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50句曲折前进的共和史_中国近代史论文

50年来50句曲折前进的共和史_中国近代史论文

50年50句曲折前进的共和国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史论文,共和论文,曲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49年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新生的共和国已经走过了50年光辉的历程。数不胜数的崭新成就和大量的统计数字足以显示共和国历史的光荣和骄傲,而更多挂在老百姓嘴边的口号、热语、金句也同样记录着半个世纪的历史沧桑。

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军民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面对着欢天喜地的全国人民,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口号声中,一切的战火最终变成了人民庆祝胜利的祝捷火把。这一年中国在风风雨雨中不断理顺海内外关系,10月2日苏联率先与中华人民和国建交。

战争与胜利,血泪与光明,1949年的画面构成了斗转星移的历史篇章。

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6月25日,朝鲜南北战争爆发。 针对这一关乎中国边境安危的战事,中国政府在对美军一再警告无效后,毛泽东于10月8 日命令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1951年: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上,有这样一篇文章令人难忘。这便是《人民日报》于5月11日发表的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

当年,“最可爱的人”是志愿军官兵的代称。这一词条沿用至今,广泛用于文学作品及民间口语,其使用对象已不再局限于子弟兵,可谓影响深远。

1952年:三反五反

延续着上一年铺天盖地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高潮,毛泽东在新年的元旦团拜会上号召:“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反对贪污、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最有名的案例是,曾任中共河北省天津地委书记、石家庄市委副书记的刘青山与曾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兼专区专员的张子善利用职权,共贪污挪用公款171亿多元(旧币), 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下被判处死刑。此事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影响巨大,后来被拍成电影,成为坚决查处蜕化变质的高级干部的典型。

1953年:总路线

新中国的各项经济基础以及体制日趋完善,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次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了比较完整的描述:“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8月22 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五十八次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解放台湾联合宣言》,发出了“一定要解放台湾”号令。

1955年:合作化

作为一种曾一度引起社会变革的潮流,无论其是对是错都有可说之处。1月13日, 鉴于全国各地陆续发生新建合作社解散和社员退社事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当时全国共有农业合作社48万个左右,其中有30万个是新建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此,10月4 日召开的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加速农业合作化的决定。

1956年:多、快、好、省

《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题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社论说1956年将出现一个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并提出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必须又多又快,才能赶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必须又好,要保证质量”,“必须要省,要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

1957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4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春天来了, 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而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也需要这个。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具体的解释是:在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艺术上百家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1958年:大跃进

许多年轻人在读到这段历史时都会哑然失笑,但深受其害、目睹其弊的过来人笑不起来,当时最流行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5年赶超英国”。“从1957年末《人民日报》第一次提出“大跃进”的口号开始,中国人开始陷入了一种狂热的浮夸风中。1月1日《人民日报》题为《乘风破浪》的社论雄赳赳气昂昂地将赶超英国升级为“超英赶美”。“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工业建设和工业生产要大跃进,农业生产要大跃进”。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高产卫星满天飞成为当时以及今后几年的风景。

1959年:毛泽东万岁

这一年是建国十周年,中国在这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连年战事到今日的形势一片大好,国人从内心深处发出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爱戴和崇敬之意。

1960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问题都解决了。

中苏之间援助协议被赫鲁晓夫集团撕毁。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单方面撕毁了345个专家合同及合同补充书,废除257个科学技术合同,并决定在9月1日前撤走全部在华专家1390人。

这种背景下,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的“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一段话被重新提起,成为激励国人迎难而上,即使在全封闭环境中也要“闯出一片新天地”的座右铭。

1961年:包产到户

鉴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严重困难,1月14 日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吃饭第一,建设第二。”为了使“吃饭第一”工作落到实处,中共安徽省委在部分地区开始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经营管理方法。

1962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在9月24日—27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指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句口号一气儿被喊了十几年,对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破坏是巨大的。

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3年出生的小孩叫“学锋”的特别多,因为这一年的3月5日毛主席提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雷锋最出名的是做好事不留名,他那句“我叫解放军,家住中国”成了那个时代做好人好事后的代表语。

1964年: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那个年代需要榜样并能制造榜样,大庆、大寨就是工农业上的两面旗帜。

2月5日中共中央在一个《通知》中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介绍其经验。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豪言壮语,则被冒进者改成:没有条件也要上,一边上一边创造条件。

