的问题,在实验室进行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实验设计中会更多地考虑在现实的生态环境中的心理研究。现场研究得到发展,在自然情景中研究人的心理规律应得到应有重视,表现出研究设计的生态化。

所谓生态化运动(Ecological Movement)是指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条件下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其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19]。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人体是在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心理发展变化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人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水平、特点,都是该系统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实验室实验由于情境系人为创设,且变量控制严格,孤立考察某个或某些因素对人体心理发展变化的影响,因而难以揭示自然条件下人体的真实心理和行为。为此,就要求对人体心理发展的研究离开实验室,走向现实环境,把实验室研究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现实环境中去,揭示变量之间、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在生态化趋势的影响下,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先进的研究设计方式和研究方法,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准实验设计方法[20]。

3.3 注重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

定性研究在我国锻炼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的定性研究一直停留在低级水平,难以深入。令人可喜的现象是近些年来研究者们特别重视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但是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成为必然[21]。在西方针对定量方法的不足,教育、心理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发展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它是由人类学、人种学以及其他社会学领域的基本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强调在自然状态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可更多地反映自然真实情境下人的心理活动,但是定量研究具有可重复性和客观的优势,两者优势互补。所以,我们在重视定量研究的同时,不应忽视各种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它们的结合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1)用定性资料来帮助解释定量研究的结果;2)同时收集定量与定性的资料,两种方法互补使用;3)将定性分析作为形成假设的途径,然后通过定量实验来检验这种假设;4)对定性资料做量化分析[22]。对于体育心理学研究者最重要的是要思考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的最适性,而且要不断创新,这样才会使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对于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相互融合趋势,有学者曾形象地指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如同我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图,随着各自的不断成熟,二者都将离开自己的极地走向边缘地带而形成平等的对话[23]。尤其是近些年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彼此间的渗透已经成为体育锻炼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许多研究者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研究中结合采用两种研究方法以改进研究的质量、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率,大量准实验研究、个案研究、跨文化研究的兴起就是一个重要标志。

3.4 注意借鉴心理学方法及与相关交叉学科方法

体育锻炼活动中,由于人体心理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复杂性,近年来,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在充分利用本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并借鉴其他相关的前沿学科研究方法。一些前沿学科,如行为学、人工智能等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当代西方心理学和体育锻炼心理学的发展,应加以借鉴和利用。行为学是研究生物行为的科学,近20年来发展迅猛[24]。运动技能学习是行为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体育教育和锻炼中的核心问题,包括动作技能和运动技术学习,提示运动学习规律,是国际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智能机器,并最终达到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科学,人工智能机器的出现,可部分解决心理活动的复杂性问题。同时,模拟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在体育锻炼心理咨询领域,也应该开发自动咨询仪,仪器根据来访者诉说问题自动拟定咨询方案,提出解决问题办法[25]。

3.5强调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创新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出现了综合化的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1)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去研究、探讨锻炼活动中特定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在锻炼心理学中,可采用的研究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为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者逐渐将多种方法综合使用;2)强调大量使用多变量设计。传统的锻炼心理学研究较多地采用单变量设计,其不足是明显的。随着统计方法和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注意采用多变量设计,以揭示个体和群体心理变化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影响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3)强调采用综合设计方式。在研究中,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是两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设计类型,近年来,在越来越重视纵向设计的同时,研究者探索将这两种设计形式结合起来,构成所谓聚合式交叉设计,这种设计既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个体心理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识个体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变化和发展,可以探讨社会历史因素对群体和个体心理变化发展的影响;4)注重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首先,对个体和群体心理变化发展的事实、不同年龄阶段心理活动的状况进行充分地观察和了解,由此对其性质和意义做出定性分析,然后,对定性分析的结果按一定维度进行编码,做出定量化的研究。这样,就加深了对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特点和性质的认识。可获得较为全面的数据资料,挖掘出这些数据资料背后的深层含义[26,27]。

4小结

综上所述,现代锻炼心理学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需要高层次哲学方法的思想观点和基本原理进行指导。也越来越重视其应用性。大量的研究已从理论和实验室研究转向各种形式的现场研究,在真实的情境和条件下控制、观察心理活动,获取数据,成为现代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又一大变化——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互渗透已经成为体育锻炼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许多研究者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研究中结合采用两种研究方法以改进研究的质量、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率,因此,在重视定量研究的同时,不应忽视各种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加强对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研究,采用更先进的统计方法,使锻炼心理学研究方法呈现出综合化、数学化和计算机化的新特点。此外,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在充分利用本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并借鉴其他相关的前沿学科研究方法来提高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水平。

标签:;  ;  ;  ;  ;  ;  

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