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外观质量控制论文_陈斯乐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昌赣客专CGZQ-8标二分部项目部 天津市河东区 30017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日益发展,高速铁路成为未来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无砟轨道由于其良好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高速铁路建设中。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就是广泛应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典型案例之一。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自主研发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轨道结构形式。轨道结构是所有基础工程中的关键部分。由于轨道结构直接跟车轮接触,直接关系到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因此轨道结构施工对各项工作要求很高,任何小的差错很可能就是致命的。本文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底座板外观质量控制做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外观质量

1 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CGZG-8标起讫里程DK261+274.720~DK277+198.270,正线长度15.923km。

主要工程数量为路基10.92km,桥梁5.003km。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单线全长31.846km,其中直线段20.226km,曲线段11.620km。最大曲线半径10000m,最小曲线半径8000m。最大超高140mm,最小超高110mm。设计CRTSⅢ型轨道板5686块,其中P4856型112块,P4925型574块,P5600型4964块,P6730型36块。

2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2.1结构组成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钢轨、WJ-88扣件、预制轨道板、钢筋自密实混凝土、隔离层及缓冲垫层和钢筋混凝土底座板(图1)。

图1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示意图

2.2施工工艺流程图(图2)

3 影响底座板外观质量的主要因素

3.1施工工艺的影响

经多次底座板施工我们发现:在底座板两侧排水坡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工反开挖收面施工,致使底座板两侧排水坡表面平整度差,线性不直顺,严重影响底座板的外观质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梁面平整度差,致使底座板侧模与梁面间存在间隙,且工人振捣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振捣不密实或过振现象,致使底座板侧面存在烂根及大量气泡等现象,严重影响底座板外观质量。限位凹槽施工过程中因凹槽模板拆模时间过早或过晚等原因致使底座板限位凹槽四周混凝土存在塌陷或开裂等现象,严重影响底座板施工质量(图3、4)。

图2 底座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 拆模后烂根

图4凹槽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边缘开裂

3.2地理气候的影响

江西省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全省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在夏季施工时,因雨量充沛,经常存在施工过程中突然降雨,致使混凝土收面困难,表面存在大量雨点,严重影响底座板表观质量。底座板施工过程中因日照充足,致使混凝土表面温度过高,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过快。又因养护过程中洒水不及时,致使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纹等现象,影响外观质量。

3.2成品保护的影响

因底座板为左右幅单线施工,工人的成品保护意识薄弱,施工过程中的机具车辆对已完成的底座板存在磕碰,致使底座板存在掉角等现象。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有混凝土碎渣溅落至已完工的底座板表面,若不及时处理待其硬化后很难清理,严重影响底座板外观质量;

4 采取的控制措施

4.1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4.1.1优化施工工艺流程

优化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梁面凿毛处理→下层钢筋网片安装→L型钢筋安装→U型筋及上层钢筋网片安装→底座板侧模安装→坡度调节板安装→限位凹槽模板安装→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凹槽四角防裂钢筋网片安装→混凝土养护→填充填缝材料→检查验收。

4.1.2工装优化

底座板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底座两侧排水坡施工质量特增设坡度调节板。坡度调节板由盖模、吊杆及支架三部分部组成,固定于底座板侧模上,通过坡度调节板顶面标高进而控制底座板顶面标高。盖模出厂时设计出6%的坡度方便模板安装及底座板混凝土施工。

图5 两侧坡度调节板

图6 增设操作平台

为便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特增设施工操作平台,方便工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正振捣及收面施工,避免踩踏限位凹槽及坡度调节板模板,减少因人为原因导致的结构尺寸不足(图5、6)。

4.1.3增设四角防裂钢丝网

为防止底座板限位凹槽四角开裂,经多次现场研究总结。①将防裂钢筋移动至顶层钢筋上方;②增设高强防裂钢丝网:钢丝网尺寸为20cm*10cm,于中间对折90°,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垂直插入混凝土内,与限位凹槽及混凝土顶面保持1cm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③混凝土浇筑完成10小时后于限位凹槽四角涂抹混凝土养护液(图7)。