农业的典型是山西的大寨村,2月10 日的《人民日报》专题报道了“大寨之路”,介绍大寨人在村支书陈永贵带领下与穷山恶水斗争,改变山区面貌的事迹。

1965年:忆苦思甜

那年头连刚上学的学生娃都会用“来之不易”这个大词,因为他们在忆苦思甜会上听得太多,都会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吃“忆苦思甜饭”是当年流行的教育方式。对吃惯了红薯导致胃酸过多的知青来说,能吃上一顿掺有陈米的“糠窝窝”或喝上一碗“野菜粥”,那真算得上是一种享受了。

1966年:红卫兵

1966年下半年红卫兵的横空出世及席卷全国,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美国一位前外交官评论道:“中国的巨大悲剧是,一个如此缺乏技术人才知识的国家将由于红卫兵运动而扔掉整整一年的教育。”事实上,何止是一年、而是整整一代人的教育。

1967年:要斗私批修

毛泽东在7月到9月对全国的视察中提出“要斗私批修”,警告说修正主义的根源就在一个“私”字。

“闹新房”变成了斗私批修的现场,新媳妇会大声宣读毛主席语录,然后说:“要斗私批修——今后我不能光干家务。”新郎只能附和说:“对!要多想着国家,我们不能上修正主义的当!”

1968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11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决定:1968年大专院校毕业生统统面向基层,面向厂矿和农村,而且主要是面向农村。

12月22日毛泽东发出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人民日报》刊文:“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鼓励学生下乡。又一轮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

1969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家里出了乱子就会有人来趁火打劫。苏联自从与中国关系破裂后,一直伺机挑起争端。1969年3月2日,在苏联一再挑衅下终于爆发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官兵击退了小股苏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8月13 日苏军又出动数百人的小股部队骚扰我新疆边镜,遭到迎头痛击。

1970年: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6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北大、 清华等部分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的申请,规定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简称“上、管、改”。

1971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3月28日,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 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抱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信念前往。这是“文革”开始后中国首次组团出国比赛。以体育的姿态出击,赢得的真果却是友谊——把美国乒乓球代表团邀来了。在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期间,美国总统尼克松公布了改善中美两国关系的一系列措施。15日中美双方共同发表了会谈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应邀将在近期内访华。

1972年: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60年代中期由于对国际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因此从1969年开始便每年投入6亿元来搞人防工程建设,挖防空洞,修工事, 储备粮食和布匹。12月毛泽东指示说,我国必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应当有大国霸权主义思想,而在国内建设中则要切实做好战备工作,要进一步挖深掩体,加强粮食储蓄。几乎各单位和部队挖了各种各样“防空洞”。

1973年:反潮流

年轻人总是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1973年的“潮流”被年轻人所引领。

在高校招生开始重视文化考查的意见刚出台之时,许多知识贫乏的青年人感到迷惘。辽宁的张铁生趁此机会大大地露了一回脸。张铁生在6月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因得分太低入学无望, 便在考卷背后写了一封信,发了一通牢骚后又自我吹嘘了一番。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毛远新借此大做文章,称张铁生交白卷的背后是“对大学招生路线的发人深省的答卷”于是,张铁生在一夜之间成为闻名全国的“白卷英雄”。全国掀起一股“反潮流”的潮流。

1974年:批林批孔

之所以将相距两千多年的孔子与林彪拉到一起来批,据说是因为两人都是“一心想复辟”的一丘之貉。

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在年初便大动干戈,开始四处鼓吹“批林批孔”运动。“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成为广为传唱的战斗歌曲。毛泽东先是批准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但在发现江青等人借机进行篡权活动以后,毛泽东终于明白了江青的野心,在年底作出批示说:“江青有野心,她是想叫王洪文任委员长,她自己做党的主席。”

1975年:反击右倾翻案风

四届人大后,周恩来身患重病,邓小平代理主持中央工作。他在这一年提出要把毛泽东的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促进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三项指示”作为工作总纲,这是他试图全面纠正错误路线的一个步骤。但这一系列深得人心的举措引发了一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三项指示为纲”连带地受到批判。

1976年: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

对新中国来说,1976年绝对是令人难忘的一年。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月8日逝世的噩耗令国人陷于极度悲痛之中, 7月6日,朱德元帅逝世。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也与世长辞, 中国民众为失去主席而哭泣,北京数百万群众参加了追悼会,联合国为之下半旗致哀。在毛泽东身后,政治力量的交锋也达到了巅峰。10月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先后被中央警卫部队奉命逮捕。此举标志着“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性悲剧的结束。

