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粮食供求影响因素的思考_农业论文

对我国粮食供求影响因素的思考_农业论文

中国粮食供求影响因素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粮食论文,因素论文,供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闭幕不久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重申要继续确保与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并表达了国家对农业仍将进行大力支持的决心。在农业问题之中,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今年国家仍将执行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政策。所以说,粮食问题业已成为、今后仍将成为政府和人民最为关注的农业问题之一。对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 %人口的东方大国来说,粮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国家安全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首先能够充分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中国粮食生产、消费自身的特点,掌握影响粮食供求的基本因素变化情况,从而合理运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稳定粮食供给,实现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保证及协调粮食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共同利益。

市场经济下的粮食生产行业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完全竞争行业,进入这个市场的生产者(广大农户与集体农场)为数众多且力量分散,行业特征决定了他们均是粮食市场供求总量均衡条件下所形成的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在既定市场价格下,为实现自己的收入目标,他们往往只有调整自己的供给数量及(或)供给结构。即当市场在短期中由于粮食供大于求造成价格下跌给生产者即期收益带来损失时,众多粮食生产者据此将减少来年粮食生产,其结果将会导致社会粮食来年的供给总量减少。在需求一定的前提下,引发粮食价格上涨,而在粮价因短期内供小于求而造成上涨,产生超额利益时,便又会促使众多的粮食生产者扩大来年生产增加供给,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便又会导致来年价格下跌。粮食产量的周期波动和粮价的周期起伏在中外粮食市场屡见不鲜。粮食生产与价格的周期波动是粮食这个特殊行业在自由市场价格机制下一个重要内在特征,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下,我们对这样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充满自由竞争的特殊行业必须要实现一定范围的国家的宏观调控,从而稳定粮食供给与价格,保护生产者、消费者及国家的整体及长期利益。实施粮食调控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粮价的相对稳定,而确保粮价相对稳定又离不开保持粮食的供求相对平衡。从供求规律着眼,要达到粮食供需相对平衡的目标,首先必须要充分认清在我国影响粮食供需的重要因素及其变化情况。

1 粮食需求因素分析

1.1 粮食价格的变动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一种经济活动,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人的需要一般可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受尊重需要与社会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全部满足或部分满足后,人们就会产生新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对粮食的需要,是人们的生存需要,属于最基本生理需要范畴。另一方面,从“无农不稳”这一事实又可知,对粮食的需要也涉及人类一定的安全需求。毫无疑问,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市场经济下,影响商品需求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即可通过提高或降低商品本身销售价格来减少或增加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但是,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因商品不同而差别巨大。作为生存需要的粮食商品具有一个明显特征是它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当不足,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是非常缺乏弹性的,即粮食消费的价格刚性。正因如此,价格调整对粮食需求量大小影响甚小,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价格对消费者利益影响甚大。高的粮价与粮食价格需求刚性定会导致消费者支出负担加重,特别在食品支出占居民支出相当比重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即恩格尔系数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情况尤为明显。同时,这种粮价的上涨往往又引起社会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我国1994年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据分析主要为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造成。据测算,1992、1993、1994年中国零售物价上涨中,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分别占74.1%、60.1%和78.3%。当然较低粮价短期上有利于消费者,但是由于粮价需求的刚性,低的粮价也不会明显刺激消费者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从而来实现生产者的薄利多销目的。相反,过低的市场粮价从中长期来看必然会影响来年的粮食供给量,产生供给短缺,反过来影响到消费者中长期利益。在实行政府粮食定购、购销价不统一的情况下又会对政府财政产生较大压力,这在我国业已造成大量国有粮食企业由于原先不能顺价销售而出现严重的亏损。

1.2 粮食需求结构

分析粮食价格变化对其本身需求量的影响大小时,还需要考虑到粮食的需求结构。目前,世界各国对粮食的需求总体上可分为口粮需求、饲料粮需求、种子粮需求和工业用粮需求四个方面。

