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存在管理模式落后、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制约。文章首先对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BIM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共享与管理
前言
BIM技术;工程造价;共享与管理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时,传统的管理体系比较落后,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BIM技术作为一种可视化技术,可以高效的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管理。文章在BIM技术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工程介绍
某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为0.98万m2,建筑总面积为9.18万m2。建筑地上28层,地下3层,楼下设有9层裙房。建筑主要由于办公和商业。在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本工程使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显著降低了手动计算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2、工程造价在管理上遇到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即全过程的判定、控制和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的费用。虽然我国在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的管理,但是整个造价行业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产生了阻碍,即造价管理水平较低、模式比较落后、与市场出现了脱节、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等方面的问题。
2.1造价管理模式落后。传统计划经济对我国造价管理模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目前使用的计价方式主要是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所以项目投资额的确定,是以定额作为参照标准,按早期标准对额度进行确定,材料单价片面的强调统一性、综合性和指令性,因此这不符合市场经济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2.2前期预算不够准确。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前期预算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成效的影响非常大。确保前期预算的准确性,首先是信息共享,在对预算定额进行设定的过程中,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才能保证在制定预算的时候,获取更充分的参考,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预算定额。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并缺乏互相交流的平台,信息共享的程度并不高,造成信息流失与传递的延误,不利于预算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信息的不充分,忽视了工程某环节的考量,进而会造成预算的不准确。
2.3造价管理和市场出现了脱节。目前,造价管理是通过主管部门统一对预算定额进行编制,然后结合调整以后的市场动态信息进行计算,这也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按照地区平均生产力水平进行计算,并编制统一预算定额,但是这样的定额指标在更新时具有时间性和阶段性,而由于每年实际生产力水平都在不断的发展,所以严重的市场滞后性就一直伴随着定额指标,使得定额指标不符合市场的实际情况。
2.4造价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造价的预算一般是通过二维图纸来实现的,不但要求相关人员的读图能力要高,而且还容易造成误算或者漏算,以及造价过程耗时费力,造价信息的准确性也不高,需要随时审核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BIM技术的基本特征以及建筑信息模型
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来建立建筑模型,再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来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其具有的五大特点: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BIM技术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BIM数据库信息时效性。将建筑物的信息参数通过BIM形成三维模型,当工程项目的数据信息发生改变时,只需要将相应信息在BIM模型中加以调整,则整个数据库就会自动更新,随着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不断变化。
3.2工程造价的精确度。由于参数化模型的BIM技术根据空间拓扑关系与3D运算,造价人员在BIM软件中相对调整一定的计算规则,系统自动、精确地完成运算,进而对工程量信息做出统计。在这一过程中,对工程量造价人员不需反复进行计算,进而大大提升了计算的精确度。
3.3BIM数据库的共享。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造价资料极其重要,把资料信息通过BIM参数模型再经过数据库,做好汇总与保存工作,从而达到让项目参与各方得以共享和交流。在信息共享与传输等方面通过BIM技术提供的技术支持,使得全过程的信息沟通与传送在改善工程造价管理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4、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
4.1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的是BIM的可视化和模拟建设等功能,为了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预测评估,则业主通过可视化的BIM技术来观察设计方案的三维建筑实体模型,运用BIM模型中构件的可运算性、利用类似项目的BIM数据,造价人员再搭建拟建项目的模型,从而快速的统计工程量信息,然后将价格信息和估算指标经过造价的云端系统快速查询得知。
4.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项目设计阶段,其对工程造价能达到70%左右的影响程度。项目设计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利用BIM模型的历史数据,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工程基础数据、拆分实物算量,保障项目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而控制工程造价;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可以利用BIM构建的建筑信息模型模拟施工,保障施工方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4.3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BIM技术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在招投标阶段,为了防止因遗漏对下一阶段造成工程量不清而出现的纠纷,招标代理机构或建设单位可以利用BIM模型中的工程信息快速提取工程量,准确编制工程量清单,从而保障招标信息与设计信息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投标人为了制定符合自己的投标策略,可以利用BIM模型数据提取工程信息;为了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让BIM平台和互联网有机结合,同时,这也有利于招投标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监管。
4.4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把造价控制在计划投资额的范围以内,并定期对于实际造价与目标值进行对比、发现与纠正偏差。工程计量、设计、变更、进度款支付和使用资金计划等方面都是由BIM技术全面进行管理。并通过BIM数据库,采购人员准确掌握材料设备情况,便于对原材料安排采购计划。BIM模型提取施工阶段、工程量,有助于进度款的支付与建设资金的安排工作。BIM作用是: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对进度进行安排;对各工种与工序无缝进行对接;对设备合理安排;优化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通过BIM模型,工程量和变更和进度变更可以快速反应在造价上面,为索赔管理提供合理的依据。
4.5竣工结算的造价管理。利用BIM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实际工程造价,从而大大提高结算的效率和准确性。竣工结算计算起来非常复杂,不仅需要综合测算,而且还涉及的方面、规模较大,随着设计、施工等阶段的完成,BIM数据库也在不断的健全完善,而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施工现场签证等信息已经实时更新到数据库。
5、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使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改善,提升造价管理效率,保证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玲,陈欣.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J].建筑经济,2014(1):49-53.
[2]杨佳春,王花.BIM技术及其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3):85-87.
[3]俞鑫.浅析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10):103.
[4]张天骄.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6:224-225.
论文作者:李绩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信息论文; 造价论文; 技术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