“金色的十月”被人们提高到了一个神话的高度来加以颂扬,郭沫若赋诗遣怀,“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一语与同时流行的《祝酒歌》旋律对心情沉重的中国人是一大抚慰。

1977年: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这样枯燥的术语随陈景润的故事在这一年成为一个热词,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历经磨难的科学重获新生的重要信号,知识分子的命运也随之开始了戏剧性的逆转。与此同时,“向科学进军”成为一个鼓舞人心的口号。当然, 对于普通的中国青年来说, 1977年最大的欢乐莫过于高考制度的恢复,白卷英雄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尊重知识蔚然成风。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近20年来最响亮也是最具关键性意义的口号,它宣告了一个“左”的时代的结束,同时也为十亿中国人铺平了一条走向真理的坦途。一场伟大的变革很快从农村拉开了序幕,人们不再迷信“一句顶一万句”的“最高指示”,中国人从此踏上了务实的道路。

1979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改革开放初期,法制还不太健全,以权代法,权势大于法律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批触犯法律的高官纷纷落马并受到法律的制裁。从1984年那位最早被判刑的部级罗云光(时任铁道部副部长)到1998年因严重违法违纪而锒铛入狱的陈希同,法制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

1980年:只生一个好

“文革”期间在“人多力量大”而又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我国人民多生了2亿多,导致中央在1980 年不得不给高速行进的“人口列车”踩急刹车。有统计表明,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民又少生了2 亿多人。

“只生一个好”成为这一年的主题。

1981年:振兴中华

在中国将体育与政治之间由来已久的密切关系发挥到极致的,莫过于这句口号。这一年,一直独步“小球”领域的中国体育因为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而让国人的精神为之大振。善于喊口号的北京大学学生在欢庆胜利的游行中喊出了“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口号,成为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1982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秋高气爽的9月,在中共十二大上,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改革的指南。而年底,随着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总指针的新宪法获得通过,小平同志的这一理论更是成为国家意志,坚定不移。

1983年:严打

8月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一出, “严打”一词也随即流行。“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严打从这一年开始几乎年年都要搞。

1984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84年第一次有人将时间和金钱挂钩。深圳蛇口打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特区观念震动了旧体制,“深圳速度”震惊了国人:当时全国最高建筑51层的“深圳国贸大厦”以每3 天一层的超常速度拔地而起。

1985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自从小平同志两年前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一年前提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个著名论断以后,一向推崇平均主义的中国人受到了到了震动。人们心里都明白,从前的“安贫乐道”并不是大家不爱钱,而是不敢爱钱,在有钱即有罪的年代里,大家吃着社会主义的“大锅饭”,有不甘却也无奈;小平同志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摆正了社会发展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1986年:理解万岁

这句诞生在80年代初的口号因为在老山前线蹲猫耳洞的战士默默奉献精神而被叫得震天响。从1979年燃起的中越边境战火到这一年已基本熄灭,很显然“理解万岁”这一口号和与此同时开始流行的《小草》一类歌曲,还有翌年年初叫响的“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都在试图唤起人们对奉献和忘我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往深里说奉献者们的这一口号之所以得到了广泛响应,还在于它与人们渴望相互尊重以及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宽容的社会需求相吻合。

1987年:下海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社会差距开始拉大,有人高兴,也有人不服气。人们谈论最多的是“脑体倒挂”问题,越来越穷的知识分子对自己所从事的崇高职业开始失去信心,而更多性急的人们开始千军万马急急挤上并不太宽的经商之路;随着第一轮“下海”潮汹涌而来,“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思考”成了这一年的流行语。

1988年:跟着感觉走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首流行歌曲能像《跟着感觉走》那样,如此准确反映着80年代初期的社会情绪和心态,浮躁、焦虑不安,还有一点点玩世不恭。那个时候,改革一波三折,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经济秩序显得有些乱,通货膨胀加剧,物价直线上涨,小康路上快跑的百姓一时乱了陈脚,前些年是“摸着石头过河”,可现在摸不着石头也找不着桥,失去了方向感,剩下的只有那感觉了。好在没多久,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和重建经济秩序的力度,老百姓也就用不着跟着感觉四处瞎撞了。

1989年:稳定压倒一切

经历了1989年的人都深知社会安定的可贵和重要性,作为这个不平常的年头所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启示,邓小平“稳定压倒一切”这一理念的价值很快就体现了出来。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和震荡之后,中国的改革开始剔除80年代特有的浮躁、盲目甚至疯狂的成分,朝着更深的层面稳步前进。因为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的黄金时代三年后降临——速度出人意料的快。