1.2.1 口粮

对口粮的需求最具刚性。在我国,1984年以来,居民的人均口粮消费年度基本稳定在240kg/人,口粮消费在1993 年约占我国粮食总需求量的60%。但考虑到我国人口规模及每年新增加1500万人口的国情,对口粮的需求总量在我国人口高峰还没有到来之前仍会呈刚性增长,口粮消费在今后一段时间仍将占据我国粮食消费的主导,因此,决不能放松口粮的生产和价格管理。

1.2.2 饲料粮

对饲料粮的需求,属于居民的一种间接需求。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对以饲料粮为基础的肉类食品需求越来越大,在我国许多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的食品支出中,其所占比重已远远超出了口粮支出。饲料粮需求量的大小受价格的影响较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远大于口粮。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饲料粮需求的未来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在发达国家,对饲料粮的需求已远远超过了对口粮的需求。在我国,按肉料比换算,饲料粮需求目前只占粮食总需求的20%。但是,近几年来,我国饲料粮的年平均需求增长率由于约12%的猪肉需求平均增长率,20%的禽肉需求增长率和23%的牛肉需求增长率而高达15%左右。

1.2.3 种子用粮

粮食需求中种子用粮的需求价格弹性刚性较强,目前它仅占全国粮食总需求的3.5%,对总需求影响很小, 特别是随着新种子技术的推广,其需求量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1.2.4 工业用粮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工业用粮的需求增长较快。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换算:1994年全国工业用粮比1978年增长300%, 年平均增长18%,占粮食总需求的10%。更重要的是,工业用粮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比较灵敏,粮价高低直接关系到此类工业的原料成本。高粮价会促使它们少用或寻找替代品,而低粮价又会促使它们多用甚至浪费粮食,在我国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

1.3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在价格较稳定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其需求往往会增加,但前提是这种商品必须要有较充足的需求收入弹性。从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看,却存在着严重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收入的提高带来的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很少,即收入变动所引起的粮食直接需求量变动的比率是很小的,此即所谓的恩格尔规律。据国外调查显示,随着收入的提高,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食品消费结构随居民收入的提高其结构变化也非常突出,表现为直接粮食消费所占比重日趋下降,而间接粮食消费所占比重日益上升。在我国,过去10年中粮食需求的平均收入弹性在农村大约为0.25,即人均收入增加10%,人均口粮需求增加2.5%,且弹性呈下降趋势, 需求的收入弹性在城市已渐趋于零。然而,中国目前对肉类及水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平均值却高达0.9。 收入的成倍增长将会导致此类产品需求的成倍增长,而肉类及水产品的供给在国外是以粮食转化和饲料粮生产为前提的。因此,从这点看,中国对粮食的间接需要,从而对粮食的总需求潜力是巨大的,目前中国粮食生产在一定阶段出现的所谓过剩应该说是短期的和结构性的,正如印度绿色革命以后在产粮区所出现的粮食过剩一样。随着收入提高,加强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加强粮食转化及深加工对扩大粮食总需求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1.4 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

在粮价与收入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粮食需求产生影响也离不开其它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即要考虑粮食需求的交叉弹性问题。粮食需求具有较强的交叉弹性。在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消费中,除了直接的粮食消费外,还常用其它食品来代替或部分代替粮食消费,而这些食品中很多又不是以粮食转化为前提的,如海产品、蔬菜水果等。替代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变动是成同方向的,即当这些食品价格降低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粮食的需求量。而上述替代品的价格由于采取集约化、专业化、先进的生物工程等技术原因而确实存在市场价格相对下降的趋势。反过来说,即使上述替代品的价格变化不大,由于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过程中,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从而使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也必然部分地带来对粮食直接消费量的下降。

