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 要】目的:研究小剂量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早产儿6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氟康唑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比较两组早产儿真菌性感染发生率;胆汁淤积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早产儿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真菌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汁淤积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真菌性感染发生率,且早产儿耐受性良好,对肝功能无损害,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剂量氟康唑;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临床效果
临床上早产儿真菌性感染发病率高,其发生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在于:第一,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真菌;第二,脐静脉、动脉以及其他中心血管导管留置可增加感染风险;第三,长时间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可增加感染风险;第四,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可引发感染;第五,营养脂肪乳静脉输入;第六,胃肠道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休克等病理状态均可加大感染风险[1-2]。早产儿真菌性感染对早产儿预后影响大,需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本研究对小剂量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早产儿68例随机分两组。
纳入标准:胎龄小于等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等于1500g。入院期间置PICC管或住院天数超过10天。
观察组早产儿男23例,女11例;胎龄27-32周,平均(29.31±2.13)周。出生体重1200-1500g,平均(1314.51±110.29)g。
对照组早产儿男22例,女12例;胎龄27-32周,平均(29.34±2.11)周。出生体重1200-1500g,平均(1314.46±110.46)g。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氟康唑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后1周预防性给予小剂量氟康唑预防,每次6mg/kg静脉滴注,2天1次[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早产儿真菌性感染发生率;胆汁淤积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早产儿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的差异。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18.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为χ2检验。计量资料为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早产儿真菌性感染发生率相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真菌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讨论
近年来,早产儿真菌性感染发生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重要原因之一。早产儿体重低,免疫功能不完善,真菌性感染发生率高。另外,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也可加剧早产儿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导致大量敏感菌株被抑制和杀灭,并促使真菌菌株生长繁殖,诱发早产儿真菌性感染[4-5]。除此之外,医源性侵入操作和交叉感染、外源性污染等均可促进真菌在早产儿体内的定植。
氟康唑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应用广泛,具有性质稳定、低毒性、高效性、半衰期长、和血浆蛋白结合率比较低等特点。氟康唑可通过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进行抑制,将真菌细胞上麦角甾醇合成阻断,对细胞膜通透性进行影响而抑制真菌生长和繁殖。无论口服或静脉给药,药物均可迅速广泛分布,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用于早产儿安全性高[6-7]。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氟康唑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儿真菌性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汁淤积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小剂量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真菌性感染发生率,且早产儿耐受性良好,对肝功能无损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琦梁.小剂量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6):17-19.
[2]吴琦梁.短程使用氟康唑和酪酸梭菌活菌散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5):679-680.
[3]陆晓璐.氟康唑和特比奈芬对HIV感染者口腔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抗真菌后效应的体外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
[4]何继成.早期氟康唑在 ICU 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2):4540-4541.
[5]刘郴州,林丽丹,温碧霞等.氟康唑预防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效果[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22):1751-1753.
[6]杨好喜.氟康唑粉剂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10):786-788.
[7]周凯,胡迎春,刘济滔等.早期氟康唑治疗ICU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9):1144-1145,1148
论文作者:李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早产儿论文; 真菌论文; 氟康唑论文; 性感论文; 对照组论文; 胆红素论文; 转氨酶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