1990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就激发民族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而言,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的确适逢其时,当中国选手最终夺得近六成金牌后,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强国的中国又重新找回了向世界进军的信心。在中国,体育的胜负总是直接成为国力强弱的隐喻,正因为如此,“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一最早起缘于体育界的口号,在这一年成为具有极强政治鼓动性和号召力的群众语言。

1991年:希望工程

与城里那些备受宠爱的“小太阳”相比,那些乡下孩子的处境令人担忧。开始于本年度的希望工程,牵动了许多中国人的同情心,但这项募资捐助农村失学儿童的举措比任何一项慈善活动都显得意义非凡的原因在于,它拯救的是我们的未来。

1992年:发展才是硬道理

要稳定,也要发展,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道理虽很通俗,但在小平同志南巡之前的那两年里有人却不明白,“要稳定”被许多人当成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借口,当然政策观念上也有需要反省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当小平同志在南巡途中讲出“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的时候,人们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内函便有了真切而实在的理解。与此同时,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改革试验区深圳市的广场上,赫然立起的广告宣传牌上就写着“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3年:申奥

发自内心的失败感到这一年达到了顶点。三年前亚运会的成功使中国人开始盘算着在自己家门口再来一次奥运会,但走了两年之久的申奥之路到这一年走到了尽头,原本以为胜券在握,不料阴沟翻船,北京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悉尼,痛失主办权。申奥失败对日益高涨的民族情绪是一次重创,但有人以为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因为有了这一次失败,很多人才真正明白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1994年:发

小平同志南巡才不过两年的工夫,中国老百姓的荷包就涨得鼓鼓的。年初,居民财产总数已达46000亿元,而固有资产总量则将近35000亿元,除储蓄、股票和各类债券外,单居民手中持有的现金就达2000亿元。百姓手里有了钱,消费的胃口就越来越大,从年初“汽车何时走入家庭”的热情憧憬到“黄金宴”“35万元一桌”的豪举;从越办越多的“贵族学校”到上海中百一店第一张百货信用卡的隆重推出,中国人看上去个个都像是暴发户,而与这种高消费倾向密切相关的是,这一年中国的市场物价涨幅达到历史最高点。

1995年:打假

很多人都没有料到,王海这样一位小人物的个人之举会成为1995年的主题词。王海今天已成了尽人皆知的人物,其打假行为也早已超出了个人行为的范畴,引发出关于市场规范和道德律令之间关系的广泛思考。虽说王海的处境在今天仍然有些艰难,假冒伪劣商品依然猖獗,但是,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懂得了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

由于中美贸易方兴未艾,而入关更是受阻,使得一本名叫《中国可以说不》的书成为世纪末民族情绪的最强音。几位年轻的小人物通过对美国这尊偶像的恣意狙击,表达了一种与80年代截然不同的后冷战时所特有的民族情绪;尽管有人说这些东西不过都是些义和团情结在作怪,而且在多大程度上能引起中国百姓的共鸣也是个问题,但“说不”却成了这一年最响亮也是被借用得最多的流行语。

1997年:回归

提到1997年,脱口而出的大事非“回归”莫属,7月1日也成了共和国历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大日子”,因为香港的回归不仅给中国人以洗雪百年屈辱史的骄傲与自豪之感,而且全体华人也有了一个共同的节日。更深远的意义是“一国两制”的做法在香港的成功将为中国解决澳门、台湾问题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1998年:严防死守

从大禹开始就与水患斗争了几千年的中国人,在这一年再次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几乎是调集了整个中国的力量,用了60多天的时间才击退长江洪水的侵袭。尽管我们为此付出了1600亿人民币损失的代价,但民心却因此而空前凝聚,民族精神空前高涨。此次中国军民在长江上“严防死守”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长城,但想起这道长城是“精神”的而不完全是“科学”的时候,人们不免有些忧思。

1999年:走进新时代

身处世纪末的中国人并没有染上流行的末世伤感,1998年抗击洪水激奋起来的昂扬斗志在这一年化为跨世纪的豪情,在“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以后,在“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以后,继往开来的第三代领导人又带领我们走到了新世纪的门槛。

标签:;  ;  ;  ;  ;  ;  

50年来50句曲折前进的共和史_中国近代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