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变得越发多样。在一切以便利为优先的今天,应运而生的外卖行业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始终难以有效解决的一次性外卖垃圾问题。本论文明确针对该项问题,提出设计了一款环保外卖垃圾桶,从方式上对外卖垃圾进行一次分类,旨在通过这种分类,初步解决外卖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大量原材料浪费问题。
【关键词】环保 外卖垃圾 垃圾分类
1、研究背景
普通塑料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如果随意丢弃,不仅数百年无法降解,还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然而重新被回收的废旧塑料经过处理后,可以重新制成纽扣、笔筒等生活用品,甚至是炼油的好材料,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的汽油和柴油,被形象地比作“二次油田”。而纸制品由木材制成,1吨废纸可再造700公斤好纸,少砍17棵树,还能减少纸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我国目前的纸制品回收率很低,只有20%左右,每年不得不进口大量废纸,20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洋垃圾”事件,就是这种尴尬情况的真实写照。这些浪费绝非不可避免,恰恰相反,它们完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被改善甚至杜绝。
垃圾分类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作为潜力巨大且势头良好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的垃圾分类情况虽较前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大差距。在日本的公园、高速公路休息站等公共场所,通常会设置一大排垃圾箱,分别收集生鲜垃圾、瓶子和罐头、塑料饮料瓶、报纸、不可燃垃圾以及其他垃圾等。在这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人们用餐后拎着一袋垃圾站在垃圾箱前,从袋中一件件地掏出垃圾,经确认后分门别类地扔入垃圾箱。日本垃圾袋是半透明的,所以扔了什么垃圾基本一目了然。如果想“偷懒”,很可能被人指责。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在美国,不同地区垃圾分类不同。比如旧金山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普通垃圾;洛杉矶将垃圾分为三类:可回收垃圾、植物垃圾和普通垃圾。纽约是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城市。市政府统一规定,垃圾桶分蓝色和绿色。纸类垃圾放在蓝色桶中,瓶子罐头等放在绿色桶中,秋季的落叶和冬季的圣诞树则由专人回收。
2、研究目的及意义
该款环保垃圾桶的设计核心,在于完成初步的垃圾分类和最大程度上利用垃圾桶的空间。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外卖垃圾进行较为完整的初步处理。该款环保外卖垃圾桶外观为一规整的圆柱体,桶身高度1米,两底面直径80厘米,总容积约500升,与通行的室外标准公共垃圾桶尺寸基本一致。
3、研究及设计理念
3.1 垃圾分类
该款环保外卖垃圾桶的分类回收功能是通过分隔功能区域来实现的。在整体上,我将其分出食物区,餐盒区,餐具区和包装区四大功能区,每个功能区都是完全依据垃圾桶的具体形状进行的划分。其中,餐具区和包装区又具体的分出了塑料制品区与木制品区,旨在“便利”的大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的完成垃圾分类的目的。
3.2 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该款环保垃圾桶为一圆柱体,而圆形底面势必带来不可避免的空间浪费问题。为有效解决该问题,我在设计的时候做了多方面考量,将扇形区域尖角部分难以利用、同时易于形成垃圾存留的缺点,在划分功能区的过程中,根据餐盒、包装等不同种类外卖垃圾的特点,通过对功能区的合理分配,有效避免了空间浪费的问题。
3.3 设计内容
在该部分的介绍中,关于垃圾桶各部分的拆装办法、垃圾的投放方式及标识的设计等内容,我在“整体设计”部分统一进行说明。
3.4 餐盒区
在整体的设计中,两两对称的四个餐盒区又被具体地分出了“方形餐盒区”与“圆形餐盒区”。我以“外卖餐盒”、“一次性餐盒”等为关键词,搜索了淘宝网上最热销的各类外卖餐盒,其中方形餐盒的最大数据为22.5*19.5,反观我所设计的环保外卖垃圾桶,方形餐盒区的数据为28.2*20,完全满足容纳条件。用同样的方法搜索热销圆形餐盒的结果,上口径最大的产品不过17.3厘米,而本文的设计预留出了30厘米口径的圆形餐盒投放区,可以充分完成收集圆形餐盒的使命。就我的观察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外卖餐盒均为塑料制品,故餐盒区的设计主要针对塑料餐盒而言,但同时,我也并不排除纸盒包装的存在,对于这部分体积较大的纸盒,在其他垃圾都通过该款环保垃圾桶回收之后,完全可以与家中其他纸质废品一同处理,故该区域未特意设计大型纸盒收集区。
