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了油田职工标准化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原则,以标准化知识、技能、态度模块对课程进行分类,构建了油田员工标准化培训课程体系。
关键词:标准化培训;培训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机,标准化在科技技术、智能制造、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等领域的运用更加广泛,因而标准化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能源公司,制定了以“标准优先、共性为主、面向国际、源头入手、执行有力、注重实效”的标准化工作六原则。并依托中石油大庆培训基地建设了“中石油标准化教育培训基地”,普及标准化知识、培养企业标准化人才。
一、构建油田员工标准化培训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建设,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以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为代表的高校,开设了标准化工程专业,以培养具有标准化技术的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为国家输送标准化人才。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化研究机构,围绕标准在制修订、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的标准化专业培训。在中石油内部每年都会开展标准化类的培训,在集团公司层面面向各板块中层管理人员开展管理类标准化知识培训,在各油田公司层面每年会针对各类工种开展标准宣贯培训班,在各油田基层单位针对HSE标杆站队的建设要求定期开展结构化在岗培训(S-OJT)。虽然在油田内部标准化类培训覆盖到了各层面,但仍存在培训资源投入不足、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课程内容系统性差、课程内容与实践匹配度不高、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的情况,因此构建解决油田企业标准化工作实际问题的培训课程体系十分必要。
二、油田员工标准化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油田企业存在人员队伍接续不足和年龄老化等问题,青年员工即将走上岗位核心位置,其对标准化知识的需求的延展性更强。油田标准化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兼顾通用性和特殊性,突出岗位能力,按照岗位性质特点明确各类岗位员工的岗位能力,构建出适应各学员层次的“菜单式”标准化培训课程。
三、油田员工标准化培训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及课程
油田员工标准化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提高员工的态度、技能、知识为载体,采取分层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员工的培训迁移能力。对基层员工,强调标准化态度和岗位专业技能的衔接;对标准化从业者,聚焦岗位专业能力和标准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对标准化管理者,突出标准化知识体系框架的构建,形成对标准化的整体性认知(图1)。
图1
1.标准化态度类课程
该类课程以现场教学、拓展体验、参观、模拟实践为主要教学方式,以体验标准化原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直观教学的方式实现员工对标准化本体维度的认知。
2.标准化技能类课程
该类课程的培训对象是从事某一专业的标准制修订、标准体系建立的标准化从业者,标准化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具有跨界性特点,即其岗位能力要求从业者必须同时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标准化技能。依据岗位能力特征建立的标准化专业技能包,课程有标准化法律法规、标准的结构与编写、企业标准化、综合标准化、标准化效益评价方法等课程。
3.标准化知识类课程
标准化知识类课程是标准化的综合课程,主要培训对象是标准化管理者。在企业里,由于标准化工作具有日常管理的基础性和核心技术的开拓性双重特性,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时侧重建立标准化知识体系。课程涵盖,标准化概论、标准化前沿、各国标准化建设、计量管理、合格评定、质量管理、标准与国际贸易等课程。
四、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成人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趋利性的特点,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培训对象对教学体验的新要求.要将以往的“教学设计”向“学习设计”转变,培训师的角色从教学过程的实施者向辅导者进行转变,其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培训学员进行知识管理。培训课程必须注重成果的转换,课程的成果形式可以是方案、行动计划、学习感悟、标准文件、微视频、成果汇报等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习放在中心位置,但现实情况中培训师普遍还没有具备辅助培训学员进行知识管理的能力,因此在标准化的课程体系设计上应当增加培训课程催化落地类课程,以完善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培训课程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上 刘波林.标准化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J].中国标准化,2013(8):42-46.
[2]洪生伟.高校标准化课程的策划与研究 [J].上海标准化,2009(2):30-33.
作者简介:崔智敏(1986.12-),女,黑龙江省大庆人,硕士,主要从事标准化研究、标准化类培训课程开发、培训管理等工作。
论文作者:崔智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课程论文; 油田论文; 课程体系论文; 知识论文; 员工论文; 岗位论文; 培训课程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