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实施中的体系论文_荣贺新

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实施中的体系论文_荣贺新

摘要:通过完善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将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涵盖,还能提升整个工程的管理水平,保证建筑的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如何完善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实施中的体系。

关键词:完善;标准化管理;建筑工程;体系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推进,通过完善标准化管理的模式构建建筑工程施工体系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 项目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定义及意义

1.1 项目标准化管理定义

标准化管理体系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最常应用的一种管理模式,能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还能有效地对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多种解决方式来对其进行解决。一般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问题条款的解决来进行使用和执行这项管理模式能够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工程项目的标准化需要按照以前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来进行有效地复制,将管理模式的相似之处和优点融入到自己的管理工程中,高效的解决目前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也能进行有效地预防工作,通过这种方法让建筑管理的有效性明显的提升。

1.2 实施项目标准化现场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施工的现场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的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还能在工程进行时通过之前工程项目的成功经验来对当前的工程进行管理,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来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提升,并且将工期有效地缩短,将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通过这种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将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进行创新,将建筑企业的整体工程水平得到提升。除此之外,要想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少出错,就需要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来提升整体的工程建筑水平。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浪费,将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本有效地降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利益。

2 完善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实施中的体系建立策略

2.1 管理制度的标准化管理

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是整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对于组织机构的运营十分重要。在进行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企业的情况和实际工程的情况进行灵活有针对性的进行,在法律和行业的制度内来对制度进行保障,也是确保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加强是促使每个岗位积极运行的重要方式,在规章制度的限制下能够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也是促使各个施工人员进行标准施工的前提。质量保障体系是约束每一个人员遵守施工规范,保证施工速度的前提,也是督促各个岗位开展高质量施工的重要保障。

2.2施工合同的标准化管理

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进行标准化管理。建筑工程项目会涉及非常多合同,比如材料供应合同、发包合同、劳务合同等,其中发包合同作为关键,在合同签订前做好谈判和协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水平。为了降低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确保其管理状况良好性,则需要承包商及管理人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合同管理意识,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及建设要求,全面了解其合同条款,进而针对性的开展合同标准化管理工作,满足工程项目合同科学管理要求。同时,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需要承包商及管理人员能够对工程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有着更多的了解,使得合同执行中纠纷事件发生时能够根据当地法律进行有效处理,充实合同标准化管理中所需的法律知识,确保其在实践中的管理状况良好性。

2.3 建筑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在实现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发挥其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则需要在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的指导下,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适应实践中的形势变化,丰富施工现场管理内容的同时满足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逐渐提高方面的要求。建筑工程原材料质量、设备的好坏关系到工程项目最后的质量,而且材料质量的好坏有时不仅仅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的问题,甚至还涉及到工程安全以及人员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中,需要管理人员注重材料及设备的质量管理。具体表现为:①严把材料质量关,对于材料的选择和把控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入手,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包括材料的选择、采购、运输、保存以及使用等等都要有专人负责,并且要落实责任制。尤其是材料 的选择和采购上,一定要严格,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检查方可进入施工现场,确保建筑施工现场作业计划实施中所需的材料有着良好的使用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应用中的质量问题发生率;②在建筑施 工现场设备管理中,需要建立并设施设备方面的维修及保 养工作机制,且将这些机制实施到位,使得施工现场设备应用中的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消除,优化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功能的同时提升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

2.4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标准化建设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和施工质量十分重要,良好的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和施工质量是整个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保障,而在具体施工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的进程以及建筑施工的成本。标准化建设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现场安全防护中极有必要,首先,要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并且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实施以及责任意识,通过购置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公示栏、防护网等措施营造安全的建筑施工环境。同时完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落实现场施工工作。

2.5 建筑质量的管理标准化

(1)结构实体的质量管理标准化。通过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和安装工程等四大部分实体结构的充分考虑,对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质量、施工工序及质量验收进行相应的控制,在长期的实践中践行这些方面的质量管理标准化,从而增强建筑结构实体质量管理效果。(2)管理行为的标准化。实践中可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这两个层次入手,实现其管理行为标准化,并通过对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分包管理、施工管理、培训管理等要素的充分考虑,针对性地开展其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逐步实现建筑工程管理行为标准化。(3)落实好质量终生责任、强化建筑工程质量过程管控意识,总结好其常见质量问题并加以处理,且需要与安全标准相结合、与日常质量监管工作相结合,逐步实现建筑工程实践中的质量体系建设,提升其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水平,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实现提供保障,给予工程质量提高可靠保障。

3 注重标准化管理的有效践行,控制好其践行过程

结合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际情况及要求,在提升其管理水平的过程中,需要对注重其标准化管理的有效践行,并对其践行过程加以控制,满足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方面的要求。具体表现为:①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状况良好性,并对其管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则需要注重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践行分析,并从安全管理、质量及进度管理这些方面入手,实现对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践行效果的全面评估,给予工程实践中的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相应的支持;②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践行过程中,为了降低其中的问题发生率,则需要对其践行过程中进行科学控制,且将相应的控制工作落实到位,从而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实践中有着良好的践行效果,进而满足其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4结语

综上所述,标准化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各个层面,其中,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前期调研、施工现场和施工团队的各个阶段和施工组织人员管理皆属于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管理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永滨.建筑工程的标准化管理探索[J].中国标准化,2018(8):48.

[2]胡洁.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6):201202.

[3]严志亮.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标准化[J].技术与市场,2014(6):294.

[4]朱长亮.技术标准化管理与建筑工程降本增效[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0):101-103.

论文作者:荣贺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实施中的体系论文_荣贺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