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河南省开封市妇产医院 475000)
【摘要】目的 对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方式对产妇实施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分娩的产妇7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 例。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方式对观察组产妇实施无痛分娩;对照组产妇不进行无痛分娩。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 评分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方式对产妇实施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无痛分娩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369-01
在产科中分娩镇痛是医护人员和广大产妇及其家属都较为关注的一个焦点性问题,由于阴道分娩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有剧烈疼痛感产生,很多产妇都不希望通过阴道分娩方式结束妊娠,同时,阴道分娩还会对胎儿造成一定伤害,有的产妇担心一旦阴道试产失败实施剖宫产,从而会承受更大的痛苦[1]。本次对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方式对产妇实施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2 月-2015 年2 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7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 例。对照组中初产妇23 例,经产妇14 例;产妇体重43-79kg,平均体重(55.1±1.3)kg;产妇孕周34-42 周,平均孕周(39.6±0.3)周;产妇年龄18-39 岁,平均年龄(24.1±0.4)岁;产妇孕次1-7 次,平均孕次(1.5±0.3)次;观察组中初产妇22 例,经产妇15 例;产妇体重43-77kg,平均体重(55.2±1.5)kg;产妇孕周34-43 周,平均孕周(39.8±0.2)周;产妇年龄18-37 岁,平均年龄(24.3±0.5)岁;产妇孕次1-6 次,平均孕次(1.3±0.4)次。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观察组:当产妇的宫口开大程度达到2-3cm 之间的时候,帮助产妇取左侧卧,并位于L3-L4 间隙实施穿刺操作,直至蛛网膜下腔位置,然后注入0.5μg 的舒芬太尼,紧接着在硬膜外腔向产妇的头侧置管4cm 左右。将100mg 的罗哌卡因与49.5μg 的舒芬太尼稀释至100mL 左右,将PCA 泵接到硬膜外导管,每小时的给药量应该控制在5mL 左右。另可由产妇自控进行追加给药,但是为了能够充分保证安全,每两次自控追加药物的时间应该间隔15min。对照组:不进行无痛分娩处理[2]。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研究对象的产程时间和住院总时间、VAS 评分表现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数据处理方法
计量资料用( )形式表示,实施t 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 检验。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程时间和住院总时间详见表1。
3 讨论
罗哌卡因属于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的一种,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常被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过程中。舒芬太尼属于芬太尼N-4 位取代的一种衍生物,同时也是阿片μ 受体高度选择性激动剂类药物的一种,镇痛效价水平可以达到芬太尼的5 倍以上[3]。在临床上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方式对产妇实施无痛分娩,产生的镇痛效果更加理想,基本不会对产妇及新生儿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还能够进一步缩短产程时间,药物的起效更快,作用的时间更加长久,使广大产妇更容易接受,临床应用的满意度水平更高,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4]。
参考文献:
[1] 罗小会,廖琴,孙铭阳,等.0.75%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6):570-572.
[2] 肖冰,樊秦娥,牛世坤,等. 硬膜外阻滞镇痛在分娩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4(33):4750-4751.
[3] 肖小华,刘颖菊,丁敏,等.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的生物等效性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28(19):1968.
[4] 徐建国,沈晓凤,唐跃,等.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对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应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27(7):599-600.
论文作者:周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
标签:产妇论文; 卡因论文; 平均论文; 硬膜外论文; 时间论文; 芬太尼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