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民办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
聂 芳
内容摘要 :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师生关系概念解读为基础对民办高校师生特点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最后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从学生、教师、院校三个层面提出合理建议,旨在帮助民办高校和谐发展。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民办院校 和谐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关系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师生关系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学生自主意识增强、教师权威被逐渐弱化,传统师生关系受到挑战。
在窖泥质量的技术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和分值的确定关系到整套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目前关于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有数十种[3],根据数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3类。其中主观赋权法研究比较成熟,它主要有专家调研法、最小平方和法、相对比较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本研究采用专家调研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见表2。
一.高校师生关系解读
当前学术界对“师生关系”暂无明确统一的界定,但通过现有文献资料不难发现,中外学者均从不同的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解读。国外学者偏重实证研究,借助于相关的交往模型、依赖理论等对师生关系本质、影响因素等微观方面进行分析。如华勒(W.Waller,1932)认为保证教师的权威和教学的进行,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从属”关系;杰尔德玛斯(Joldersma,2001)认为教学中每一方都是对方的“他者”,这种不对称的关系使师生建立相互勾连的你我关系;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Rozentali&Andreas Jakobsson,1997)提 出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既“权威性谎言”会影响学生的教育结果,避免师生关系疏离。
国内侧重于理论研究,宏观层面较多。如郭华认为高校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陈桂生认为师生之间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周新林就认为师生角色关系的本质内涵是学习和促进关系等。综合来看,我国在与教育实践结合方面研究较少,缺乏微观视角的创新研究,也多停留在较为浅显的描述性研究阶段。由于国内教育制度的根本属性和民办高校的独特性,其办学历史、招生对象、办学体制等方面与公办院校都存在差异,由此形成的师生关系也有所区别。本文从民办高校师生关系角度进行探究,分析民办院校的师生群体特点,师生关系的问题现状,并给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对民办高校的长期稳定、和谐发展有积极的推进意义。
二.民办院校师生特征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由于高校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不同以及教师准入机制的差异,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院校教师特征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明显。在大部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中,退休教师和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大,相对缺乏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强、有职称的教师群体。在师生关系方面反映出年龄偏大的老教师教育观念传统,与当今“90后”、“00后”大学生思想有代沟;刚毕业的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有朝气,但缺乏工作经验,遇到问题容易情绪化,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往往会过分“爱憎分明”。
民办高校中教师与学校之间的聘任关系,致使教师缺乏职业安全感,也相对计较个人利益,主人翁意识淡薄。另外,学校主要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学生缴费接受教育服务享有“特权”、“挑剔权”,教师沦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服务者”,导致在处理某些师生关系时被动,产生心理失衡。当今师生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现状有:
3.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性差。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普遍面临“招人难、留人更难”的现状,导致高流失率的原因有社会人才流向和用人机制的影响、高校的资金投入和管理水平影响等诸多因素,给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带来较大阻碍。
实操能力方面:具备较强的分析产品价值的能力,能充分理解理财产品和工具。能够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制定理财规划,理财师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掌握良好,能够独立开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及理财的业务。
1.师生交往沟通少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过去尊师爱生的高尚纯洁关系逐渐沾染上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一些高校教师敬业精神缺乏,责任淡化,并未把教书育人看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在教学评价中获得学生的好评,过分纵容、迁就学生,学生与老师套近乎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这种心照不宣,各取所需的“双赢”师生关系滋长了不良教学风气,致使教育关系的弱化。
2.相较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对人、事、物富于热情,也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但又过度强调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追求物质享受,在人际交往中过注重功利性,对某些规章制度持怀疑态度,表现出来具有较强的反叛心理。
1.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不断扩招导致民办院校生源结构复杂,学生的层次也有较大的差异,总体反映出来学生文化知识水平普遍偏低,自学能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混毕业证”的现象屡见不鲜。
3.民办高校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吸收能力较强,加之社会网络迅猛发展,学生从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降低了对高校教师的依赖性,但往往因为相关的知识和阅历的局限性,他们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又欠缺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抗诱惑力较差等。
三.民办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2.由于办学机制的差异,兼职教师群体成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兼职教师来源复杂且大多还要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课来,下课走”几乎只保障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与学生交流较少。这种临时雇佣关系,极容易导致兼职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很难全身心投入去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造成师生之间的冷漠。
