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论文_刘雪韵

论述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论文_刘雪韵

刘雪韵

(榆林市第一医院妇产科;陕西榆林718000)

摘要:对于女性而言,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指胎儿从母体脱离,并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共有第一产程(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以及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之分。但是在分娩过程中却容易出现一些状况,从而影响产妇心理状态,加之初产妇缺乏分娩相关经验,内心很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妊娠结局。因此,在产前需要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分娩;影响

前言:心理问题在妇产科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初产妇是临床妇产科心理问题的多发人群,由于初产妇在此前缺乏分娩经验,加上自身处在医院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因为惧怕疼痛、出血等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最后恶化成产后抑郁。这种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产妇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严重者会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川。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目光在关注初产妇的产后心理状况,据有关研究表明,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初产妇的产后心理状态并对分娩也有着积极的影响田。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1.37士1.20)岁;对照组产妇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22.10士1.35)岁;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胎位正常。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O.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正常,无明显头盆不称,无产科及内科合并症,B超提示无脐带绕颈者。(2)均为初次妊娠分娩者。(3)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和目的,同意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既往有妊娠或分娩史者;(2)存在原发性精神障碍性疾病者;(3)依从性差或不配合者;(钧临床资料不完整或缺乏准确性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再采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步骤如下:(1)对产妇家属进行教育。首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需要对自己的仪容仪表引起重视,举止需要大方,并对产妇心理状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疏导与缓解内心焦虑、抑郁等情绪。对产妇家属进行分娩相关知识培训,告知产妇在产后出现的各种负性心理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并向家属强调抑郁症的危害。家属应该在交流和日常生活中对产妇提供帮助,给产妇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对于一些有着严重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属,一定要严肃教育,从根本上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2)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由于孕期较长,产妇内心大多会存在焦虑以及抑郁等情绪,入院后护理人员要详细的向产妇介绍医院和本科室的环境,仔细的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知识和细节,使得产妇对分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能有效树立产妇的信心。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交流,并满足一切合理需求,帮助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在交流过程中引导正确宣泄情绪,并保持良好心态面对分娩;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为其重点讲解自然分娩的好处以及优势,并鼓励其即将进入母亲角色,便于可更快的适应,树立能够成功自然分娩的信心,并勇敢面对。帮助产妇思考分娩前后自身的角色变化,以一个平和的心理来对待产后所要面临的事情以及矛盾,如何处理这些矛盾以及维持家庭的关系,从而提高自己在家庭中的生活地位。(3)积极督促产妇锻炼。大多数产妇在妊娠后几乎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和锻炼身体,这样很容易导致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劝说产妇参加社交活动,并适当的锻炼身体,这样有助于产妇心态的改变,对产后的恢复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评估患者分娩前后抑郁程度。整理资料,统计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或百分比进行描述,进行zx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士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分娩后的HAMD评分比较

两组产妇分娩前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产妇分娩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7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妊娠分娩是育龄妇女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但生理上的巨大变化和心理上的强烈应激,常常会使孕妇感到焦虑与抑郁。对于初产妇而言,其情感本身就较为敏感以及脆弱,很容易受到家庭氛围、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由于部分初产妇关于分娩相关知识了解的欠缺,导致其内心极易存在焦虑、紧张等多种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分娩过程,除此之外,还极易对胎儿机体健康等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心理负担,最终则会影响妊娠结局。有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尤其是初产妇,没有相关经验,若心理压力过大或难以顺利转换角色,就可能表现出躁狂、抑郁,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和幻觉,以致发生母婴意外事件,严重影响家庭健康困。产后抑郁的发病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为心理和家庭因素。由于产后抑郁症发病的隐蔽性,患者家属很难察觉,等到情况恶化时则容易导致严重后果,治疗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如何预防产后抑郁就成为了临床上研究的热点。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通过与产妇的交谈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产妇的心理需要,然后根据自身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产妇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家属的教育培训,让其了解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是非常脆弱的,非常需要家人的关心与呵护来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分娩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证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孕妇产后心理状态;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74.54%,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帮助孕妇顺利分娩。

综上所述,产前强化心理干预充分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将产妇作为主体,设身处地的为其着想,并通过提供更为优质以及更全面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不仅落实了机体护理工作,也注重了心理状态护理工作,有效帮助改善了心理状况,从而提升自然分娩率,更加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孕妇顺利分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蔡丽平,李岚,练洁佳.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76-1577.

[2] 倪娟娟,徐惠芳,黄显芬,等.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前抑郁初产妇妊娠和分娩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2):28-30.

[3] 李群立.产前护理教育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7):981-983.

[4] 吴穗琼.轻音乐心理护理对大龄初产妇产前焦虑情绪的干预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3):95-96.

[5] 叶小兰.探讨初产妇围分娩期的心理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9):1248-1249.

论文作者:刘雪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论述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论文_刘雪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