1.5 国际粮食市场

从世界范围看,是否存在庞大的国际粮食交易市场,对调节一国的粮食总需求、缓解粮食需求矛盾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世界粮食需求的变化会通过贸易渠道影响到国内的总需求。世界粮食总需求的增加会为一国国内粮食出口,扩大需求规模提供较优越的外部环境,相反则产生不利的出口环境。但在我国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即在当前的国际粮食市场上,粮食生产供应高度集中于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农业生产资源十分优越,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他们提供的粮食价低质好,贸易上有很强的垄断性,要想轻松挤进这个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非易事。因为光从粮食价格对比来说,我国粮食目前的投入成本及销售价格已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价格上根本无竞争优势。据经济日报报道,我国1995年7月每千克大米、小麦、玉米的进口到岸价分别为2.76元、1.158元和1.17元。而同期国内市场价分别为3.06元、1.75元和1.73元,国内市场价分别高出进口到岸价11%、10%、48%。近期虽有回落,但相对比仍偏高,加之品种与质量及农产品的贸易保护问题,这种现状对我国想通过扩大粮食出口增加粮食总需求,利用国际市场进行总需求调节形成较强的约束条件。

2 粮食供给因素分析

2.1 粮食生产与其它作物或产业的比较利益

从粮食的生产供给角度看,粮价的高低变化是影响粮食产量以及生产者利益最直接的因素,而且粮食的供给价格弹性一般要大于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正因如此,粮食需求的价格刚性使粮食价格变化与生产者收益变化是同方向的。高的粮价必然使生产者的收益增加,提高其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而过低的粮价必然导致生产者收益减少,挫伤其生产积极性。在我国粮食生产历史上由粮食价格变化引起的产量周期波动是比较突出的。就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现状看,它属于非常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较利益、农业生产与非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发生较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变化时,农民往往就会减少粮食的生产,把相关生产要素转移到经济作物生产或其它非农生产上以实现其收入的最大化。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行业、城镇、地区频繁转移便是最好的见证。据统计,1990—1995年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以农民收入为1)由2∶1扩大到2.6∶1,1995 年农民人均收入扣除通胀因素后,只相当于1987年的344元,与城镇居民1980年的人均生活费收入346元大体相同。这种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导致了农村生产力要素的严重流失,这对保持农业的稳定增长,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十分不利。建国以来,由实行计划经济的本质所决定,我国政府长期实行粮食定购政策,国家下达生产任务,以较低的粮食收购价来保证粮食供给。这种政策体现了牺牲农业从而支持国家工业化的战略意图。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往往严格按国家计划来执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粮食价格政策上实行国家定购价和市场价并存的模式,在农民按定购价上缴完国家指定的粮食任务之后,其余粮食由农民自由决定上市买卖,价格随行就市。近年来,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市场的成分一直在增大,农民作为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地位越来越得到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对自己所种作物的自由选择权越来越大。在比较利益驱动下,为获得较高的区位地租,他们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往往大大高于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结果是粮食作物在我国总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呈日趋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88%下降到1994年的59%。而政府提出保护价(高于市价)敞开收购粮食时,无疑又会推动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

2.2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变化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虽直接受制于粮食产品本身市场供求变化状况,但进一步分析更深层的原因发现:粮食生产的引致需求,即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变化与粮食生产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粮食的生产成本,农业生产需要有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按照西方经济学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这些生产要素需按一定的比例组合才能产生既定成本下的最大收益,所有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增长才能使产量保持同步的增加,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的单独增长、减少,都迟早会导致收益递减规律作用的发生。

2.1.1 土地资源

在我国,由于工业化、城镇化、比较利益等诸多因素,粮食生产中土地资源这种生产要素即农业耕地面积的绝对减少相当明显。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4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6880万亩。与此同时,与土地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的增长却相当迅速。在农村,膨胀的人口与日趋减少的耕地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对劳动力需求,出现了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和稳性失业。到1995年2月,我国耕地总面积已不足20 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已从建国初期的2.7 亩降到预计本应下个世纪中叶才达到的1.18亩,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危险线仅差0.4亩, 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目前,全国有1/3的地方人均耕地已下降到1亩以下, 其中,国内经济较发达的广东、福建、浙江不足0.6亩, 低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日本人均0.7亩的水平。可以说, 过多的农业人口与相对少的土地结合,必然会产生收益报酬递减,这在我国近年来的农业生产中是非常明显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近年来的日趋减缓也与之不无关联。