政策二: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严厉打击整治电子商务领域违法失信行为,鼓励在已有的限制新设立账户等13项联合惩戒措施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制定联合惩戒措施。
课堂教学目前仍是高校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由于民办院校师资力量、教学经费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多采取“大课堂”的授课模式,听课学生众多,课堂纪律混乱,形成“授课味同嚼蜡、听课呆若木鸡”现状,教学效果不佳;部分高校多校区办学,一些教师来去匆匆赶校车,“上课铃响进教室,下课铃响出教室”同样给师生交往带来阻碍。
2.师生关系功利化
3.师生矛盾激化
在学生方面,民办与公办高校最明显的区别体现在生源的结构和层次差异,民办院校学生特点如下:
品牌名称主要是以文字形式表现的品牌外在形象,品牌标志物主要是以符号或图形的形式表现的品牌外在形象,它们都是品牌设计不可或缺的内容。设计的原则除了简洁明了、易读易记、新颖独特等基本准则之外,需要将品牌的文化、理念和形象设计的成果融入进来,才能创建内外一致、有丰富内涵的品牌。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巨变,加之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自我意识比较明显,对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和设施期望值较高,但有些民办院校办学时间短、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水平不高,这种现实差距导致学生对一切都心存不满,进而衍生出“特权”思想,无视校规校纪,不服老师管教。另一方面,教师则觉得自己权威受到挑战,导致师生关系恶化,甚至引发过激行为。
课堂监视主要是对学生上课期间的状态进行监督,在日常的课堂学习时,由于各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玩手机、睡觉、思想开小差等等行为。虽然学生在教室里,但是他们的状态并不是在学习,他们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学习内容上。因此虽然人在教室,并没有起到学习效果,浪费了时间。利用Deep Learning的人脸识别系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时时监督,学生的眼睛是否盯着黑板,是否有低头、伏案、左顾右盼等行为。发现这些不当行为,及时予以提醒纠正,有效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4.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
一些高校招生失范,学生人数大增,教学任务加重,有些教师除了要完成自己教育教学本职工作外,还要承担一定的行政事务,导致工作负荷大,疲于应付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同时,不合理的考评机制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量化的考核标准直接关系到教师职称提升、薪资待遇水平,为了完成指标,许多教师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科研、发论文,而与学生沟通交流,学习指导等不易量化的工作则不被重视。
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和学校的发展,关系到学生学习、发展、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教师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从社会层面来看,对学校的社会声誉、社会影响力都有重要影响。从国家层面来看,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都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在高校内部,机关工作人员对内应充分发挥机关的组织、服务、协调、管理等职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对外应充分发挥机关作为与社会、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协调的窗口作用,提高学校的品质和社会美誉度,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策
长久以来师生关系是一个社会敏感话题,同样也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话题,社会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民办高校师生关系研究角度出发,对于如何构建良好的校园师生关系,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进行思考。
当代大学生应继续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在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主动与老师交流并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在与老师相处过程中多进行换位思考,毕竟教师也是平凡人,不能要求每一位老师都符合自己的要求,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宽容老师的不足、情感上也要给于体谅;最后,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以学为主,要端正学习态度,剔除掉功利心,脚踏实地的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老旧的“师尊生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保证师生民主平等,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再者要摒除浮躁的作风,真正热爱本职工作,有敬业精神,以积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最后教师应提高自身修养,通过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来建立实质性的权威,以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发展。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归属权在进行农田水利改革中必须加以明确,由于农田水利涉及的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应当运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环境保障,对于一些办学时间短,尚未形成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的高校,更要加大力度营造高校师生间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氛围;另外,还应完善考评机制,不能片面的以科研成果、单纯的量化数据来衡量教学成果,从教学态度、教学创新、教师受欢迎程度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做出定性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最后,还应多开展学术沙龙、系列讲座、演讲比赛等活动拓宽师生交流渠道,提供平台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与教师沟通交流、倾听彼此,密切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Waller W.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2.
[2]Joldersma C W.Pedagogy of the Other:A Levinasian Approach to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J].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rchive,2001:181-188.
[3]Wubbels T,Levy J,Brekelmans M.Paying Atttention to Relationships[J].Education Leadership, 1997, 54 (7):82-86.
[4][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岛子译,后现代知识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R].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153.
[5]郭华.教学社会性之研究[M].教育出版社,2002:1841.
[6]孙俊三.《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研究范式的扬弃和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04(4):44-47.
(作者单位:上海立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