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P手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张正炎,谢孔伦,杨庚生,张国柱

TEP手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张正炎,谢孔伦,杨庚生,张国柱

(攀枝花市十九冶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23)

【摘要】 目的:对腹股沟疝的患者实施TEP手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腹股沟疝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治疗,分别给予TEP手术(观察组)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分析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效果95.35%(观察组)与有效率93.02%(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0.05,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则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0.05。结论:腹股沟疝对患者的身体有较大的影响,TEP手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选择,以适应患者的需要。

【关键词】 TEP手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04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EP operation and filling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in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Methods 186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EP (observation group) and filling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per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bleeding, hospitalization costs, the use of analgesic drug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95.35%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3.02%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o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0.05,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drug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of oper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complic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0.05). Conclusion The inguinal hernia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body of the patients. TEP operation and filling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hav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inguinal hernia. The clin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The needs of the patient.

【Key words】 TEP surgery; Filled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Inguinal hernia; Clinical effect

腹股沟疝是外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治疗只能选用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腹腔镜也运用到疝的治疗中,腹腔镜疝修补术属于外科微创手术,手术中的切口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本文选取186例腹股沟疝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不同的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86例腹股沟疝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2月—2017年1月,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症。排除标准:排除严重外伤、颅脑损伤、严重精神疾病以及不配合治疗的患者。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93例,男女比例50:43,年龄范围18~83岁,平均年龄(49.5±1.5)岁,病程2~8个月,平均病程(4.5±0.5)个月,对照组患者93例,男女比例63:30,年龄20~81岁,平均年龄(48.5±2.5)岁,病程2~7个月,平均病程(3.5±1.5)个月,分析其基础资料发现,组间基础资料的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TEP手术),TEP手术患者为年龄相对较小,疝囊不是太大,腹部没有手术切口。或者既往有疝修补术的,没有安放疝补片,但是时间较长。粘连相对较轻的人群。对所有观察组患者常规备皮消毒,保留尿管,防止膀胱损伤,患者采用全麻,取头低脚高位,确定患者手术部位,单侧或者双侧。然后在患者脐下做一个10mm、2个5mm的切口进入;分离腹膜前间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连接全自动气腹机建立气腹,维持气腹压为10~14mmHg;将腹膜前间继续采用推镜法进行分离,然后将5mm的Trocar和10mm的Trocar经相对应的切口分别放入腹腔(一般位于第一切口斜下方,避免器械互相干扰);然后将腹腔镜器械经套管放入继续分离腹膜前间隙,分离疝囊及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剥离疝囊,结扎疝囊颈部,切除多余疝囊(斜疝疝囊较小,直疝一般不需要切除多余疝囊,甚至可以不结扎疝囊颈部),将一个10cm×15cm的补片在腹膜前间隙行全腹膜外网片植入,一并覆盖斜疝,直疝及股疝区域。将下腹部缺损或者薄弱区域覆盖[1]。并可吸收缝线于腹壁下固定补片2~3针。固定后一般不会产生蜷曲或移位。排出二氧化碳。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根据患者引流情况拔除引流管。

对照组患者给予完全腹膜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常规备皮消毒,硬膜外麻醉即可,患者取平卧位,行腹股沟常规斜切口切开。切开提睾肌,找到疝囊,完全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还纳疝内容物,结扎疝囊颈,切除多余疝囊[2]。分离腹膜前间隙,置入补片,补片亦尽可能覆盖股疝,斜疝及直疝三角区域(由于视野有限,故补片平整度及铺设范围较腔镜要差)。安放引流管,关闭腹横筋膜。逐层关闭切口,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复发性疝的治疗则尽可能取出既往补片后并保持腹膜完整性后重新植入网片修补。手术6h给予流食,24h后可以正常饮食,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避免咳嗽,便秘等腹压增加因素。嘱咐患者多休息,均衡饮食。

