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枝儿》《山歌》语言本真刍议论文_张庆军

《挂枝儿》《山歌》语言本真刍议论文_张庆军

山东省淄博第十八中学 255047

摘 要:明代民歌《挂枝儿》《山歌》的特点在于“真”,格调清新,语言活泼,大胆泼辣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是“天地间自然之文”,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于是“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人人喜听之。”因而在明清两代已广泛流传,成为明代中后期文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甚至被推崇为明代文学一绝,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关键词:民歌 语言 本真

一、语言的大众化特色

《挂枝儿》、《山歌》是明代万历朝兴起于民间的时调小曲,在晚明已甚为风行,所谓“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颂,沁人心腑。其谱不知从何来,真可骇叹!”这些出自农夫、市民之口的民歌,他们用民间、里巷口语歌唱自己的生活,率真、直白、朴实、自然是其区别于文人诗的最重要的特征,这就是《挂枝儿》《山歌》语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甚至连同时代文人在点评的时候,都充分肯定了这一特点。

最典型的是《泥人》“泥人儿,好一似咱两个,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看两下里如何?将他来揉和了重新做,重捻一个你,重塑一个我,我身上有你也,你身上有了我。”将自己和恋人比作泥人,质朴而感人,真正的爱是默默相守,是彼此的身心付出,真爱是重生,那一句“我身上有你也,你身上有了我”是最朴实而真诚的。《雪狮子》“把雪儿做一个狮子来戏,千样妆,万样做,就是个活的。冷心肠似把人调戏。今晚做一块,日出就分离。一片儿的真心也,化做东流水。”用一片真心化作东流水,写出落花有情流水无意的哀怨。《镜儿》“镜子儿,一块儿,团圆得妙。没来由,跌破了,两下开交,似一钩残月在天边孤照。待要凑合你又凑不上,待要抛下你又不忍抛。还是寻一个铸镜人儿也,重新铸一铸好。”用打破的一面镜片道出时过境迁、事过情迁的孤独凄凉与无奈。

二、语言的浅显化特色

既然民歌出自农夫、市民之口,他们歌唱的又是自己的生活,朴实浅显的民间、里巷口语自然成为其语言本真的又一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完全口语化的语言,极少的修饰成分,成就了很朴素又很美妙的构想,如《模拟》:“弗见子情人心里酸,用心模拟一般般。闭子眼睛望空亲个嘴,接连叫句‘俏心肝’。”这种小儿女的痴情,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惧内》“天不怕地不怕,连爹娘也不怕。怕只怕狠巴巴我那个房下。我房下其实有些难说话。他是吃醋的真太岁,淘气的活罗刹。就是半句的话不投机也,老大的耳光儿就乱乱地打。”“吃醋”“淘气”“耳光”这些通俗的词语透露出真真切切的生活气息,直白的语句栩栩如生地活化出一个妻管严的怕老婆形象。如《调情》“俊亲亲,奴爱你风情俏。动我心,遂我意。才与你相交,谁知你胆大就是活强盗。不管好和歹,进门就搂抱着。撞见个人来也,亲亲,教我怎么好。”朴实的语句,真实而无雕琢,自然而不造作。冯梦龙点评:“然宛如口语。却是天地间自然之文,何必胭脂涂牡丹也。”牡丹已美,怎用再涂脂抹粉,画蛇添足而已。《分离》“要分离,除非是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是东做了西;要分离,除非是官做了吏。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离时离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字字口中语,句句心里话,此与汉乐府《上邪》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相比就直白得多,通俗朴实得多,同样也感人得多了!

民歌是乡人所作,不必像文人那样“为赋新词强说愁”,对于遣词造句不必极尽推敲之能事,为向上司献诗,为名家和诗,命题限韵,搜肠刮肚,言不由衷,虚情假意,目的是炫耀才华,获取虚名,或讨人欢心,所出语句并非真实之言,而民歌却可以“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这也正是其语言本真的重要因素。

三、语言的地域化特色

方言土语是民歌语言地域特色的典型表现,然而《挂枝儿》、《山歌》中的吴地方言却因为民歌流布广泛而从地方性向普及性发展,从江南乡村向中华大地流行开来。虽然《挂枝儿》、《山歌》都是田夫野竖、市井细民所作,带有本地的方言。但正如王士祯所言“吴中人棹歌,虽俚字乡语,不能离俗,而得古风人遗意;其辞亦有可采者。”《山歌》是吴歌,有不少吴语方言,属于“一方之戏”,压韵按吴语语音,与文人诗歌压韵不同,渐渐为世人所知晓。不过冯梦龙没有想到的是,吴语民歌一样风行天下。虽然他说“不能备载”,但一些关键的音还是作了注释。如《老公小》“老公小,逼疽疽,马大身高哪亨骑。小船上橹人摇子大船上橹,正要推板忒子脐。”说老公瘦小,骏马高大,瘦小的男人没有办法骑。“逼疽疽,吴语小貌。”如果不作解释,怎么理解个中含义。《借个星》“个星,吴语。犹云‘这件东西’也。”如《鞋子》“奉劝姐儿没要自道是脚力大,就是拖脚蒲鞋还胜子左嫁人”,古代行婚礼时,父母给子女酌酒的仪式称“醮”。因称男子再娶或女子再嫁为“再醮”。 元 、 明以后专指妇女再嫁。篇后附注:“吴语‘再醮’曰‘左嫁人’。”《鱼船妇打生人相骂》“并弗是羹碗里鱼头拨拨转,支花野味赵谈春。”赵谈春,据《山歌》原注云昔年有赵谈春者,善诙谐;吴语谓没正经曰赵。因曰赵谈春云。如果不了解吴地俗语,则会产生误解。

民歌的作者,这些“无识真人”在劳动、生活中有感而发,“劳呻而康吟,一唱而群和者,其真也”,所叹所唱皆出自肺腑,是真正的心声之感慨也,就是李开先所说的 “语意则直出肺肝,不加雕刻,俱男女相与之情,虽君臣友朋,亦多有托此者,以其情尤足感人也。”这也就是“真诗在民间”,民歌本真的根本表现。

论文作者:张庆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3月总第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挂枝儿》《山歌》语言本真刍议论文_张庆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