图7 增设高强防裂钢丝网

4.1.4混凝土浇筑控制措施

a混凝土浇筑前,检测模板与梁面间的缝隙,对缝隙较大部位采用发泡剂进行填充,减少烂根现象;

b在浇筑凹槽部位混凝土时,应加强凹槽边缘处的振捣,使凹槽模板底部的气泡顺利地排出。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每次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直到凹槽边缘处水泥浆从混凝土表面轻微溢出为准,方可停止凹槽部位的振捣;

c混凝土初凝前人工收面整平一次,初凝后进行二次收面压光,排水横坡处收面压光不少于三次。二次收面压光的时间不宜过早,应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进行,具体时间以用手指按混凝土表面,混凝土表面出现微小印记为准(约3~4小时);

d浇筑过程中,注意检测排水坡的坡度、相邻板伸缩缝位置处的平整度,避免成型的底座表面出现错位现象;

e人工收面压光时,应加强对底座边角部位(凹槽四角、板间伸缩缝位置)的压面,避免拆模时边角部位的破损(图8、9)。

图8 发泡剂填缝

图9 改进后拆模效果

4.1.5混凝土收面施工的优化

刮杠刮平

混凝土顶面采用长度2.5m刮杠刮平、收面。凹槽模板架位置采用0.9m长刮杠人工刮平。混凝土浇筑后约1小时,待混凝土流动性降低,拆除排水坡模板。先用砂抹搓压,再用铁抹收光,终凝前(手指按压有轻微指印)再用铁抹压光一遍。同时采用“边施工边检测”的方法对底座板表面平整度进行控制。既使用水平尺检测底座板表面平整度,对表面平整度偏差较多的地方进行及时修整;使用坡度尺测量排水坡坡度是否大于等于6%,且线形顺直,确保排水坡长度及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4.1.6养护施工的优化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覆盖方式:“一布一膜”洒水养护,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土工布,并将土工布洒水润湿,最后覆盖塑料薄膜,并将塑料薄膜四角压紧。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必要时予以补水。养护用水的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洒水养生由专人负责,白天1人,夜间1人。直线段两侧交互洒水,曲线段从高端浇水。土工布充分湿润后,盖好塑料膜并将边缘压好。每天检查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图10)。

图10 刮杠刮平

4.2针对地理气候影响采取的措施

4.2.1多雨季节采取的措施

现场常备防雨雨棚,尽量避免雨天施工。如若发现天气变化,及时将雨棚打开,将已完成浇筑的底座板覆盖,在雨棚下进行收面施工,减少雨水对底座板外观质量的影响(图11)。

图11 增设防水施工雨棚

4.2.1高温采取的措施

针对太阳直射、高温天气的情况,采取夜间施工措施,减少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对已完成的底座板增设黑色遮阳网,覆盖在底座板表面上,避免混凝土表面温度过高,影响混凝土质量要求。

增加洒水频率,检测限位凹槽内水的吸收情况,发现快干的时候及时补水(图12、13)。

图12 优化前的养护施工

图13 优化后的养护施工

4.3成品保护过程中的控制

加强对工人的教育及监督,增强工人成品保护意识;对已完工的底座板于排水坡边缘处增设塑料角铁,并于塑料角铁上粘贴反光条,避免夜间车辆经过时对底座板进行磕碰;增设安全警示牌,严禁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上车碾压。严禁非施工使用外的一切车辆上底座板碾压。对于刚施工完成的底座板设立安全警示牌,严禁踩踏。

5结论

底座板是无砟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无砟轨道施工的基础。底座板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高速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底座板外观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增加控制措施,进而提高了底座板的施工质量。为现场施工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提高了现场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为类似的工程积累了相关经验。

参考文献

[1]《新建铁路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指导意见》,2014年.

[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4]《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1499.3-2010).

[5]《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2008).

论文作者:陈斯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浅谈桥梁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外观质量控制论文_陈斯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