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依法治国理念下法治思维的培育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依法治国指导理念内容为依据,首先分析依法治国理念下法治思维的培育价值,其次从基于法治实施加强法治思维、通过宣传培训涵养公民思维、营造和谐环境培育法治思维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依法治国理念下法治思维的培育方式,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国理念下法治思维的培育效率,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思维;有效培育
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党治国方针的重要思想,在世界上培养公民法治思维,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内容。所谓的法治思维,就是指人们在认知法律知识的世界观念与思维方式,涉及人们对法律的情感与法律的评价,在人们具有法治思维基础上,人们便可以辩证的看待世界、以法治的价值为主更好的成长与生活。要想充分体现出公民现有的合法权益,应该重点思考如何培育公民的法治思维等问题,以下为笔者对此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1.依法治国理念下法治思维的培育价值
1.1利于依法治国方针的实施。法治的本质含义为法律的统治,的确法律并不能直接参与到统治活动中,需要世界上的诸多人们加以实施。党的依法治国计划,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创建,标志着我国现有的法治机制逐步形成[]1。但是,以机制基础的法治文化并没有形成,如今的法治依旧没有走进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这样就有可能出现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问题。因此只要培养社会上每一个公民具有法治思维与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确定法治思维的内在价值,才会促进依法治国方针的实施,真正的发挥依法治国的效用。
1.2利于社会治理手段的转型。现阶段,我国仍处于转型期,只有顺利的转型,才会确保我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这需要法治思维与法治手段的支撑,不仅是因为现代化社会中存在诸多矛盾现象,还因为以往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也就是说我国的主力政府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此外,在社会市场的深入发展背景下,理性社会的建设也需要行政机构重视市场的发展趋势,促使我国市场相关规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平等性。因此以往的社会治理手段并不能快速的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创新,应朝向法治治理的方向转变管理观念,创新治理手段,而敬公民的法治思维能够充分的缓解社会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问题,通过法律途径,全方位的建设我们美好家园,因此法治思维的培育利于社会治理手段的转型[2]。
2.依法治国理念下法治思维的培育方式
2.1基于法治实施加强法治思维。法治的实施与法治思维之间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公民具有的法治思维可以将法制实施控制在一个限度内,法治实施可以促使公民法治思维的培养与形成,逐步促使公民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法治实施期间,法治的主体正在由精英转变为大众,由此法治实施的主体转变为社会中的所有公民,且在公民实施法治时也就形成法治现象。
比如国家机关的法治实施,需要严格依据立法的规定进行,全面了解公民自身的意见,也就是需要公民充分利用法治思维给予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由此法治思维引导公民摆脱团体的约束,依据社会公益与长久目标,保证立法的合法性以及规范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期间,以法制实施加强公民自身的法治思维,进一步促进依法治国的发展。
2.2通过宣传培训涵养公民思维。对于公民法治思维的培养,法治宣传与培训作为重要的途径,宣传培训的方式需要关注官方单位宣传与高校教育的融合力度[3]。官方宣传单位应全面对宣传的计划进行设置,丰富宣传培训的形式,扩展宣传培训载体,深入进行普法的宣传培训工作。官方宣传应体现出普遍性的特征,进而满足公民的需求,有效的为培育公民法治思维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国家应将法律教育培训列入到基础类型的教育范围内,特别是强调院校开展法律教育的方式,凸显出法治思维培育的重要性,便于培养出社会发展的法治思维人才。在法治思维人才的培育下,可以更好的体现出法治具有规范性与稳定性的特征。除此之外,宣传培训教育的核心内容要保证法律知识广泛宣传和法治精神的深度培育,借助宣传培训,创造出公民之间的尊重、遵守以实践规则的良好风气,由此在规则的驱使下,每个公民便会明确法治思维的发展目标,进而努力投身于国家的法治建设中。
2.3营造和谐环境培育法治思维。法治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在本质上不可以离开公民法治思维与法治信仰而单独存在,公民生活的环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公民自身的思维,站在逻辑的思想角度,营造与整合公民对法治信仰的环境已经成为公民法治思维培育的有效手段,也作为法制实施的关键途径。首先要营造学习法治的和谐环境,因法治思维的培育主体为公民具有的法治思想,且思想的形成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所以要引导公民学习实现培育公民法治思维的目标[4]。
其次要营造遵守法治的环境,应积极鼓励公民以法律为主,通过法律手段监督公民的权力,同时结合公民自身理性的需求,循序渐进的培育公民的法治思维,进而保障每一个公民在法律中积极的成长。最后要营造保护法治的环境,若学习法治与遵守法法治是针对公民个体的,那么保护法治便是针对公民整体的,社会上的任何一个公民都需要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以保持公平,伸张正义的观念自觉履行法律,久而久之,培育公民自身的法治思维,确保我国不断发展与壮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依法治国理念下法治思维的培育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依法治国理念下,国家要重视社会公民法治思维的培育,依据法治思维培育的价值,创新法治思维培育手段,通过科学的方式,逐步发展每一个公民的法治意识,进而培育公民的法治思维,共同建行出美好的家园,凸显依法治国方针的效用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作翔[1,2].法治思维如何形成?——以几个典型案例为分析对象[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8.
[2]曾丹.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现状•问题•路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4):20-20.
[3]叶扬,谢德城.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江西的典型经验[J].人民法治,2017(9):57-58.
[4]张文显.治国理政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J].中国社会科学,2017(04):41-67.
论文作者:刘凤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法治论文; 思维论文; 公民论文; 依法治国论文; 社会论文; 理念论文; 法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