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负责人如何防范违法会计行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单位负责人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做好内部会计监督的前提。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具体规定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所以,单位负责人要重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切实制定并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单位会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确保单位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杜绝违法会计行为发生。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单位要实行内部控制,重点应当在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记录控制、资产保护控制、职工素质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和编制业绩报告控制等诸多环节组织实施。在实际工作中,各个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建立并实施了内部控制,但是,根据内部控制的目标和现代管理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积极配合外部有关部门依法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施监督检查
单位负责人及所在单位应当配合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法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施监督检查,以防范违法会计行为发生。一是配合财政部门依照新《会计法》的规定,对各单位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①是否依法设置会计帐簿;②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③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④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二是配合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的规定,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审计法》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三是配合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四是配合证券监管部门依照《证券法》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五是配合保险监管机构依照《保险法》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
单位负责人及所在单位应当配合会计中介机构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防范违法会计行为。新《会计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当向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审计报告。单位接受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实施的会计监督检查是法定义务,必须如实提供会计资料,不得违反,如有拒绝、隐匿、谎报等情况,则是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另外,对于会计委派制作为外部监督的一种新的尝试,单位负责人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关注和重视。
三、认真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新《会计法》多处提到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并规定各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的控制,保证各项财务活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单位负责人要督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时了解和认真掌握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内容,并认真执行,以防范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正确处理好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关系,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职能作用
新《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不是单位负责人自己直接从事会计工作,而是必须通过有关制度委托、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章办事。要保证会计行为规范和会计信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中充分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只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真正起到“把好关口”的作用,会计上的任何违法违纪问题都会得到有效的制止和纠正。因此,单位负责人在本单位的会计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关系,正确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法》,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支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为会计人员撑腰。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履行职责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单位内部为会计人员实行有效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真正发挥其作用,以达到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