1.3 观察指标

分析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住院费用、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伤口情况和腹股沟有无包块突出,其中临床效果分为痊愈、有效、无效,痊愈:患者疝块消失,随访无复发,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疝块消失,随访伤口有轻度疼痛,复发较少,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无效:患者疝块消失,但术后3个月后复发,临床症状复发,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造成较大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版本计算,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值检验,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值检验,计算后若观察数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则采用<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全部痊愈,无复发,对照组患者复发有2例,后经再次手术证实为补片上缩,导致直疝三角未被补片覆盖,发生直疝。

2.2 分析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对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8.4±23.5)min,术中出血量(31.23±10.5)m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2.4±17.4)min,术后出血量(47.48±12.7)ml,其中住院时间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则少于对照组,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2.3 分析患者不同手术后的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有9例使用了镇痛药物,3例出现了残余疝囊包裹性积液(经多次抽液痊愈)、无排尿困难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2%,对照组患者有15例使用了镇痛药物,2例出现了阴囊肿胀、无皮下积液的发生,没有排尿困难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即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腹股沟管内口或腹股沟三角进入腹股沟管或阴囊。腹股沟疝分为斜疝,直疝和股疝,其中斜疝最为常见,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在腹股沟疝中占95%[3]。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右侧多与左侧。而腹股沟斜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还根据治疗的情况分为易复性疝和难复性疝。当患者发生腹股沟疝时,患者会感觉到腹股沟出现一个可复性肿块,开始时肿块较小,仅在患者张力、哭泣、行走、劳动等情况时出现,用手按压或者平躺时可自行回纳,消失不见,一般情况下无特殊的不适感,仅会在用力时出现局部胀痛和牵涉痛。而随着疾病的发展,肿块会逐渐增大,肿块会下降至阴囊内或大阴唇,对患者的行走和劳动有较大的影响。肿块呈带蒂柄的梨形,上小下宽。引起腹股沟疝的原因有很多,先天性因素,在胎儿的发育中,睾丸是从腹腔厚壁经腹股沟管,逐渐向下降移,进入阴囊,当新生儿出生后不能继续闭合,则大肠和大网膜则可能从腹股沟突出,从而形成先天性腹股沟疝。后天因素则为腹部肌肉发育不完善,患者腹内压增高导致的,长期的咳嗽、用力排便、负重劳动以及妊娠、腹水等均可以造成腹内压增高,从而形成腹股沟疝[4]。腹股沟疝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及时治疗,而临床上对疝的治疗常常实施手术,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腹股沟疝的治疗有传统的疝修补术、开放性无张力修补术和腹腔镜修补术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其中开放性无张力修补术是将网状补片补于腹膜外,从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来代替缝合术,使得腹股沟部位得到修补,它能够大大降低腹股沟疝的复发率[5]。而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切除小、复发率低等特点,与传统手术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效果相似,但其治疗后患者的伤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较快,治疗结束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也较少,对患者的身体影响小。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则治疗时间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少,住院费用较少,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经本文研究发现,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均较好,手术各有利弊,在临床的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疾病情况、经济状况和手术意愿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减少临床症状的发生,减轻对患者身体和生活的影响。

综上所述,TEP手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可以很好的治疗腹股沟疝,其中TEP手术治疗后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也较少,临床效果较好,通过三个切口进行修补,补片不易发生蜷曲、褶皱,使得修补的范围更广和平整,减少补片褶皱所致空隙,导致积液和感染的发生。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则治疗效果也较好,术后并发症少,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对复发疝,疝囊大者,可一次性切除多余疝囊,避免残余疝囊积液。且两者手术方式均没有改变患者腹股沟解剖结构,避免患者术后组织牵拉导致疼痛不适等。两者术后效果均明显,可同时褶皱一次性把腹股沟斜疝,直疝,股疝区域网片全部覆盖,避免再发的可能,因此两种方法均可以较好地治疗腹股沟疝,在临床的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以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陈国星.腹股沟疝传统张力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6):4506-4508.

[2]王志斌,宁琦彪,李庆忠,等.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4):2116-2117.

[3]赵德刚.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6例腹股沟疝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5):108-109.

[4]张启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26例临床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4):355-356.

[5]黄永泰,黄文伟,黄伟超,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2):138-139.

论文作者:张正炎,谢孔伦,杨庚生,张国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TEP手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张正炎,谢孔伦,杨庚生,张国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