2.2.2 资金投入

我国农业生产的另一个生产要素——资金投入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萎缩,究其原因:首先是1984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升幅度远大于同期农产品的价格,特别是粮价的上涨幅度。农业生产成本的过快增长,导致了农民种田的比较利益明显下降,许多地方往往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除农民需求增加外,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对获利不大的农用生产资料的工业没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大力扶持,化肥、农药、农机修理等农用生产资料的工业投资在整个国家工业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日趋下降。投资的下降必然使这些农用生产资料企业规模萎缩,技术落后,导致产量的徘徊不前或增长缓慢,总有效供给的减少。如农药产量在“五五”期间为40万吨,而到1987年却只有26万吨。在这些农用生产资料产量相对下降的同时,习惯于外延式扩大生产的农业部门为提高单产,对这些物品的总需求却在不断扩大,供需之间的失衡,必然导致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的攀升。据农业部调查,1993年9月到1995年3月的18个月中,国内四种主要化肥中尿素价格上涨54%,二钾上涨56%,碳铵上涨52%,磷上涨33%,四种化肥价格上涨幅度远远高于同期粮价的涨幅,中国日前化肥价格已比国际市场高出15%—45%。这种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必然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预期利益的大幅减少,从而严重挫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及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据河北省调查,1996年玉米的亩产值较上年下降6.45%,而同期成本却上升20%,这一减一增使生产者的盈利大为减少,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哪一个农民又会愿意对粮食生产、农业生产追加投资来扩大规模呢?引起对农业生产的投资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业生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的相对缺乏。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我国作为投资主体之一的政府对农业的直接投资近年来出现相对下降趋势,表现在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建总投资的比重从1991 年的4%下降到1993年的2.8%,1994年2.6%。近年虽有所复苏,但仍然很低。据研究,人均GDP300—1200美元的国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投资的比重在10%左右为宜,可见我国的农业投资比重明显偏低。另一方面,作为另一投资主体的农民由于投资预期收入的减少及土地所有权等问题的困扰又往往不愿对土地进行投资,特别是长期投资,反而在承包期内进行一些掠夺性的短期开发。许多农民往往宁愿把大量资金存入银行获取很低的利息或从事修建豪华住宅等消费,也不愿或不敢去承担风险进行较长远的农业生产投资。据农业部对全国的100个产粮大县调查结果,1993年,在消费性投资增加的同时,农户的生产性投资却比1992年下降了13.2%。 而当前作为农业生产重要融资渠道的遍布于农村的信用联社或农业银行也不愿轻易把资金贷给信用难以把握的农民。所有这些均导致了农业生产投资资金的相对匮乏,而对农业投资的严重不足大大影响了我国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据我国农业经济学家推算,粮食产量的增加与物质投入的增加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以上。可见, 物质投入的减少或增加必然造成粮食产量的巨大变化。

2.3 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农业生产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假定在生产技术不变的前提下的一种状况。但当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重大突破时,在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大大提高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据研究,在改革初期(1978—1984年),技术进步在水稻生产增长中的贡献率为48%,在改革的中后期(1984—1892年),技术进步更成为粮食生产增长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技术进步业已成为中国粮食生产的第一推动力。但是,农业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对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的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又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遗憾的是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也远远不够,这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在农业科技的研究推广应用中,农业科技人才是关键,但是我国现实的情况却差强人意。在农村,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加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家男女老幼都参加或部分参与了劳动,使劳动力的总供给从数量上大大增加了,远远超出了农业对其实际的总需求,据推算,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为43.8%,因而农村劳动力和其它非农业劳动力相比,其边际生产率很低,与其相对应的便是很低的劳动者边际报酬。这种结果导致了农村大批有技术、有文化的农村青壮年劳力向其它收入高的行业和城镇地区转移。我国城乡之间业已存在的规模巨大的民工潮现象便是很好的证明。结果是在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类似日本的“三老”农业,“三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从劳动力素质这个角度看,极大限制了我国农业依靠科技进步的步伐,这对我国今后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的粮食生产将是非常不利的。

