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家对消渴病与肺、脾、肾关系的认识论文_李洪基,石岩

古代医家对消渴病与肺、脾、肾关系的认识论文_李洪基,石岩

李洪基 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 沈阳 110847)

【摘要】 对消渴病的认识是从《内经》开始的,之后各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消渴病的病机进行了总结深化。认为消渴病的病机是以肾为本,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病理性质: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虚为主。

【关键词】消渴;肺;脾胃;肾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320-02

1.《黄帝内经》中关于消渴病的记载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中,云:“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1]”。《内经》中有提到:“消瘅”、“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热中”、“风消”、“消中”、“食亦”等与消渴病名称有关的阐述,相关论述散见于14篇经文中。并且对消渴病病因病机论述甚详。

1.1 五脏柔弱,肺、脾、肾功能失调

《灵枢·五变》的消渴病论述中:“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此言其人暴刚而肌肤柔弱者也”。说明五脏虚弱,容易出现消渴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养所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亏易出现肾阴亏虚,津液不足。肾为水脏,肾虚则水不制火,虚火内生,发为消渴 [2]。

1.2 热郁于内,津液所伤

《素问·刺热论》认为:“肾热病者,先腰痛胫酸,苦渴数饮”。热蕴于内,五脏有热,传其所胜,脏热相移,亦可发为消渴。《素问·气厥论》有:“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说明脏热相移发为消渴[3]。

2.张仲景对消渴的探析

《金匮要略》论消渴病发病机制有“胃热亢盛,耗伤津液……营气不足,燥热内生”之观点 。其所论“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4]。”一般来说,消渴病多因多食肥甘之品,饮食不节,则肥甘之品令人中满,内热,胃热则消谷,消谷则谷气自盛,谷气太盛,日积月累,中焦谷气由脾输肺,脏气过用,上焦日馁,营卫俱竭,致令谷气失布而不充肌肤;谷气虽盛,却不得转输利用而奉养全身,只得由三焦下流膀胱。又肾虚者,则关门失约,水谷尽从小便而去。由此可知,消渴的形成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后世医家据此提出上、中、下三消之说[5]。并且张仲景立三消辨证之法,辨明肺胃津伤、胃热、肾虚的病因病机,并用人参白虎汤清泄肺胃、生津止渴以治上消,肾气丸补肾气助气化以治下消,从而为消渴病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3.巢元方对于消渴的认识

《诸病源侯论》提出:“有病口甘者,名为何?何以得之?此五气之溢也,名日脾瘅,夫五味入于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羹之所致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6]。”

4.孙思邈对于消渴的认识

《备急千金要方·消渴》云:消渴由于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7]。”说明先天不足,五脏虚弱,加之房劳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终至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提出了消渴病人“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8]”。

5.李东垣治消渴病

李东垣提出:“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亦也”。认为消渴病的病因为脾虚胃热。其思想集中体现在《兰室秘藏·卷上·消渴门》一卷中,认为消渴之致病原因是:“数食甘美而多肥”致脾胃内伤,元气亏虚。其病机主要有二:一是元气亏虚,津血不足;二是“血中伏火”浊瘀酿毒,毒损脉络。李东垣约:“夫脾胃不和……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阴气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降之气也。”李东垣在升降问题上,特别强调生长和升发的一面,认为只有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才能充沛,生机才能活跃,阴火才能潜藏;与此相反,若谷气不升,脾气下流元气即将匮乏和消沉,生机必将黯然,阴火即可因此上冲而为各种病证。消渴病正是在饮食不节、精神刺激、劳逸失度、体质因素等诸因素长期交杂作用下,损伤脾胃,最终导致脾胃元气亏虚,致脾气下陷,熏蒸肺、胃、肾,致津血不足,发为消渴。

6.《四圣心源》治疗消渴的辨治特点探微

《四圣心源·消渴》的开篇就点题:“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消渴由土湿胃逆而渐成”。因津血耗伤由风火合邪,风火合邪由厥阴肝气不疏及足少阳胆逆所致,厥阴肝气不疏及足少阳胆逆乃由土湿胃逆,升降失常所致。认为“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四圣心源·天人解·阴阳变化》)。认为万病皆中气不运所致,胃同居中焦,中央之土以灌四旁。中焦脾胃,上为心肺,下为肝肾,脾胃是一身升降之气的枢纽。脾气宜升,胃气宜降。中气受伤,脾胃升降失常,则会累及心肺肝。肾诸脏。可见,消渴之机虽在风火合邪,而其本,则源于土湿。

7.叶天士消渴论治思想

叶氏认为消渴病因与外邪、情志、饮食等因素有关。①消渴症病机多为热灼津液。而脾瘅为膏梁厚味致脾气遏郁之变,《指南·脾瘅》云:“脾瘅症,经言因数食甘肥所致。盖甘性缓,肥性腻,使脾气遏郁,致有口甘、内热、中满之患” 。

8.其他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丹溪心法》云,“热蓄于中,脾虚受之,伏阳蒸胃,消谷善饥,饮食倍常,不生肌肉”,《证治汇报》更明解指出:“中消消脾,脾气热燥,饮食倍常,皆消分为小便。”《医门法律·消渴门》中提到:“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胃而极于肺肾。”《张氏医通》云:“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甜味,此脾气不脱,为病最重。”《治法秘要》亦日:“唯脾消不可治……脾消则饮食入腹,如汤浇雪,则随小便而出,落于混僻沟渠中,皆凝结如白脂,且可倍食数食,肌肤日益消瘦。”可见,消渴日久,病入下焦,亦多脾肾同病,先后天并损。

9.讨论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热所伤,则不能敷布津液;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若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消渴辨证,古今许多医家采用三消分证,对于三消之间的关系,认为上轻、中重、下危,上中不甚,则不传于下。故下消为上中消的传变结果。本病常因多尿而耗伤津液,津液耗伤则多饮、多食,所谓的上消、中消之证则随之而起。由于水谷精微下泄,不能濡养机体,虽多食、多饮,而机体却日益消瘦,五脏焦枯,本病的基本病理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其基本治则。

综上,消渴即是现代医学所说的糖尿病,其对人体的危害是相当的大,最终可导致各系统功能的衰竭,由于目前很多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伤肾,或过服温燥药物等,而使本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必须引起国人的重视。消渴临床多损及肺、脾(胃)、肾三脏,在治疗上以清热生津、健脾益气、滋养肝肾、温阳补肾为主要治法,同时结合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血糖监测等,坚持药物治疗,中药可选用黄连、黄芪、巢丝、花粉、知母、地骨皮、桑白皮、麦冬等,并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相应的治法及药物,防止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金鹏,王岩,刘倩,李希言,程益春.浅议“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及其对糖尿病治疗的启发性指导作用[J].第七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199-200.

[2]班光国,葛美娜,高星.脾约病新探[J].中国中医医学杂志,2014,20(9):1195-1196.

[3]葛芳芳,李红,徐蓉娟.浅析《内经》中消渴之论述[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8):60-62.

[4]曹姗,马晓峰.从《金匮要略》“脉浮”看仲景之脉诊[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8),171-172.

[5]李娜,景玉霞,李晓娟等.消渴郁证的中医文献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5,32(6):344-346.

[6]梁金燕;章红英.隋唐时期消渴内涵及源流简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6):52-53.

[7]第五永长,许建秦.孙思邈治疗消渴病理论特色探要[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489-490.

[8]安小平,高妍.浅谈孙思邈对消渴的论治[J].亚太传统医药,2008,4(4):13-14.

论文作者:李洪基,石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古代医家对消渴病与肺、脾、肾关系的认识论文_李洪基,石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