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图书情报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方国家论文,情报论文,毕业生论文,就业状况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书情报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学科发展的生命力与信息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历来受到高校、用人单位与各类协会组织的高度重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图书情报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国家图书情报教育的特色与水平。
1 图书情报类毕业生基本情况
经过200余年的发展,西方国家的图书情报教育伴随着政治、经济、技术的变化,经历了早期的职业培训、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整合以及部分院系名称的更名和专业重组,但其专业教育的本质却始终没有改变。有学者提出,“图书情报的专业领域仍然是信息问题,即让人们利用信息感知和认识形势,解决信息需求与信息存储之间的矛盾。”[1]
从高校图书情报教育基本格局来看,可以说是类型齐全、形式灵活,既有面向业界的职业培训、远程教育,也有不同层次的学位教育项目,如本科教育计划、研究生教育计划(各种硕士、博士)、研究生研究计划等。与我国相比,西方国家图书情报类研究生人数明显高于本科生,女生占绝对优势,且年龄跨度较大,许多学生入学前就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兼职学习的比例较高,因而,其专业选择多出于个人意愿,对于研究生而言,则是综合各方情况做出的理性判断,为日后的职业选择奠定了基础。
2 就业特点
有学者指出“宽阔的学术背景、发现答案的敏锐技能、对数据库和互联网的精通以及与客户沟通的娴熟技能使具有图书馆学背景的毕业生在职业竞争中总体表现突出。”[2]随着信息与社会生活结合的日益紧密,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即将到来的图书馆员退休高潮的影响,给图书情报类毕业生提供了充分的就业需求信息和宽松的职业选择空间。而坚实的专业教育、面向实践应用的综合能力培养以及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也为毕业生理性的职业选择奠定了基础,进而在总体上保证了图书情报专业教育与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内在统一。
2.1 就业领域的变化
从毕业去向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图书情报类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比较单一,以各类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中心等传统图书情报机构为主,到非图书情报机构工作的毕业生微乎其微,不足5%,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完全统一。90年代以后,到非传统工作岗位就业比例的上升与电子形式信息流行的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除却图书馆、信息中心等部门外,来自企业和政府的竞争情报部门、信息咨询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知识资源中心、内容管理机构等吸引了相当多的毕业生,并促进和推动了信息职业内涵外延的深刻变化。
1997年、1999年英国学者对罗伯特·戈登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大多数毕业生仍在从事信息职业,“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尝试到产业界和商业领域就业。”[3]据调查,2004年,美国9.08%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毕业生选择了到非传统图书情报单位工作,而2003年、2002年,这种情况的比例仅为或不足2%。[4]
尽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有了较大拓展,但传统图书情报机构仍坚守和占据着图书情报类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地位,其中,研究生到图书情报部门工作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2004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针对图书馆专业和信息管理专业在校生(本科、硕士)的一项调查表明,将近90%的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选择从事图书情报工作,有3%的学生将这一职业视为终身职业。[5]《图书馆杂志》登载的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美国大约92.9%的毕业生在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及相关机构找到工作,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仍以图书情报机构为主。[6]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情报类毕业生就业去向完全与上述情况吻合(见表1)。
表1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情报类毕业研究生就业去向统计表
图书馆档案馆 计算机产业 政府部门 其他部门
200362.1% 0.3% 17.2%
6.9% 3.4%
2004 69%
6%
6% 8&11%
2005 71%
0% 19%
数据来源:http://www.fis.utoronto.ca/content/blogcategory/348/532
2.2 就业职位的变化
长期以来,图书馆员一直是西方国家图书情报类毕业生最主要的职业选择,培养满足各类图书情报机构工作需求的图书馆员也由此成为很多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当前,信息职业空间的扩大、就业领域的拓展同样冲击和影响着毕业生就业职位的选择。
(1)在传统图书情报领域就业的毕业生倾向于参考咨询/信息服务、学校图书馆媒体专家、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图书馆服务、档案管理、编目、信息技术、书目指导、数据库管理、网站服务、信息咨询、数字服务等职位的工作,其中,参考咨询馆员最受毕业生的青睐,许多毕业生愿意到大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工作。[7]