3.5 包装区
该功能区是体现该款环保垃圾桶设计理念的核心区域之一。由示意图可见,包装区零散分布于餐盒区旁边的边角部分,对于形变程度大且体积较小的外卖包装而言,这些通常来说难以有效利用的不规则区域无疑是最好的归宿所在。它们不仅可以充分对边角进行填塞,同时,外包装相对其他垃圾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也决定了其回收的相对便利,即便是如此难以充分收集的不规则边角区,也基本可以达到全部回收的水平。就我的观察和调查结果显示,在众多各式各样的外卖包装中,纸制品与塑料制品算得上平分秋色,是故我在设计过程中也考虑到这种情况,在包装区的划分中,区分了塑料包装区与纸制品区,从设计的源头上,尽力避免分类不清导致的二次回收难以分类问题。
3.6 餐具区
该区域是另一个同时体现该设计两大核心理念的区域。在该款环保外卖垃圾桶的设计中,我将餐具区定在了食物区四周的不规则尖角部分。与外包装非常相似的是,餐具同样具有体积较小、材料独立性较高、回收较方便的特点,用于填充利用率通常较低的不规则区域非常适合。与此同时,在餐具的制作材料方面,塑料制品与木制品同样份额相当,故餐具区的划分也有塑料餐具区与木质餐具区的区别,将通过不同的标识进行进一步区分。
3.7 食物区
在垃圾分类中,厨余垃圾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剩饭剩菜本身较难处理,却又有着较高的回收价值,故对于这部分的设计,本着最大可能方便进一步处理的原则,我将其设计在了垃圾桶的中心区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示意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食物区向下直通到底,也是该区域的开口部分。无论在位置还是面积上都较为充分的底面开口,正是因为考虑到下一步的收集处理问题,同时,我将食物区的形状设计成非常规整的圆柱体,旨在尽力排除食物贮留桶内、难以清理的问题。
3.8 整体设计
在不同种类垃圾的投放方式上,整体分为“上部投放”与“侧面投放”两种。四类功能区中,食物区、餐具区与包装区直接从垃圾桶上方投放,其中食物区设计为脚踏式开盖,设计顶盖的目的在于屏蔽气味,而脚踏式开盖可以有效解放双手;餐具区与包装区不设顶盖,一方面为节省材料,同时也方便了餐具跟包装的投放。在该款环保垃圾桶的设计中,各类餐盒的投放方式是笔者重点考虑的内容。人们在面对随处可见的标准公共垃圾桶的时候,投放外卖餐盒的方式十分随意,不但造成收集空间的浪费,也同时增加了环卫人员在处理这些参差不齐的餐盒时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本着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的原则,我将餐盒的投放口设计在了桶身的侧面,长度与宽度刚好允许平行地面投放,尽力避免有人横放有人竖放的情况发生,方便进一步回收处理。
除了食物区在下部开口之外,其他各部分均可独立拆卸,且上下两口均可打开,在设计上最大可能便于倾倒清理。而在各区域的标识设计上,我也进行了明确区分。有顶盖的功能区均在顶盖上用汉字写明投放内容,无顶盖的餐具区和包装区,其标识将分别在其与食物区及餐盒区相邻的分隔边,以稍小字体加方向箭头的方式进行标明。外卖产业面向的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公司职员及社区住户三大类。对于各大高校,可在宿舍及教学楼内各楼层放置合适数量的环保外卖垃圾桶,由学校统一进行分类回收;对于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办公区附近或者公司楼下放置垃圾桶用于外卖垃圾的回收;对于社区,可在楼道内及楼下,划片进行放置,方便住户使用。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为环保外卖垃圾桶设计不同的外观,在发挥外卖垃圾分类功能的同时,也不会破坏整体环境的美观。
总的来说,该设计通过对一份外卖产品可能产生的不同种类垃圾较为细致的区分,达到了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处理的目的,且通过设计中的各种考量避免了空间利用不合理造成的空间冗余,对于解决垃圾分类不彻底导致的材料浪费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意见与建议
4.1对有关部门的建议
1.垃圾分类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奖惩制度的建立,是规范垃圾分类情况的根本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由上而下,层层到人,建立相应的监督监管机制,同时科学地设立分类垃圾桶及垃圾回收中心,在向社会大众提出高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垃圾分类的成功开展提供方便。