2.4 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

多年来,在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其农业增长的方式大都习惯采用粗放型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即通过增加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产量和规模,而很少采用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方式。为了追求所谓的发展指标,他们往往盲目扩大耕地,乱垦、乱围、乱伐,对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不但不予以投资兴建、维护,往往还为了眼前利益加以破坏。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所产生出的大量三废,使中国农业生产的外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匮乏,西北地区的沙漠化加重,可为证明。这导致农业生产缺乏后劲。土地改良,良种培育推广、节流灌溉等一系列内函式的扩大再生产方式是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而这些措施的实行需要健全、稳定的法律法规和大量资金投入。在目前国家财政较紧张的情况下,特别是财政改革后,国家财政收入占GNP 比重日益下降的情况下,全部由国家承担是很难做到的。而地方政府往往从自己地区狭小范围着眼,忽视对比较利益较低的农业进行真正的较大投资,特别是关系全国或地区整体利益的农业工程项目。而农民自己由于传统的小农意识和对承包土地年限的不确定性及资金数量的分散性和有限性,也很少自愿进行这方面的投资。上述结果造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外部生态系统渐趋恶化。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性很大,靠天吃饭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一遇洪涝大旱等自然灾害,粮食的产量便会产生相当大的波动。这在我国1991年华东等地所发生的特大洪水和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的大洪水面前暴露无遗。可以说,我国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系统由于人为的原因变得相当脆弱。

2.5 国际粮食市场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潮流。中国国内的粮食供给问题能否通过国际粮食市场来解决呢?着眼于全球粮食市场,通过国际市场的进口来增加国内粮食的供给,缓解供需矛盾,也不失为调节国内供给的一条途径。但是具有12亿多人口的中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余地并不大。姑且不论依赖进口所造成的国家安全问题,仅从世界粮食目前贸易本身来看,世界粮食总出口量从1982年超过2亿吨以后, 这十几年基本上在2.2—2.4亿吨之间徘徊,中国能从其中购买多少份额又不严重影响整个世界粮食市场的粮价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品种结构与我国的需求品种结构能否达到一致呢?从近中期看,我国的粮食消费的主品种为大米,而国际粮食市场的供给主品种为小麦、玉米,两者相差很大。而消费习惯又具有相当的刚性。因此,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国际市场利用程度目前来说是比较有限的,通过国际市场来解决国内粮食市场的短缺只能是权宜的、短期的。

3 实现粮食供需平衡的几项措施

针对上述我国粮食生产中供需影响因素的探讨,个人认为,要保证我国粮食的中长期稳定供给,实现粮食供需的基本平衡,解决的方法主要有:

3.1 努力增加国家和农民双方对农业的共同投入,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走农业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发展道路。

3.2 要不断提高粮食品质,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 从而能适时适量地通过国际粮食贸易来调节国内粮食的供需问题。

3.3 加强国家储备制度建设, 通过蓄水池式的双向调节来稳定国内粮食市场的供需平衡,稳定粮食生产,同时充分利用和建设粮食期货市场,以稳定粮食现货市场。

3.4 对国家粮食价格政策进行必要的改革, 政府对农业的长期价格政策最好是保持粮食的相对价格不变。

3.5 在农业内部实行结构性调整,实行粮食的深加工, 以增加对粮食的间接需求。

3.6

国家要严格控制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对农业土地的占用,使人口、土地、资金能以较适当的比例组合产生尽可能大的农业收益。对目前业已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适当地引导他们向建立在当地农村资源基础之上的二三产业转移——即所谓的“离土不离乡”。另外在条件成熟时,对农村的既有土地经营制度进行一定的改革,适地、适时扩大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规模,从而有利规模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

标签:;  ;  ;  ;  ;  ;  ;  ;  ;  ;  ;  ;  

对我国粮食供求影响因素的思考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