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治理结构的“软性”制度安排——基于国企治理文化的EVA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企论文,软性论文,治理结构论文,理念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允许更多国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目的可以理解为是要通过股权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让国资在市场化规制下更有效率的增值,但从根本上讲,依然是要解决国有制下国企治理结构的委托代理问题,提升国企治理水平。在企业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中,正式的产权制度安排是重要的,但非正式的文化契约规范也必不可少。对应这一取向,国企文化作为国企治理结构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其建设理应包含治理文化的建设。但什么是国企治理文化?国企治理文化有何特性?国企治理文化建设应遵循怎样的方向?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对此的关注和研究还比较有限,对国企治理文化的建设还没有清晰的概念和思路。随着《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EVA(EconomicValue Added,EVA)指标在全国所有中央企业的实施与深入,我们认为在国企治理文化的建设上注入EVA理念十分重要。因为从EVA的思想与实践来看,EVA不仅是一种业绩标准和一种激励方式,更是一种追求所有者财富的价值观念,一种以股东为本的文化倾向。我们一旦将EVA作为国企治理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EVA将会对国企治理结构的提升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将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结构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集中于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结构的关系机理。代表性的观点有:企业文化是消除“搭便车”企业治理缺陷的补充机制;企业共同的话题或文化可以减少公司内部实施监督的成本;集体价值意识可以为企业控制体系提供一个理想的框架;企业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减缓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利益和权力纷争的问题。这些观点探讨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治理的重要价值,在公司治理的框架上涉及企业治理文化的要素及功能,但还没有提出企业治理文化的概念。 国内对企业治理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在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的关系、企业治理文化的内涵及构成的研究上。张维迎明确指出,企业文化是公司治理的必要的非正式契约;徐金发、刘翌提出了企业治理文化的概念,并按构成要素将其进行了层次划分;郭鹰研究了企业治理文化的动态变迁及其变迁中的三种具体模式;张彦波、聂清凯则提出了企业治理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的观点。这些研究直接提出了企业治理文化的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其形成路径。但总的来讲,国内对企业治理文化的研究还很初步。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治理文化的概念还不清晰,其建设思路的视角还比较单一,缺少与企业价值管理的联系,特别是还未涉及对国企治理文化的专门研究。 二、国企治理文化及其特性界定 一般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商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企业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一系列价值信念、组织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如果我们将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联系起来,即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治理结构的框架来思考问题,会发现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一旦将企业文化置于企业治理结构的框架,这时的企业文化实质上就是企业治理文化。相应地,如果我们将国企文化与国企治理联系起来,国企治理文化就是纳入国企治理结构框架来思考问题的国企文化。很显然,国企治理文化是国企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为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而安排的,它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信念和规范。也就是说,国企治理文化作为一种“软性”的非正式制度约束,它是从文化的层面赋予国企管理者和员工以实现国企治理目标的共同信念和行为标准,它以无形的力量构成国企治理有效运作的内在驱动力,使国企治理结构能够获得最广泛的基础和支撑。 国企治理文化作为国企治理结构的“软性”制度安排,其特性可以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界定。 1.国企治理文化的核心观念应是所有者价值意识。任何一个企业的治理结构总是要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对象作为其追求的最高目标,一旦这种目标成为统一本企业成员行为的共同价值观,就会构成企业内部强烈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成为统领企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国企治理结构也不例外,国企治理的价值观制约和支配着国企治理结构的宗旨、信念和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国企治理的价值观是国企治理文化的核心。 在国企治理目标的价值取向上,目前存在“股东价值论”和“利益相关者论”两种观点。“股东价值论”是把企业治理的中心锁定在确保所有者的利益,认为股东是具有绝对主导地位的。“利益相关者论”是把所有者利益置于与利益相关者相同的位置,认为企业治理不能单纯以实现股东利益为目标,而要实现包括股东在内的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基于现代企业理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公司法均认为股东是企业所有者这一明显的事实,我们认同“股东价值论”的观点,认为国企治理应以确保国企股东利益为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国企所有者财富的最大化。