(2)在其他与信息有关的领域就业的毕业生程度不同地在从事与信息职业有关的工作。这是因为,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使“信息管理、信息组织、管理系统及服务等已不再属于单独的图书馆、情报专业学科范围,目前,这些领域也包含了其他学科的技能,已不仅仅是所谓的信息领域,进而拓展到社会相关的每个领域和产业”。[8]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就业领域的变化,信息职业职位选择空间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凡是信息密集型的职业都有图书情报类毕业生发展的空间”,[9]以往按行业或产业部门简单划分信息职业的做法已经落伍,网站管理员、信息咨询师、首席信息官、信息内容开发员、竞争情报分析员、系统设计员、数据库管理与销售人员等均涵盖到信息职业中,使图书情报类专业的职业适用空间明显扩大,在信息咨询业、数字内容产业等新领域,图书情报类毕业生较强的信息搜寻能力、信息检索能力被用人单位普遍看好。澳大利亚科廷技术大学图书馆专业、档案专业毕业生从事与信息工作无关的比例的下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图书情报专业高渗透性所带来的职位变化趋势(见表2)。
表2 澳大利亚大学图书情报类毕业生历年就业去向的比较表
1988-1992 1993-1997 1998-2002
% % %
图书馆管理类职位 69.262.6
61.7
记录管理类职位10.5 7.9
16.8
档案职位
5.04.7
计算机与信息系统职位
1.5 2.90.9
其他信息工作
9 12.2
10.3
与信息工作无关的职位
9.8 9.45.6
数据米源:Paul Genoni,Kerry Smith.Results of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employment outcomes for Australian ILS graduates
(3)用人单位的职位需求结构分别经历了强调专业核心技能、信息技术技能以及专业技能与通用技能并重的阶段性变化。以往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注重毕业生信息检索、分类、编目、索引等图书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度使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成为考察的重要标准。随后,用人要求进一步提高,有学者通过对美国200多个网上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招聘广告的调查分析,发现用人单位所对毕业生就业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10]其中,通用技能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在进行信息营销、推促以及与合同协商过程中,通用技能几乎是必需的。2003年,英国国家信息服务培训机构(ISNTO)提出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对顾客的关心、领导能力、对变化的把握和管理、沟通和技术掌握程度上。[11]
2.3 不同地域、行业及岗位收入差距明显
就业收入与毕业生的就业地区、行业部门及岗位有关,一般情况下,传统图书情报领域的收入从总体上略低于或持平于当年毕业生就业的平均收入,其中,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的收入要相对高于公共图书馆等机构,而私人盈利部门、数据库软件经销商、非图书情报部门的收入明显偏高。有调查结果表明在非图书馆就业的毕业生平均收入比在图书馆工作的毕业生大约高18%左右。[12]在具体的职位分配上,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技术与图书情报核心工作结合紧密的岗位薪酬待遇要高于单纯的传统职位(见表3)。
表3 美国2005年毕业生到不同就业岗位起始收入的差距比较表
就业岗位平均收入 就业岗位平均收入
单位:美元/年
单位:美元/年
自动控制/系统开发
48,736
参考咨询/信息服务
37,228
信息技术 47,394
数据库管理
37,218
索引/摘要
44,860
信息收集与开发
37,206
网络服务 44,750
儿童服务 36,739
中小学图书馆媒体专家 41,114
编目/分类
36,144
用户教育 40,782
技术服务/连续
35,640
电子或数字服务
39,362
档案管理 35,286
政府文献管理 39,350
信息检索 34,759
课题研究 38,750
馆际互借/文献传送
34,500
行政管理 38,549
流通 34,461
数据来源:Stephanie Maatta.Starting Pay Breaks 40K-Placements and Salaries 2005.Library Journal,10/15/2006
尽管“图书馆员的薪水并不能有效鼓励学生从事图书馆工作,以技术为基础的信息领域的其他工作机会在吸引图书情报毕业生离开更多传统工作职位上具有明显优势,”[13]但传统信息部门仍然是毕业生首要就业渠道的事实说明西方国家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理性。
2.4 性别差异在就业上的体现
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作职位与收入差距上,在美国,男生更喜欢到学术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图书馆公司等部门工作,而女生往往会首推中小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在职位选择上,男生倾向于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工作职位,女生则青睐服务性职位。[14]从就业的总体起始收入来看(见表4),男生的收入始终高于女生,这里固然有职位选择因素的影响,但深层次因性别差异而导致的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差异乃至性别歧视的影响不可否认。
表4 美国、加拿大图书情报类毕业生男女平均起始收入差距的比较表
女毕业生男毕业生差异幅度
2003年37,391 40,462 低7.59%
2004年38,704 40,332 低4.04%
2005年39,587 42,143 低6.46%
数据来源:Stephanie Maatta.于2004、2005、2006年发表在Library Journal上的文章。
2.5 多元化就业形式
