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经济波动到金融波动的传导途径_金融论文

从实际经济波动到金融波动的传导途径_金融论文

论实际经济波动向金融波动的传导渠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渠道论文,金融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波动是在经济活动的空间中,在一定的经济机制约束下,经济主体作用的结果。尽管影响金融波动的原因很多,但实际经济和投资活动始终是最基本的因素。金融波动是实际经济波动的延伸,是经济波动在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投资活动的失误和缺陷、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结构变动可以直接导致金融波动,而且表现在越来越深刻影响金融波动形成的金融投资过程也受实际经济和投资活动制约。

第一,生产投资波动向金融波动的传导。在一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需求旺盛,往往容易发生过度投资。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向银行大量贷款冒险筹资和“庞齐筹资”比重上升,而避险筹资比重下降。而当实际经济由于自身内在矛盾向反面转化、出现停滞或衰退的时候,市场上则表现为大量商品积压滞销、卖不出去,导致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断,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恶化,以致资不抵债;由于企业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增加,资产流动性下降,经济效益低下,以至于经营陷入困境乃至危机和破产。由于金融机构同业之间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当少数金融机构产生呆帐、坏账时,其他金融机构将产生连锁反应,并逐级放大,从而使金融体系性波动加剧,最终引发局部性或全局性的金融危机。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波动从产出向金融的传导渠道。这一传导渠道简要表述为:

生产投资波动——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恶化——金融波动

第二,经济波动引起泡沫经济的膨胀和崩溃。在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经济过热时期,常常泡沫经济盛行。经济的繁荣诱发强烈的投机冲动,股价、房地产价格飚升,在市场景气刺激之下,投机掩盖了供求的失衡,形成虚假的一时的需求(包括房地产)。于是,炒股成风,盲目开发房地产成风,到处动工,开挖地基,广告铺天盖地,再加上新闻媒体对暴发户的渲染,制造出一种轻易就可以发大财的气氛。在股票、房地产巨额利润的吸引之下,即使人们手中没有钱,也会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最简单的办法是向银行贷款。经济繁荣和泡沫经济给银行系统传递错误的信息,使得银行往往过于乐观,放松贷款。既然房地产价格节节上升,银行手中的抵押越来越值钱,银行的业务越做越大,利润也水涨船高。即使有些贷款不能及时归还,其损失也由贷款方负责。似乎银行的投资风险极小。泡沫的膨胀为破裂准备着条件。一旦过剩的生产超过临界点,经济景气迅速下降,市场恐慌发生,虚假需求一夜之间消失,投资者、消费者控紧钱袋,股价、房地产价格急转直下,泡沫的破裂也就在劫难逃。一旦泡沫经济破裂,大量的银行坏帐就有可能拖垮银行系统,从而使金融体系性波动加剧,最终引发局部性或全局性的金融危机。以日本为例,泡沫经济崩溃前的1989年,银行持有股票的时价曾高达自有资本3.8倍,而股市低迷的1997年,股票时价只有自有资本的1.9倍。同时,面对泡沫经济崩溃之后金融机构容易形成的大量呆坏帐,为了健全金融机构的经营,金融监管部门均会采取限制措施,督促金融机构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关于自有资本比率的规定压缩资产。为恢复合理的风险资产比例要求,金融机构本能的选择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信贷风险即收回贷款,压缩贷款规模,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用中介职能衰减,导致进一步的信贷萎缩,以至于拖垮国民经济。这一传导渠道可以简要表示为:

经济过热——泡沫经济盛行——经济转冷——泡沫破裂——金融困境或危机

第三,财政赤字向金融波动的传导。财政收支本身就是货币流通的组成部分。在中央银行代理国家金库时,财政收支活动对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尤为直接。通常,财政的收入过程,也就是公众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纳税的过程。财政收入再存入央行,这实际上是货币的缩减过程。财政的支出过程,也就是货币由中央银行账户流入商业银行账户的过程,它通过减少财政在中央银行存款相应地增大了银行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从全年来看,如财政收支平衡,则不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发生改变。当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即发生财政赤字时,向中央银行透支和举借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两种主要方式。向中央银行透支,肯定会增大货币供给。举借国债,则视国债的认购主体状况和国债的偿付活动状况而对货币供给产生相应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分析国债的认购情况:国债主要向民间部门发行,由微观经济主体,即企业、家庭、商业银行来认购。此外,主要出于政策的考虑,中央银行也要加入到国债认购者的行列中。(1)当社会公众认购国债时,意味着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向中央银行账户转移;而当财政机关将发行国债所得收入用于支出时,又意味着货币由中央银行账户向商业银行账户转移。前者表现为货币供给总量收缩,后者表现为货币供给总量扩张。如果两者变动方向相反,但变动规模相等,其结果,除有可能引起市场利率的短时波动外,一般只会造成政府支出和民间支出的转换,而不会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即,社会公众作为国债的认购主体带给货币供给的影响,一般是“中性的”。(2)当商业银行作为国债的认购主体时,无论商业银行用超额准备金还是用收回贷款的方式来筹措认购国债资金,都意味着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向中央银行账户转移;而当财政机关将发行国债所得货币支用出去时,又意味着货币由中央银行账户向商业银行账户转移。两者相抵,其结果,便是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所以,可以认为,商业银行认购国债对货币供给不会产生张缩影响。(3)中央银行作为国债的认购主体,既可以通过直接途径,从财政机关购买;也可以通过间接途径,从公开市场上买进。无论是哪一种途径购买,其共同的结果,都是商业银行所持有的中央银行负债(商业银行准备金)相应增加,并由此带来货币供给量的倍数扩张。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国债的偿付与货币供给的关系问题。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有二:增课税收和举借新债。如果以增税的办法为国债的偿付费用筹措资金,就意味着货币要由商业银行账户流入中央银行账户,其结果是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相应减少和货币供给量的多倍收缩;这样虽不导致通货膨胀,但对经济具有紧缩效应。如果以举债的办法为国债的偿付费用筹措资金,只要国债的认购主体并非央行,其结果一般不致影响货币供给量。当然,以后的偿债也可以不必举借新债或增税(提高税率),而是以随经济增长带来的财政收入增加偿还过去的债务,这是最好的情况。然而这种情况的产生要求一定条件:债务负担不重,经济增长率较高。如这些条件不具备,只有靠借新债对旧债还本付息,以致债务负担越背越重,最后只有走增发货币一条路,严重通胀就很难避免。

