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建筑增长显著,而住宅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不但有利于缓解能源紧缺、减少热岛效应、保护自然环境,而且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节能新技术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节能;新技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概述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建筑业的能耗也增长迅速。长期的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在明显增加,这不仅对国民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还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从中可以看出,节能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我国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大部分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都贯彻了节能设计的理念,建筑节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在设计和节能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了建筑行业的各方面因素。如缺乏支持节能新技术的集成应用的激励政策;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环境差异等区域不同导致建筑节能发展不平衡;只执行强制性规定的最低节能标准,没有配套的激励措施来提高节能效率及新技术研发;建筑业对建筑节能的资金投入偏少,从而导致市场上保温材料良莠不齐;设计人员对节能规范标准理解掌握程度不同,对新型节能材料和设备不能得到人们的真正理解和接受;以上诸多问题,导致实际节能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节能新技术应用应该贯穿在整个建筑的建设和使用周期,通过不同的技术措施,使住宅在各个阶段的能耗量都得到可控和降低。这样才能提高能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推进节能新技术不断发展。
2.规划设计中节能技术应用理念
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时,结合生态节能社区的设计理念,注重低碳生态概念的塑造,突出住宅环境与生态节能新技术的无缝对接,形成流动多变的多重空间景观,营造和谐居住家园;结合新城市主义概念和简约风格,创造多层次的休闲活动空间,使生活不断向外纵深,提高小区融合力。提高人居住高端品质,以技术塑造环境,环境丰富生活,力求尽可能多的住户获得最好的景观效果,提高小区舒适度;结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提倡全过程多层次的生态居住策略,积极应用新技术及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建造低能耗住宅。
3.住宅小区规划与节能技术的关系
住宅建筑节能涉及到建筑科学中的很多学科,比如规划、建筑学、声学、光学、建筑热工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给排水、建筑采暖通风、建筑电气、风景园林、市政工程等诸多专业,还涉及到地理、气象、环境等相关学科以及居民使用方式等因素,是一个包括规划设计和节能技术的系统性工程。
小区规划与节能技术之间密不可分。在具体的小区规划中,住宅建筑的选址、朝向、高低、间距、体型,小区内部的路网结构以及绿化景观设计都与节能技术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些会直接关系到小区建筑物的通风、日照以及气候感官环境,从而影响到住宅小区的的能源消耗。所以在小区的具体化规划设计中,要做到规划设计与节能技术相互配合和利用,应统筹考虑现实各个环境对节能技术应用带来的影响,尽可能的利用比较成熟可靠的新型节能技术或新型节能设备,积极推广太阳能、浅层地热能利用等先进节能技术,充分应用雨水回收、透水植草砖等节能环保技术以及配套设备采取的节能措施,打造全新的节能技术体系,最大限度的形成住宅小区节能体系,营造被动式零能耗和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节能新技术应用分析
4.1 低碳节能技术应用
低碳节能技术是指结合住宅场地的太阳辐射、光热、阴影、降雨、水文、风环境、植物地形等自然条件,在住宅小区的整体设计中坚持低碳理念,以资源能源的低消耗、低排放为原则,整个建设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效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形成的low-carbon life技术类型。该技术提倡建筑与自然结合,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条件,使住宅系统融入自然,使建筑环境与更高层次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比如在满足人体舒适感的同时,通过设计适宜的建筑体形和空间组合、建筑朝向定位、建筑材料、表面色彩,来达到低消耗、低排放的目的。下面以水资源优化技术为例,设计节水型住宅小区时,优化配置水资源,从供水系统、用水方式、节水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应用优化技术,形成综合节水利用形态。
4.1.1构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建设雨水综合利用系统,从径流源头控制暴雨径流和污染,将雨水径流大部分用于补充地下水,同时变废弃雨水为资源,补充建筑用水及小区景观、浇洒道路、绿化灌溉用水,减少自来水用量,从供水节能的角度构建低碳雨水利用系统。
4.1.2中水回收。许多楼盘的小区水景是人造景观,应考虑中水回收利用,改变传统水源利用模式。设计时,可以采用经过过滤的废水再利用供给的中水,主要用于住宅小区绿地浇灌、人造水景等方面。这样做可以把大量的洗澡水、洗衣水、景观用水、使用过的循环水回收后集中进行过滤再利用,从而真正达到节水的目的。同时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利用中水营造水景,要注意尽量建造观景为主的设施,少设置旱喷泉、儿童戏水池等,保证节水节能。
4.1.3采用先进的用水管路设计。住宅内的饮用水和冲洗马桶水应进行双管路设计,污水处理应设计为再生水利用,这样可以用于灌溉绿植、冲洗马桶等,减少自来水用量,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多级利用。
4.2 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
在节能规划设计中,选择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及其他可替代性的能源,以降低能耗,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可再生的能源主要有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潮汐能、浅层土壤热能等,比如以下几项新技术应用。
4.2.1热泵应用技术。利用低位热能资源和少量高位电能输入将低位能源转化为高位能源的技术,主要包括地热源热泵技术、水源热泵技术和空气源热泵技术。目前一些小区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后,节能效果显著,正形成规模化应用发展趋势。
4.2.2新型空调应用技术。比如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它是一种新的节能空调系统,可以随着负荷的变化调节总送风量,特别是在部分负荷运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机能耗,节约用电;而且制冷机组和空调机组可以根据实际家庭需要来有效运行,也降低了能源消耗。
4.2.3太阳能光伏应用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仅能充分满足住宅内供电需求,还能实现室内温度的调控,同时也可应用在地下车库等公共部位照明负载供电。
4.3 新型节能材料选用。在设计建筑的时候,应当优先选择低碳环保、清洁型建材或可循环再生的绿色建材,这样设计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资源,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程度,避免建筑设计对大自然的破坏。此外,由于环保材料易于回收循环使用,可以实现对环境伤害的最小化。
4.结论
综上所述,新节能技术在住宅小区规划应用实际上是多方面多领域的,不但在建筑的形体、朝向、高度等方面有重要因素,而且技术层面还包括低碳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新型节能材料选用等多个方面。因此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低碳节能理念,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低碳节能技术等节能新技术进行规划设计,最终做到节约能耗,提高用能效率,实现绿色发展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晓康,李国庆.居住区城市规划中的低碳理念[J].安徽农业科学,2011,(09)
[2]罗宁娟.节能环保理念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6):88-89.
论文作者:谈宝红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节能论文; 节能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新技术论文; 环境论文; 住宅小区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