西方国家图书情报类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环境宽松、就业选择开阔、就业压力不大,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不就业,不就业的毕业生除继续攻读学位外,有相当多的人愿意留在家里或到国外旅游、到社区等公益性机构当志愿者等;就业的学生中大部分选择了全职工作职位,其中有部分学生开始了自主创业的历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于兴趣爱好、读书以及家庭原因等愿意做兼职工作或临时性工作。对于那些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而言,特别是在图书馆工作的学生,由于会有职位的提升和收入的增加,很多人选择了回原单位工作。
3 西方国家促进图书情报类毕业生就业的通行做法
3.1 高校:突出就业能力的办学定位与就业服务体系
(1)课程体系的适时调整。以往各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课程定位主要是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随着社会对信息人才需求的激增,各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起纷纷进行课程体系调整,在继续保留图书情报专业核心课程、发挥原有专业优势的同时,相继增加了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信息建构、数据挖掘等课程以适应信息职业发展的要求。
(2)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实践实习的组织,一方面,课程设置中都设有实践性课程,包括专业学习参访、专业定岗实习以及专业学术研发活动等,并实行专业教师、实习单位、实习指导老师及学生共同负责制。另一方面,在注重理论灌输的同时,强调将专业实践能力、通用技能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此外,各高校图书情报专业教师并不多,规模稍大的学院约有50名教师,小的学院只有6名教师,每个学院都聘请了来自业界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走上讲台,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与实践应用所必需的技能、经验乃至职业理念。
(3)全程化的就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教育从学生进入大学就已开始,且不同阶段的内容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对于本科生而言,入学伊始的专业教育会详细介绍图书情报专业的总体就业形势、适应领域、可选择的职业,并对相关职业情况进行概要介绍。随后的职业生涯与就业技能课有机地将专业与职业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实践实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和体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职业发展路径,毕业前的就业指导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和求职技巧。对于研究生,往往通过开设职业导论课介绍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结构,以帮助学生尽快明确各自的研究方向与职业定位。
(4)专业化的就业服务。各大学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及学院就业指导人员会广泛收集和发布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及短期实习计划,建有“就业图书馆”对不同行业不同职位总体情况、人才招聘特色、职业进入路径等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供毕业生查询。同时,专业化的职业咨询、职业测试以及内容丰富的就业工作坊为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指点迷津。
3.2 社会:积极营造全员参与的就业环境
(1)协会组织以完善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服务连接图书情报专业教育与职业生涯,一方面,通过专家学者的讲座、会员的现身说法、大规模的毕业生调查及网上咨询等帮助毕业生了解职业基本情况,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图书馆协会以及英国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协会网站成功扮演了毕业生进入图书情报职业的桥梁纽带。另一方面,协会组织在收集整合就业信息、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上功不可没,美国图书馆协会自1998年开始为图书情报类毕业生每年举办就业招聘会,所提供的就业信息远远超出实际应聘的学生,目前,各协会组织的就业网站已成为图书情报类毕业生进入信息职业的主要窗口。
(2)招聘单位积极深入各大学,通过建立就业基地、联合培养学生以及提供实践实习场所等形式主动介入就业流程,以增加职业影响力和单位吸引力。此举在图书馆员招聘中极为奏效,据调查,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因其他图书馆员的影响而选择了图书馆工作,很多人出于对图书馆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喜爱以及对公共服务的热衷而踏上了图书馆员职业。
(3)校友关注学校发展,以就业信息提供、返校座谈、举办讲座的形式成为各大学推进就业工作的宝贵资源。
综上所述,大学与社会对就业工作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图书情报类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学生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与强化以及完善的就业服务上,更为重要的是,二者借助一系列可资利用的教育环节,成功实现了就业价值观、专业思想与职业理念的完美统一,进而保证了在信息职业多元化选择的社会背景下图书情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07-10-16
标签:图书馆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图书情报硕士论文; 就业选择论文; 就业论文; 大学论文; 工作选择论文; 研究生论文; 情报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