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地铁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势必要逐步适应现代社会,故如何进行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成为现代交通企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地铁行业为例来对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常见的信息化建设主动性意识不够强、管理机制适应缓慢、系统整合和信息交互间存在冲突、资源浪费和信息匮乏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更好的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效率。
关键词: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地铁行业;市场需求
地铁在我国交通运输业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必须的,它将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整合起来提高地铁事业的服务水平。对地铁运营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节约城市空间,而且还可以缓解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对地铁运营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得地铁企业运营管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本文以地铁行业为例子来对其进行思考分析,主要对其市场需求、现存问题以及建议进行思考。
1 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1.1 信息化需求阶段
地铁运行管理存在三个阶段,他们分别是建设中心期、建设运营期以及运营中心期,它们是地铁发展必经的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地铁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主要是建设管理和协同办公类信息系统,扎实基础工作;第二个阶段是对设备维修、施工调度以及车务服务这几个方面的业务进行了解。在该阶段,企业的规模会迅速扩张,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其他的管理问题,所以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主要是对人力管理、运营办公、生产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第三个阶段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对稳定,从原本的投资建设改变为优质服务、资源开发为主的建设,对企业内外部都进行合理的管理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故在该阶段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主要是资源开发、决策支持以及线网运营等。
1.2 分对象的信息化需求
地铁的信息化系统主要有面向乘客、面向操作、面向调度以及面向决策这几个方面组成。
第一是乘客的需求,因为科技的快速发展,乘客对于地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故地铁企业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奖信息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宽来为乘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乘客对于地铁服务提出的建议,企业也需要及时反馈,这可以更好地推动地铁的发展。
第二是操作层面的需求,这主要是针对操作工作人员而言的。以往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统计以及数据分析,这使得工作人员的效率无法提升。现代,通过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让工作人员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身能力和服务质量上。
第三是调度的需求,调度部门是运用产生信息管理的中间枢纽,它对调度命令管理、施工计划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比如其中的调度命令编制、发布和流转的信息化使得企业运营管理信息的执行跟踪取得一定进步;对于对停送电、动火令等对地铁运行造成安全威胁的施工进行严格的控制。
第四是决策支撑的需求,它主要是对资产、资金以及运营信息的流转和汇总开展工作,使得地铁的发展更加平稳。
2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建设主动性意识不够强
基层的工作人员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但是现实生活中可以明显发现他们的主动性意识不够强,这对于信息化建设是有一定的影响。生活中的交通运输站点和设施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这使得一些信息的收集采纳十分困难,并且信息的内容十分纷繁复杂。很多地区的客运业、物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这使得很多信息都会出现滞后的情况,一方面会使得乘客不满意,另一方面也会使地铁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度变慢。地铁作为城市化发展中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如果出现信息滞后的情况,对于乘客而言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2 管理机制适应缓慢
管理机制适应缓慢,使得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应用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比如说GPS管理信息系统的调度职能更多体现出来的是静态管理,但实际上GPS管理系统还在情报收集、应急通讯等部分发挥着作用,但是就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GPS系统的高效动态监控功能应该在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地铁而言,GPS管理系统主要是起到了车辆定位、精准电子地图、车辆卫星地图、行车里程及油耗以及车辆停车地点分析等功能来保障地铁的正常运行。
2.3 系统整合和信息交互间存在冲突
每个地区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都会分散引进或者独立开发信息系统,这使得不同区域的信息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个地区的信息系统可能在数据格式、开发模式和应用架构等部分上是不一样的,这使得各个地区进行数据交换的时候会产生较多问题,他们无法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化。如果某个地区想要互相学习双方对于当地的地铁运输管理,很可能会因为信息系统的原因而不能进行相对正式的交流,更多的只能通过文字或者语言来进行交通,这种方式可能无法得到对方的理解,这对于自身的发展是十分局限的。故需要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建立一个正规的信息系统,这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资源浪费、信息匮乏
因为现有的资源归属是不同的部门,如果要利用的话需要经过正规的流程,并且不同部门的流程可能存在差异,这使得工作的开展十分困难。加上,网络建设的不完整使得一些信息没有对外公开,只有少数人能够看到,这使得服务社会以及信息及时公开的功能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它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资源整合和共享,但是从交通运输业来看,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是很少的,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员工,他们在完成自己工作过程中可能并不需要使用到这些资源或者是他们无法接触利用这些资源。故整体上应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比如说,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建立专门的资源利用分享平台,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出更多的人力来开展别的工作。
3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 加强科学指导
要从长远的眼光看待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对于管理的手段和技术手段都进行优化升级。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讲究循序渐进,在不同的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
3.2 加强技术、制度、政府的多方面整合
要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多方面共同推进。就技术方面而言,需要根据每个地区的不同特点来进行研发;在制度方面,需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来进一步推行制度;在政府方面,需要做好示范作用,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配合从而来进一步完成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方案,只有针对性的方案才可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成绩。
3.3 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做好基础设施(如图1)的建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其对于一些重点环节需要格外注意,可以先通过试点工程建设来进行测试。同时,各个部门也要做好统一规划的工作,比如说公路水路、安全畅通与应急以及出行信息服务等方面,将各个方面协调好才可以进一步保障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整体而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制度、技术等进行优化升级创新,在保障信息采集效果的同时来实现资源的共享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动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图1 地铁基础设施建设
3.4推动机电设备信息化建设
交通运输属于一个庞大的体系,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效率,则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的推动机电设备信息化建设,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维护费用和运营成本,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效率。同时,机电设备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为交通运输系统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既能够降低运营管理的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营管理效率,为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 总结
总的来说,本文对于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思考和讨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更好的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效率,推动我国地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永刚.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5):204
[2]刘英.浅谈交通运输部门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J].赤子,2015,(12):228-228
[3]朱亮.浅谈交通运输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02):257
[4]王熙尧,吕晓东.城市交通信息化系统的构成与发展[J].民营科技.2011(03):184
论文作者:陈剑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信息化建设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地铁论文; 需求论文; 信息论文; 企业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