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之下出孝子议论文800字
2022-11-06阅读(818)
问:中国有句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
- 答:这句话只对于当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去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阴影。
- 答:这句话根本不适合现在的教育,这就是古代的一种俗语,现在的教育当中,父母和孩子还是应该在平等的角度当中,才可以让孩子更加优秀。
- 答:不认同这句话,因为经常打孩子会伤害到孩子,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也会造成孩子自卑心理。
- 答:首先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适当的可以加入一些暴力的方式,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孩子们长记性,而且也可以帮助他们改正。
- 答:我觉得这句话放在现在已经不再适用了,因为现在的教育提倡不体罚,这样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阴影。
- 答:首先,我觉得这句话没错,但是,我不支持,因为弊大于利。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曾说“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强家无恶奴,慈母有败子”。后来,他的话逐渐在民间流传为“棍棒之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那么,我们知道中国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开始,法家已经不是正统的思想了。也就是说,在汉武帝时期,大家已经知道要讲究仁义,用仁爱之心温柔的去感化孩子、犯错的人,而不是用严苛之刑暴力的去教训孩子、犯错的人。
其次,这句话必然是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古代的时候,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是不认识字的,也没有机会去学习思考,基本上权威式教育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唯一途径。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只能服从家长的棍棒。也就是只能通过挨骂、挨打,来让自己成长与获得能力。但是现在的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识字的,也有非常多的媒介去学习和思考,基本上权威式教育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因为孩子通过读书、看电视、上网,自己是知道一些东西的,面对棍棒,他们是会去奋起抗争的。成才的途径那么多,才不要选最苦的一条。
最后,根据前面说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的出处,我们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不要对孩子太慈爱,要严格起来,多打多骂多体罚,孩子才会孝顺。这个时代的孩子不能再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对待去相处,而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爱孩子,支持孩子,引导他,让他以一个人应有的姿态有尊严地走入社会。
以上回答就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问:对"棒棍底下出孝子"的理解写一篇500字的文章
- 答: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发生了一场争论。
当时,我们在谈一个话题,爸爸就说了一句名言,虽然我不知道它是谁写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爸爸笑着问我说,“我说的对吗?”于是我大声反驳道:“不对!!!”于是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开始了!
我们双方都持有自己的观点。我用我那副略带微黄的牙齿对抗爸爸那三寸不烂之舌。我们双方各持各的理由。我觉得不用大也可出孝子。打了骂了不仅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可使用暴力。同样容易让孩子出现自闭症。而爸爸却认为只有打出孝子。
我心想:难道必须打才能出孝子吗?好好说不行吗?不管怎样我都强烈抗议使用暴力!!!我一定要想出一个既不用打又可以使自己的孩子变成孝子的方法!为同龄或被打的未成年人讨回公道!!!
正当我争执的面红耳赤的时候。爸爸突然笑了:“去写一篇作文吧!”我不禁暗自心中窃喜,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暂时胜出呢?!
问:求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作文
- 答:被称作“百年出一人”的天才、世界“钢琴王子”的郎朗,他父亲郎国任曾经回忆:“平时,郎朗到点就得赶回家练琴。此次学校成立了合唱团,让郎朗伴奏。郎朗回家迟到了两小时。郎国任一把拽住回家的儿子,揍了起来。越打火气越旺,他拿出一包药放到儿子面前,恶狠狠地说:你弹不好琴,别活了,你死了吧!要么跳楼,要么吃药,你选一样吧!郎朗眼里充满了委屈和绝望:我为什么要死?我没有错!这个9岁的孩子把药片朝墙上狠狠摔去,用头朝父亲撞去。”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他的儿子傅聪现在也是一位国际级的钢琴大师。傅聪幼年也是被父亲逼迫着学习钢琴,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就往墙上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