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马丽 董香婷 郭艳 刘婷 常婷

(延安大学附属东关心血管病医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目的 研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心血管患者66例进行研究,同时将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护理对比,主要将患者分成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33例,研究1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2组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已经满意度。结果 在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研究2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优于研究1组,同时患者的并发症也未出现,两组患者具备可比价值(P<0.05)。结论 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到心血管护理管理中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心血管护理管理;应用

引言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心血管疾病具有病情严重、病情变化快和诱因多特点,所以对心血管疾病治疗不仅要提供有效治疗方案,还要对其提供科学有效地护理方法,以提升病人预后情况和生活品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作为医学上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可以提升病人对疾病本身认知,还可以让患者增强自我管理,取得了理想效果。本文研究分析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疾病护理管理中起到的良好作用,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治疗6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每组患者各位33例。研究1组中男性患者为17例、女性16例,年龄为51-70岁,平均为(62.1±2.8)岁,病程为2-16年,平均为(5.7±2.3)。研究2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15例,年龄为53-76岁,平均为(63.3±2.9),病程为3-17年,平均为(6.1±2.3)。比较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和病程时间等临床资料,无差异有可比性(P>0.05),所有病人和其家属都对本研究知情并且配合,两组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性,可以对比。

(2)护理方法

研究1组采用常规护理:(1)用药护理:根据每位患者的用药的不同情况督促其定时定量的用药,并且要对病人的临床症状做到密切的观察,出现异常后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问题。(2)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心血管病人因为对疾病的恐惧和缺乏关于这类疾病以及治疗的知识,就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影响到病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1]。所以日常护理时要注意评估患者心理和对病情的了解情况,还要注意观察病人家属对病人的关爱度,根据病人及家属对病情的了解为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注意事项等知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可以加强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提高护理的依从性,有效释放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治愈的信心。

研究2组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1)药物使用健康教育:心血管疾病是需要药物长时间进行控制的,所以要加强用药的健康教育、监督指导,让患者了解药物会达到的疗效以及服用的规律是什么,这样合理的用药才能控制病情并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2)饮食健康教育:有效合理的营养搭配可以增强病人的体制并且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情况。所以在全程健康教育中,要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饮食的教育,指导病人养成按时按量平衡的饮食习惯,主要以食用低脂肪高纤维好消化的食物,果蔬也要选择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在饮食搭配上要做到色香味俱全,这样才能提高患者食欲,加强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3)生活健康教育:要让患者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保持正常作息,加强体育锻炼,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等,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调节心情方法[3]。(4)出院后健康教育:临床出院前期,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解病情变化情况,叮嘱其按时服用药物,禁止出现随意减少药物剂量、更改药物的现象,适当康复训练,促使患者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病症复发,提高存活率。

(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对比,从对比的护理结果上可以看出,研究2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优于研究1组,具体的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统计

三、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的一种病程长、反复性发作的病症,多发于老年人。且随着近年老龄化社会的深入,该病症病发率持续上涨,给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再加上病症发生后患者不了解疾病知识,致使其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影响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4]。同时,通过所实施的治疗、药物使用健康教育、生活健康教育、情感及出院健康教育等教育手段,不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可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病症知识了解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而提升护理质量,主动规避护风险,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由此也提示在心血管护理中加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张树兰.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8):1108-1110.

[2] 薛灵敏.王芳.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07):1244-1245.

[3] 董艳霞.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4):1154-1155.

论文作者:马丽 董香婷 郭艳 刘婷 常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马丽 董香婷 郭艳 刘婷 常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