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作为新型技术手段,在多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有效应用,并取得理想的运用效果,有效改善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对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对房建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建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后的裂变状态与常规体积混凝土裂缝差异较大,严重影响混凝土的防渗透性能,且混凝土开裂渗透后可能会造成混凝土的裂变加速而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由于混凝土的裂缝一般发生在初凝阶段,因此,我们在探讨裂缝产生的原因的同时重视预防措施的作用,采取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类型
我们可以根据砼结构开裂深度的不同,把开裂分为三种类型,即: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积裂缝。其中表面裂缝中的危害较小,深层裂缝一般是指切断结构断面,比表面裂缝的危害性要大些,而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缝的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且贯穿裂缝是三种裂缝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可能破坏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危及到整个建筑质量整体安全。我们还可以根据裂缝的宽度来推算出建筑的危害性,一般室内环境的构件裂缝最宽不能超过0.3mm,而暴露在外界或者湿度高、温度高的情况下裂缝宽度不能超过0.2mm。对于建筑工程的地下或半地下的结构中,混凝土裂缝一般影响它的防水功能。如果裂缝的宽度在0.1-0.2mm时,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水渗透其中,但经过一段实践可能会自行愈合。而当裂缝宽度在0.2-0.3mm时,则会使得渗透水量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而越来越多,进一步影响建筑的整体结构性能,故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0.3mm这样的贯穿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第一,混凝土初凝过程中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产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内热外冷”极易产生裂缝。第二,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收缩产生裂缝也是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经过实际施工经验总结发现,在设计配合比中时,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该种配合比的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第三,在施工组织时或混凝土拌合站,采购的水泥成分不符合要求或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常见因素。第四,施工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施工作业程序不规范、施工技术措施不适当等是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经常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方面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钢筋密、由于体积过大,混凝土一次浇注量大、施工时间长、施工工艺要求高、受环境影响大,工程实践证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度比较大,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机率较多。第六,基础沉陷或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混凝土出现沉陷裂缝,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3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理念
3.1更新设计理念,选用新材料
传统的混凝土具有负重大、承载量高以及耐久度不足等问题,与之对应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型材料的使用,高强混凝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项目施工中。同传统混凝土相比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硬度大、耐久性好,并且随着混合技术的提升,混凝土可以更好地适应多种设计要求,更好地为建筑施工提供广泛的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关键对策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一定要有效结合墙板混凝土的配合比完成设计试配工作,其中设计配合比时期是主要的一部分,经过试验运用减小水灰比的形式是可以操作的。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中底板的管理和控制方案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的控制是一致的。依据房屋无缝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方案,一定要先浇筑完建筑物低下一层的墙板到房屋顶板梁的下口,再有效完成房屋顶板有关混凝土的浇筑。此工艺对施工而言具备明显的运用成效,同时对顶板出现早期裂缝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3.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采用内散外蓄综合养护法,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升值,大大缩短养护周期。对于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尤其适用。如:全部采用了掺加ZY膨胀剂的混凝土。按照养护制度,在混凝土抹压后,能上人时即铺上麻袋片或草席,用水浇湿保养,混凝土硬化3~4小时后,底板与顶板均筑堰蓄水3~5厘米进行养护,墙板采取不间断淋水保温,采用这些养护方法不得少于14天,墙板侧模的拆除也不少于7天。以上养护措施的实施对房屋应用超长无缝结构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4.1做好原材料质量检测工作
在房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否能够达到要求的重要环节,从这一点上来说,做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测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包括水泥细度、骨料级配,外加剂质量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水泥的强度及性能需要经过严格的试验后,确定符合施工要求才能够投产使用;骨料配置同样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测算才能确定;外加剂选择遵循的是实事求是的原则,需要根据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选择,从而能够确保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4.2构建科学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加大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力度,管理部门要构建科学适宜的管理体系,制定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在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工程项目开展实地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人文情况等诸要素,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条件之后,开展施工方案设计工作,确保现场测量数据的精准性,提高施工方案的适宜性。若在施工环节发现任何问题,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整体施工质量。
4.3选择科学、有效的施工工艺
充分结合泵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特性有效运用分段定点方式,一个坡度的薄层浇筑一定要循序推进,同时利用一次到顶的方式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输送。此种自然流淌产生的斜坡混凝土方式可以较好的和泵送工艺相适应,同时防止出现混凝土相关输送管道的拆除和冲洗以及接长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泵送效率。针对混凝土中泌水处理进行优化,可以保证上层和下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依据泵送混凝土过程中产生坡度的现实状况,在所有的建筑带前后全要对两道设置振动器。其中首道振动器一定要设置在混凝土的出料口,在进行布置时应该可以实现上部混凝土的振实。因为低层钢筋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所以一定要在混凝土的坡脚位置建立第二道振动器从而实现下部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的无缝施工为大型混凝土结构无缝技术的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施工单位创造了更加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施工工艺的改善不需要采用特殊的材料,成功解决了超长、超宽、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无永久性伸缩的裂缝控制和防渗问题,而且节约了工程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整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的应用[J].侯广隆.山西建筑.2014(29)
[2]房建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分析[J].李月娣.山西建筑.2018(33)
[3]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的探讨[J].王春凤.住宅与房地产.2018(19)
论文作者:顾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体积论文; 技术论文; 振动器论文; 顶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