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文献信息建设与服务_图书馆论文

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文献信息建设与服务_图书馆论文

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建设与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殊教育论文,文献论文,图书馆论文,学校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以盲、聋和肢残的残疾人为招生对象,培养计算机、财会、服装、按摩、工艺美术等专业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建校时间较短,图书资料基础较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文献信息需求越来越大,对图书资料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发展,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全面加强学校的文献信息建设和服务,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培养高素质的残疾人才服务,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也是提高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保证。

1 特殊教育学校文献信息需求的主要特点

和一般学校相比,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学生的文献信息需求虽有不少共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点。这是因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读者是由盲、聋和肢残人这一特殊群体组成的,对他们的文献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有许多特殊性。

(1)信息载体的多样性。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读者,有一部分(如肢残人)和普通学校的学生读者没有什么差别;而盲生,一般的书刊看不见,必须读盲文书刊。要把盲文书刊的订购、收藏作为学校图书馆的基本建设,既要订购、收藏盲文书刊,又要根据方便学习的原则,将它们转制为有声读物(因盲文书体积大、价钱高、携带不便,而录制成磁带后,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以满足盲生的信息需求。另外,根据聋人接受信息时对图像的敏感程度明显地高于文字的特点,图书馆应购置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材。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图书馆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2)信息需求的多样性。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读者的信息需求有许多特殊要求,不仅需求量大,而且对信息的利用方式有很大的差别。盲生除能触摸盲文外,还可通过有声读物获取信息;聋生除能阅读各种文献资料外,还能收看多媒体信息。学生信息需求的多样性,给信息设备设施建设和信息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读者服务的多样性。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读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理上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心理上造成沉重的负担。作为学校的文献工作者,不仅态度要热情,而且在信息服务上要适应他们多样性的特殊要求。馆舍建设要实现无障碍化,保证盲生和肢残学生畅行无阻;书架上的图书不能摆放太高,以免乘座轮椅的肢残生够不着;文献信息数字化加工,要充分考虑到盲、聋学生对音频、视频信息的特殊需求,加大相关课件、教材、课外读物数字化加工的力度。

2 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文献信息及其数字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任务

我校是多专业的中等特殊教育学校,建校时间较短,图书资料、文献信息底子较薄,基础较差,再加上经费短缺,文献信息及其数字化建设的任务很重,困难很多。必须统筹规划,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实事求是地确定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落实。文献信息及其数字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顺应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趋势,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立足当前,打好学校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基础,建立具有特殊教育特色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着眼发展,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迈进,不断提高信息服务保障能力。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目标、任务是:

(1)建立适应教学需要、特色鲜明的馆藏体系。鉴于目前学校图书馆馆藏不足、资料缺乏的现状,应加大对图书资料的采集,打好传统图书馆的基础。图书资料建设重点应围绕三个方面:一是加强计算机、财会、服装、按摩、工美等专业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以适应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二是增加科普类读物,特别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参考资料,以增加师生的科技知识;三是增加政治、青年修养和文学艺术类读物的收藏,丰富师生的课外文化生活。限于财力,馆藏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能日积月累,逐步完善。

(2)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多载体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师、学生对多载体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目前信息市场上电子图书、光盘、录音录像资料比较丰富。限于财力,要精心挑选与专业教学关系紧密、质量较高的信息产品,及时提供给教师、学生使用。

(3)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建立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当今,国内外图书馆正处于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变之中。不论任何类型的图书馆,管理自动化、信息数字化、服务网络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作为特殊教育的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定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从一台计算机、一个管理系统起步,逐步实现图书馆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的过渡。

3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对策措施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建设和信息服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既涉及资金、条件,又涉及人员、技术,必须领导重视,加大投入,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和逐步发展的对策,经过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逐步实现建设目标,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观念,改革创新。作为图书馆管理者、工作者,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研究和认识现代条件下图书馆发展、进步的新理论,特别是数字图书馆方面的理论和技术,树立新的图书馆理念。要紧紧围绕学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探索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热情地做好信息服务保障工作。

(2)统筹规划,稳步发展。图书馆是学校的基本建设,是办学的重要支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要从特殊教育学校的现实出发,着眼未来的发展,全面规划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从馆舍建设、阅览座位的设置、图书资料馆藏建设、管理方式的改革,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和管理,都要统筹安排,规划到位。要根据条件,分清轻重缓急,抓住重点,逐步付诸实施。要长计划短安排,既要有五年、十年规划,又要有短期工作安排。经费如何筹措,建设任务如何确定,建设目标如何实现,都要科学筹划,按照蓝图逐项落实。

(3)适应需求,注重效益。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要由学校专业教育的信息需求牵引,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千方百计地满足教师、学生的信息需求。要注重服务效益,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是图书馆努力的方向。当前,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一方面要搞好图书馆自身建设,引进先进成熟的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加大数字化信息的采集,特别是尽力满足对盲、聋学生特殊的信息需求。

(4)多方筹措,加大投入。制约特教学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最大的问题是经费短缺。解决这个问题,一靠主管机关和学校领导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图书馆在特教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增加对图书资料经费的投入。二靠图书馆精打细算,多方筹措,积极争取社会福利组织、社团、企业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和赞助。三靠发动群众,把教师、学生当作图书馆的主人,可开办“图书银行”,动员教师、学生将自己的图书资料存放到学校图书馆,既方便别人借阅,又可扩大自己的借阅范围,利人又利己;还可与图书出版机构、经销商加强联系,实行图书租赁制,争取购书高折扣优惠,取得他们对特殊教育的支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5)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搞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资源(包括经费)是基础,服务是宗旨,而关键在人才。要搞好图书馆管理和服务,首要的是提高管理员自身的素质。一是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把一心一意为学校师生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职责。二是要加强理论学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特教学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多为读者提供载体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标签:;  ;  ;  ;  

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文献信息建设与服务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