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管理探析论文_孙雷

天津市 301721

摘要:以天津某工业园区道路养护管理为背景,针对道路存在的问题,结合其发展方向和预防性养护理念,提出一些符合工业园区市政道路设施预防性养护管理的建议和措施,降低园区养护成本,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工业园区;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天津地区

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载体,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市政道路作为园区的重要发展枢纽,其养护管理问题在园区的后期发展中日显突出,因此做好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管理工作,对预防小病害扩散,减少养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保障园区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道路预防性养护概念

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指的是在保持路面原结构承载力不变的基础上,有计划、分阶段地对未出现问题的路面及其附属设施采取养护措施。它具有延长道路及设施寿命,早发现早治理,防止小病害的扩大化,延缓大中修期限,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优点。同时,可降低道路维护成本,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以较少的代价避免后期大中维修,实现道路的设计寿命。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不能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内,性能再次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增加,通过调查统计得出,每投入1元预防性道路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资金的结论。由此可见,实施预防性养护是有必要的。

二、工业园区市政道路实施预防性养护的意义

工业园区的市政道路管理不同于高速公路及公路,高速公路及公路多有专属单位进行养管,但工业园区市政道路产权多为园区自有资产,工程在完工后保修期结束前,由施工方进行养管维护,保修结束后需园区自行管理,组建专业养管单位投入资金较大,另外,园区道路一般分批招标建设,保修期不一致,前期统一养管难,维修资金落实滞后等问题,也是造成道路养护不及时的因素,因此对园区养管工作的推动带来一定阻碍,甚至处于空白状态,由此形成一些小病害扩大,成本增加的恶性循环状态,对园区招商形象及交通安全也带来影响,由此可见工业园区的市政道路实现预防性养护对规避以上问题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案例分析

某园区为市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已期间修建沥青混凝土道路共29条,道路长度约36公里,道路面积为64万㎡,道路宽度12米-30米,多数车道路面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8:12:80)+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10:45:45)+15cm石灰粉煤灰土(12:35:53)。除穿越园区的2条高速公路、104国道及省道统一由高速或当地路政管理外,其他道路由园区自行维护管理。道路建设于2008年至2014年,市政道路竣工验收后将管理权限移交至资产部门管理,合同约定道路由施工单位保修期为2年。保修期陆续结束后园区未委托专业养护单位,道路逐渐出现一些问题,经现场调查主要表现为:

1.油面磨损严重,横向裂痕加多、加宽,部分油面臌胀、便道风化等,小病害呈现扩大趋势;排水管线淤堵或者漏水,造成地基塌陷,影响交通安全。

2.随着天津外环限行政策实施以及天津市环城高速的物流路线规划的实施,穿越园区的104国道的大型货车的交通量明显增加,致使园区内市政道路车流量随之增加,影响道路使用寿命,交通事故增加。

3.无专业队伍定期检查统计维修,专业化管理不足,日常管理成本较高,无专项维护资金或维修资金落实慢。

4.道路美观不高,影响园区招商形象。

四、工业园区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管理建议

针对该工业园区市政道路出现的问题,结合其管理经营情况,运用预防性养护管理理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引入和提高预防性养护观念,组建专业管理组织

工业园区市政道路产权单位应借鉴先进园区、高速维护及路政管理等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需充分认识到道路预防性养护的对园区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应用效果,组织人员尤其为领导层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理念和运行模式等。针对园区自身情况,组建专项管理部门,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管理机制,同时应加强管理人员的专项培训和定期考核,经常组织或参加区域内的现场观摩、技术交流,不断吸取预防性养护新技术、新经验,强化管理人员专业性。

2.开展专业管理合作模式,建立预防性巡检及维修机制

工业园区市政道路多为新建道路,正常行驶状况下设计年限为15年,根据调查及国内外有关数据显示,一条新建道路一般在使用5-7年后将进入大、中修期,道路在3-4年左右进行相应养护施工,可保障道路的大中修期推迟5-7年。因此,结合园区道路分批建设的特点,建议在首批道路保修期结束2-3年内启动预防性养护工作。

根据其产权特点,建议引入专业化的管理体制和团队,目前市场上道路专业养护单位也较多,养管方式可采用招标形式,引入专业养管单位。在合作方面,建议区域内道路统一进行预防性养护,以减少管理成本。对于已形成大修、改建等工程进行专项资金维修,日常养护、小中修等工程可采取年固定总价合同形式,并根据园区1-2年工程量及养护成本变化情况,确定下年度费用。

日常养护巡查、记录、数据分析工作是关键。根据园区情况,提出日常巡查及维修内容及频率建议,见表4.1。同时,应根据季节、天气灾害等情况做好定期巡查、特殊巡查、夜间巡查等工作。养管单位根据巡查情况及时进行各种病害的治理,这是杜绝病害险情的根本。另外,园区管理部门要重点加强养护督查,督促养护单位进行及时处理,这是做好预防性养护的保障。

表4.1 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巡查内容及频率

对于小中修工程,养护单位应根据日常养护情况形成月、季度、年分析报告,并提出维修方案,报园区管理单位决策。目前沥青路面的预防措施主要有:稀浆封层、微表处理、碎石封层、复合封层、薄层罩面、灌缝或封缝、雾封层和沥青再生剂等8种,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建立稳定资金的长效机制,政府加强指导和支持

预防性养护资金具有增长性、波动性和差异性,以我国部分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投资状况分析,资金呈每年递增趋势,且受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变化幅度,各地方和单位对预防性养护投资的界定不统一,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园区道路养护资金多为自筹,地方财政辅助方式,对工业园区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工作推广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推广和政策引导,建立统一的道路评价标准,可通过最近两、三年内,小中修在养护资金的投入量作为参考,确定一年最低预防性养护资金投入,建议预防性养护资金控制在整体养护维修总资金的40%-50%范围,并根据预防性养护效益总结,确定下一周期的增加额度,适当逐步增加预防性养护的资金比例。

建议本地交通部门加强园区指导和合作,根据交通量变化和园区交通现状,加强道路引导,通过严禁车辆超载、限制车速等措施,减少道路损坏因素。同时,建议园区的养护工作应尽量同周边公路养护工作同步进行。

五、结语

通过对天津工业园区市政道路现状情况分析,结合预防性道路养护管理概念,提出了一些解决工业园区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对解决当前工业园区市政道路管理难题和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魏连雨 毕朝燕 基于天津市的沥青路面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1):106-110.

[2].冯骏.浅析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

[3].李向阳.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5(10):136-137.

作者简介:

姓名:孙雷 性别:男 民族(汉族默认不写):汉 出生年月:1985.10.10籍贯(精确到市):河北省衡水市景县 学历:本科 毕业院校: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职称:市政中级工程师、建造师

论文作者:孙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工业园区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管理探析论文_孙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