因此,为国企所有者创造财富的价值意识应该是国企治理文化的核心观念。 2.国企治理文化的基本思想应以价值管理为基础。无论企业选择怎样的治理目标,其落脚点都会集中在企业如何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这就要求企业要以一定的价值评价为基础,通过设定和贯彻与企业远景一致的价值信念,采取相应的财务方式,以驱动企业价值的不断创造和提升。因此,基于价值的管理模式应成为国企治理文化的基本思想。 价值管理涉及价值评价和价值创造两个方面。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他们对企业价值有不同的理解和判定,会使用不同的价值标准来评价企业价值。如果我们是站在保障出资人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选择内在价值作为企业价值的标准,并依据企业资产及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对企业价值进行判断。基于价值管理理论,价值创造的着力点应集中在企业管理决策的价值驱动因素方面,也就是要清晰地理解和把握价值动因,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价值提升。但是,价值管理不能简单地被看成企业价值提升的技术方法,它更是关于企业价值及其创造的“核心观念”。因为只有造就符合企业治理文化的价值信念,并在行动上付诸实施,价值创造才会有根本的意义。 3.国企治理文化的行为意识应有正确的绩效标准导向。企业价值来源于价值创造。但进一步讲,价值创造的真正源泉则是企业员工的行动。而为了激发员工创造价值的激情,企业必须要有正确的绩效标准导向。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要通过对人力资源、财务结构、团队建设等要素的整合与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形成以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治理目标而创造业绩的行为意识。这之中有两个关键方面:一是绩效标准要与国企治理目标真正一致,二是激励机制能够引导国企员工产生正确的行为。 从“股东价值论”的价值观出发,正确的国企绩效标准就是以国有企业内在价值为评价基础,通过建立业绩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而形成的激励国企员工不断创造所有者价值的绩效意识和相应的行为规范。 4.国企治理文化的任务指向是形成解决代理问题的组织凝聚力。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现代企业都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的核心是激励不相容,这不单单指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经营者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也表现为企业成员之间在工作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摩擦、排斥和对立,这都不利于国企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国企治理文化通过确立共同的治理价值观和寻找思想、观念的共同点,不断强化国企组织成员之间的依赖、合作、协调、信任和团结,使之产生亲近感、和谐感、归属感和集体感,实现国企治理文化的认同和融合,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使企业组织具有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才有利于国企共同行为的齐心协力和步调一致,最好地化解委托代理问题,实现国企治理目标。 因此,形成集体意识,凝聚组织力量,以尽量减少激励不相容的矛盾,应是国企治理文化的任务指向。 三、EVA对国企治理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EVA是价值管理的一个现代概念,其思想和方法与国企治理文化存在着深刻的联系,这是将EVA纳入企业治理结构来思考国企治理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1.EVA最能反映国企治理文化的所有者价值意识。最基本的是,EVA作为经济增加值,它在财务关系上表现为:企业净经营利润减去所投入的所有资本成本后的差额。即EVA是既补偿了债务成本,也补偿了所有者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剩余,对所有者来说这是真正有意义的利润,因而EVA与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治理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用EVA来代表国企所有者价值意识,用EVA来反映国企治理目标,用EVA来引导国企管理者与员工的行为方式,应该是一个最好的价值概念。 特别是,从表面看,EVA概念似乎只是单纯地追求所有者的利益,这容易引起“利益相关者论”的质疑。其实由于EVA是支付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固定收入(如管理者的报酬、员工的工资、供应商的货款、债权人的利息、政府的税金)后的剩余,它意味着所有者要得到回报,必须首先补偿利益相关者的各种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讲,EVA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是冲突的,而是一致的,用EVA作为国企治理文化的核心概念能够唤起企业员工的积极响应,能够形成普遍的共识。 2.EVA能有效表明国企治理文化的价值管理思想。从价值评价与价值创造来看,EVA的有效性表现在:EVA是企业内在价值的决定性变量。企业的内在价值即市场价值,它是企业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总和,是所有者财富的市场表现。由于市场价值反映了市场对企业使用稀缺资源的效率的评价,客观地体现了投资者的利益,因而它是评价企业价值的最好标准。市场价值作为企业预期收益的现值,它由市场增加值(market value added,MVA)和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两部分构成,即市场价值=MVA+投入资本。在市场价值等式中,如果投入企业的资本一定,则表明企业市场价值的大小直接取决于MVA。而MVA与EVA之间的关系式为:标签:企业价值论文; 新世纪福音战士论文; 企业价值最大化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公司治理结构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 企业文化理论论文; 员工激励机制论文; 员工激励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经济论文; 股东论文; 国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