2.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及平面公益广告的大量投放,社会各界响应号召,学校、单位等公共场所率先示范,向社区下发不同种类垃圾回收日历及分类垃圾袋等多种方式,多方位、多角度普及垃圾分类的积极意义,从而达到提高垃圾分类水平的目的。
3.就该款环保垃圾桶所针对的外卖垃圾问题而言,笔者认为,进一步推广普及新材料制品来代替传统的塑料制品和纸制品,不失为更好地处理方式。尤其对普通的塑料制品而言,其降解年限超过200年,死于误食塑料袋的海洋哺乳动物每年多达数百万,而新型的可降解塑料仅仅需要数月至数年即可完全降解,对环境的危害极小。
4.2对普通消费者的建议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能做到的一是尽量避免对普通塑料及木材制品的使用,其二就是做好垃圾分类。在减少使用方面,可以自己准备布制购物袋、饭盒及碗筷,而在做好垃圾分类方面,笔者设计的环保外卖垃圾桶也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尝试。
5、总结
在垃圾分类方面,港澳台地区已经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从20世纪初期开始陆续出台的“垃圾源头分类计划”及后续一系列相关规定,在十年后的现在,已经逐步走上正轨,这些城市垃圾分类的水平和专业程度可以说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不相上下。获得第83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巴西电影《垃圾场》,将镜头对准了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全世界最大的垃圾掩埋场的工人们,通过对他们分拣垃圾工作的近距离拍摄,向之后数年甚至数十年间势必变得更为严峻的垃圾处理问题做出了真实而残酷的反思。只有混在一起的垃圾才是垃圾,我们所面对的,从来都不仅仅是垃圾、大气污染、全球变暖,而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变废为宝,坚持可持续发展。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这个数字还将继续扩大。经济在进步,生活水平在提高,我们能说出上千个品牌的名字,却连“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区别都无法分清,实在是对这个时代最大也最尖锐的一笔讽刺。
7、致谢
在这接近8个月的设计研究中,老师、爸爸妈妈及身边的同学都给我了很多的设计灵感及思路,非常感谢他们给我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学会了独立思考、独立探究,也让我学会了独立查找文献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更让我知道,任何事只要坚持做下去,一定会成功。
参考文献
[1]郭延柱,王艳艳,王聪杰.绿色学校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设及运行[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182-183.
[2]王子彦,丁旭,周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研究——对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经验的借鉴[J].东北大学学报,2008,10(6):50-504
[3]彭德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法律规制——基于对澳大利亚城市的考察[J].政法学刊,2011,28(3):86-91.
[4]阎宪,马江雅,郑怀礼.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标准的建议[J].环境保护,2010(8):44-46.
[5]陈兰芳,吴刚,张燕,张仪彬.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J].生态环境,2012(2):142-145.
[6]周是今.瑞典为何没有“垃圾围城”[J].金融博览,2010(2):36-37.
[7]王君,宾晓蓓,彭华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国内外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1):12-17.
论文作者:王翼,迟利敏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垃圾论文; 外卖论文; 垃圾桶论文; 餐具论文; 出了论文; 食物论文; 区域论文; 《科技中国》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