上述传导渠道可以简要表示为:

财政赤字——货币供给过度——通货膨胀

第四,进出口收支失衡向金融波动的传导。进出口收支失衡造成贸易赤字,一时的赤字可能由国外资本的流入弥补,但持续的严重外贸收支赤字迟早会导致国际收支逆差。严重的国际收支逆差导致汇率贬值乃至汇率危机。汇率危机一旦发生,流动性风险和偿债风险急剧上升,以至于使银行陷于困境乃至破产,从而产生整个金融系统的波动。

这一传导渠道可以简要表示为:

进出口收支严重失衡——汇率大幅贬值——金融波动

第五,经济波动在国际间的传递导致金融波动。一国(特别是经济大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也有可能通过资本流动而直接对另一国发生影响,或者对世界经济发生影响,从而迂回地对另一国发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传导:

1.其他国家的经济衰退向金融波动的传导。常见的是一国在经济衰退,出现资金周转不足、银行难以应付的情况下,从国外抽回短期信贷,或停止向国外供给信贷,从而引起其他国家发生支付困难,货币市场紧张;或者在一国经济衰退,造成的企业产品滞销、利润率下降、股票跌价,特别是企业破产、倒闭的情况下,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使国外的债权人和股票持有人受到损失,从而导致其他国家发生金融市场混乱,债权人破产等状况。其他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发生经济衰退,把本国拖入衰退,如上所述的实际经济波动向金融波动的传导的过程当然同样发生。

2.其他国家资本供求失衡向本国金融波动的传递。“传递”通过国内利率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差异和协调过程进行。如:其他国家由于国民收入均衡的破坏而引起资本过剩或严重短缺,国内利率将有较大幅度波动,于是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并使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相应地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后者的波动又进一步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并使本国的利率受到影响。本国利率有一个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过程,其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也将随着世界通货膨胀率一起波动。

3.世界通胀率变动向本国金融波动的传递。这种“传递”通过国际收支差额的调整变动发生。如:世界通货膨胀率上升,高于一国通货膨胀率。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市场货币充裕,信用松动,而国内货币供给不足,信用紧缩,这样就会导致资本流入,从而使国际收支产生盈余。一国为了降低本国利率或避免汇率升值以缩小国际资本流入过多而造成的不利后果,将会扩大货币供给,扩大国内信用,使国内通货膨胀率提高,逐近于世界通货膨胀率;反之,发生世界性通缩或通胀率下降,以致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世界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一国国内货币供给过多,利率下降,信用松动,实际汇率贬值,就会导致资本外流,从而使国际收支产生赤字。一国为了避免资本流出过多而造成的不利后果,将会紧缩货币供给量,提高本国利率,紧缩信用,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率,并使之与趋近于世界通货膨胀率。

4.其他国家的经济波动通过汇率变动向本国金融波动的传递。其他国家发生经济过热时期,导致货币供给过度,汇率下跌,即将贬值之前,国际金融界由于预料到实际贬值,便竞相抛出手头的该国货币使该国货币发生危机,使它实际上进一步贬值,并使它的正式贬值提前到来。因此,可以看到,被其他国家持有的本国货币(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果)对本国经济冲击最厉害的时候,往往就是在它被预料贬值、但还没有正式贬值的时候。它可能造成很大的金融市场混乱,从而对各个国家的国内金融发生影响。同时,一国通货的正式贬值,即官方的汇率向下调整。这是一国输出“失业”的一种惯用方法,因为货币正式贬值将扩大出口,阻止进口,这种“传递”方式同国际贸易的“传递”结合起来,影响其他国家的国内金融与经济。

这一传导渠道可以简要表示为:

一国经济波动——货币供给量波动或紧缩信贷或资本流动——利率波动——汇率波动——它国金融波动

标签:;  ;  ;  ;  ;  ;  ;  ;  ;  ;  ;  ;  ;  ;  

从实际经济波动到金融波动的传导途径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